“父亲,我只是将功赎罪,不敢奢求赏赐。”曹丕有些迟疑,最终还是开口道:“这次去邺城,我见到了许攸,又从张绣口中得知当年的细节,已经知道宛城之变的真相,父亲,我……”
曹丕话还没说完,就被曹操突然打断,曹操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子桓,你母亲等你很久了,先去见她吧。”
“父亲,我……”
“先去见见你母亲。”
“……是,子桓告退。”
曹操看着曹丕离开的背影,心情复杂,他已经很久没有好好看这个二儿子了,自宛城之变后,他的世界仿佛被黑暗笼罩,接连失去了长子和发妻,那场悲剧的阴影如影随形,挥之不去。他当时就查到了真相——这一切竟是卞夫人所为。
但卞夫人为自己养育了三子一女,且当时情形曹氏实在不宜传出家宅暗害之事。所以自己所有的怒火都发泄在了宛城之变最大的收益人——当时年仅十岁的子桓身上。
他的母亲竟要害死他的大哥,而他的命,却是被大哥拼死救下的。曹操每次看到曹丕,那长子临终前的凄惨模样和发妻近乎疯狂的神情就会如影随形般浮现眼前。
然而,曹丕毕竟是他宠了多年的孩子,那份亲情早已根深蒂固。他不忍心真的去磋磨他,只是从此再也不曾夸赞过他。定都许都后,曹操便将曹丕留在了许都,或许他内心深处还有一丝期待,期待时间能慢慢磨平他对曹丕的怨恨。
当初听到曹丕被人割喉的消息时,曹操的心猛地一沉,瞬间涌起一股巨大的恐慌。那一刻,他仿佛看到了曹丕那张熟悉的面孔,想起了那个曾经在他怀里撒娇的小男孩。直到看到下一句“性命无碍”时,曹操才松了一口气,心中的巨石终于落地,只觉得庆幸不已。
这次听闻曹丕几次三番跑到邺城,曹操心中不禁泛起层层涟漪。他想,或许当初若让曹丕一直跟在自己身边,就不会出现这样的事。是不是因为他一直拒绝让曹丕来军营,才会让他不管不顾地只身跑出许都?
曹操深知,曹丕渴望回到过去,回到那个有父亲宠爱的日子。然而,他万万没想到,最后曹丕会对宛城之变的真相如此执着。
曾经那个生病时会哭着往他怀里钻的小男孩,如今已经长成了翩翩少年郎,眉眼间多了几分沉稳与成熟。曾经一声声亲昵的“爹爹”,也逐渐变成了生疏而正式的“父亲”。
时间匆匆,转眼已经过去八年了。曹操站在原地,微微叹了口气,心中暗想:或许他也该放下了。
此时,曹丕已经来到了卞夫人的营帐前。他站在帐外,微微有些迟疑。他已经很久没有见过自己的母亲了。前世,自他登基后,时不时地为难一下四弟,其实也是想试探母亲的心意,看看在母亲心中,到底有没有他曹子桓的位置。然而,卞夫人却因此不肯再见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