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影视同人小说 > 综影视怀瑾握瑜
本书标签: 影视同人  万人迷  综影     

《甄嬛传》——安陵容(十四)

综影视怀瑾握瑜

入冬之际,宫中发生了两件大事,一是莞答应凭借一手秋千品萧的好手段成功把握时机获得下朝后逛御花园心情烦躁皇帝的青睐成功晋升回莞常在,还被皇帝亲口下令搬入碎玉轩主殿,连宠三日。

二是丽嫔被下令禁足一月并抄写宫规三十卷,原因是冲撞了莞常在还私自收买碎玉轩宫人,这一看就知道是皇帝在给甄嬛找面子,而下达的旨意,可把后宫众人羡慕得牙痒痒。

视角给到事件发生点,这天皇帝才在早朝上和自己的臣子吵得不可开交,无非就是西北的那小摩擦迟迟未曾解决导致其愈演愈烈明显快变成小型战争的事。

朝堂之上因为这户部兵部,文武百官各有各的吵法,可把皇帝气得头疼,好不容易挨到下朝也不见吵出个什么解法,就只能私下找了一两个将领准备派一小波人去探查顺便挑拨西北那边的关系,也算松泛一二。

好不容易敲定了事项,望着窗外秋意瑟缩,竟也起了外出溜达的心思。

也是,在养心殿内不知为何早早的烧了炭火,就在里面跟人商议许久,那叫一个口干舌燥内火上涌,看这落叶飘零之景,倒有了些闲逛之意。

说干就干,皇帝起身苏培盛见此连忙上前询问吩咐,只见皇帝摆摆手挥退众人,只带上苏培盛一人出门散步,苏培盛也心知肚明皇帝的心思,心里也有了自己的打算,毕竟槿汐最近可是跟他说了莞答应在碎玉轩靠近御花园的地方搭了个秋千的事。

虽然槿汐并没有直言相求他的帮助,但宫里的谁不是人精?他自然知道槿汐话里的意思,虽然可能会有窥视帝踪的嫌疑,但为了抱得美人归,这也不能算什么了,于是乎在出门前他特地装作交代事物叫了自己信任的小厦子悄悄去碎玉轩报个信儿,然后才服侍着皇帝出了养心殿。

小厦子明显也是机灵的找了个借口出脱就绕路跑去了碎玉轩告知消息,虽然知道自己师傅做的有问题但谁叫皇帝信任自己师傅呢?只要苏培盛还在这总管太监的位子上一日,他就一日不能有异议。

于是乎,闲逛逛到了御花园的皇帝就听见角落里传来阵阵悠扬的箫声,吹的是《杏花微雨》,只可惜如今正值秋冬换季之时,这曲调还多了几分怀念惋惜的意味。

胤禛听得很是惬意,这曲子让他回忆起了自己年轻的时候,虽然汗阿玛偏爱老二,老八又是个小白莲针对自己,但那段心惊肉跳的时光仍是他回不去的青春,他很是怀念。

苏培盛看着皇帝露出了感怀神色时就知道稳了,果不其然,皇帝向角落走去正想出声询问,却听见一道尖锐的声音:“好你个狐媚欺上的贱人,在这御花园吹箫是想勾引谁呢?本宫就知道你是个不安分的。”

紧接着一道清脆的“啪”声传来,马上又是一道清亮的女声:“嫔妾不知是怎么惹到了丽嫔娘娘,嫔妾只是闲来无事吹箫以自娱,不曾想勾引了谁去,但同为宫嫔岂可随意掌捆……”

胤禛皱了皱眉,他从来喜欢的就是后宫祥和,不管私底下如何,至少表面上面子功夫还是要做到的,但如此大庭广众之下竟然还有敢随意掌捆宫嫔的妃子,实在是不把他和皇后放在眼里。

苏培盛小心翼翼的觑看皇帝的脸色,眼见着对方面色愈发黑沉,也心知皇帝这是动怒的表现暗中揣摩着对方心思:“陛下,皇后娘娘治下多年,六宫中未曾出现过此等藐视宫规肆意妄为之人,想必应是个误会……”

只是还没等他说完,就听见那道尖锐的声音再次响起:“花梨,给我狠狠的打,打烂她这张巧言令色的嘴!”

胤禛本来被苏培盛维护了一下的好心情瞬间没了,脸色一下子沉了下来,从海棠树后走了出来道:“朕看谁敢!”

洋洋得意准备给甄嬛一个教训的丽嫔愣住了,被丽嫔手下宫人摁住的甄嬛心下微喜当面上却也表现出愣神模样,只是她精心设计的一手捂住泛红脸颊,发丝微乱,双目含泪的样子看着都觉得楚楚可怜。

胤禛走出来一看就看到的是高高在上的丽嫔恃强凌弱欺负小可怜甄嬛的样子,自然心下有了判定,无论这一出是不是甄嬛特意表现出来的模样,但丽嫔的确经不起挑逗,如此蛮横无理,华妃的好处是一点儿也没学到坏处却是一点儿也没落下。

丽嫔看到皇帝来了连忙跪下行礼道:“嫔妾参见陛下,陛下万福金安。”

胤禛却是无视了她直直走向甄嬛,将甄嬛扶了起来:“你是哪宫的?”

甄嬛双目含泪一副委屈模样却仍旧坚持行礼:“嫔妾碎玉轩甄嬛见过皇上,皇上万福金安。”

胤禛见着可怜样心里却是思索了一番甄嬛这个人到底是谁,突然想起来这人好像是被自己安排学习礼仪的那个,然后自以为善解人意的安抚道:“原来是莞答应,今日你受委屈了,擢升为常在,封号不变罢。”

甄嬛面色微僵,本来不提位分就是因为她心里膈应,也深知自己绝对不会一辈子待在这个位置上,这样的位分对于她来说是永远的耻辱,可是没想到皇帝竟然替她说了出来,虽然是给她升了位分表明皇帝还记得她,但还是让她心中难免耿耿于怀。

甄嬛就算心中再怎么不满,也装作一副不敢随意应下,一脸肯切的模样,胤禛也深知这只是表面的推脱,只是微微沉下声线“嗯”↗了一声后,甄嬛见推脱不掉才应了下来。

之后便是处置丽嫔,丽嫔一个人在那里水灵灵的蹲了许久也不见皇帝叫起,深知自己要完蛋了,额头都开始冒起了冷汗,果不其然只听皇帝沉声道:“至于丽嫔,私自掌捆宫嫔,禁足一月,回去好生反省。”

丽嫔虽然因为甄嬛受了这么一通罪还要被禁足心中恼恨,但是也知道皇帝也只是让她禁足,并没有其他的惩罚,虽然丢了面子,但是她平常可是靠华妃生存的,再不济也能依靠华妃重获自由,正当他准备映下的时候,却听见甄嬛身边一个婢女出声道:“启禀皇上,奴婢状告丽嫔娘娘收买碎玉轩首领太监康禄海,私自调动宫人。”

甄嬛像是被这句话惊到,一回头发现果然是浣碧那丫头在这说的话,连忙找补道:“皇上,嫔妾这丫头实在是昏了头脑,并非有意冒犯……”

胤禛微微皱眉,但还是听进去了浣碧的话,让苏培盛派人去调查一二。

浣碧见皇帝听进去了自己的话,心中自然得意,而甄嬛见此也只是无奈的笑了笑,提到嗓子眼儿的心脏也慢慢放了回去。

只是二人都没注意到胤禛的神色变得有些恹恹,似乎对此并不怎么欢喜,只是表面上仍是一副威严冷静的模样,哪怕苏培盛也没能感受到胤禛情绪的转变。

不一会儿去问查的人回来了,情况果然属实,胤禛皱眉摆手道:“丽嫔罚禁足一月,宫规三十卷,好生反省。”随后倒是跟着甄嬛进了碎玉轩,也不管身后明显一脸愤恨的丽嫔了。

后宫众人知道这些消息后,思虑不一,但大多都是一个念头:这甄嬛果真不可小觑,只是之前还跟沈常在姐妹亲密,得宠后即使半点儿也不为对方说话,果真啊,这宫中只有皇帝的宠爱才是真的,什么姐妹情都是笑话。

沈眉庄得知甄嬛盛宠三日都不曾为自己说话的消息后也只是叹了一口气,心想着这如烈火烹油般的盛宠果然迷人眼,只是她仍希望嬛儿不要失了本真。

沈眉庄知道以自己的身世只要禁足一解,没多久就能够成功侍寝,只是如今嬛儿盛宠难免还是会抱有希望通过嬛儿的推荐来提早达到目的,只是……久不见甘霖,一朝得遇圣宠只想牢牢抓紧的甄嬛哪里还记得她的眉姐姐呢?

这后宫中的纷纷扰扰自然是打扰不到正在养病中的陵容的,她这些天调养的不错,病情自然是不断好转,只是偶尔还会有一两声咳嗽,这病好的差不多了,自然也不能闲干着,每天就坐在鹤立阁抄写佛经,现在的她暂时不用思考着怎么争夺圣宠,毕竟她已经规划好了那一个绝佳的时期,现在自然是要提前刷一刷太后的好感,毕竟圣人以孝治天下,哪怕知道太后是个偏心眼,也不可不闻不问啊。

更何况这个时候的沈眉庄还没有去讨好太后,她可以抢先吃一把当年沈眉庄的红利,毕竟太后的赏赐可也不见得差。

宝阙站在兰蔼院的青石板上,透过书房的窗户看着陵容专心致志的抄写着佛经,还时不时的用手帕遮掩自己咳嗽的嘴唇,又想起半个月前陵容病还没好就开始抄写佛经,美名其曰为太后祈福(因为听说太后身子不好时常生病),抄好了就让人送去宝华殿沐浴佛香。

她深知自己如今遇到的小主是很难得的算不得多聪明,但满腔赤诚的人,想来简荷姑姑将自己调过来也是存了给自己找个好依靠的心思,毕竟这样的主子,只要自己做到不背叛,不触及底线,未来再怎么样也会被善待,她仿佛触碰到了简荷姑姑对她的苦心的冰山一角,既然已经是承乾宫的人了,那就要把自己选定的道路坚持走下去,而不再动摇。

晚秋午后灿烂中微带着些凉意的阳光通过打开的槛窗洒进书房,有些许调皮的阳光洒落到桌案前以及陵容的脸上,给她镀了一层金黄的圣光作为陪衬,显得她仿佛传说中降世的神女一般神圣而悲悯,那单薄的衣衫被一阵微风吹起,仿佛下一秒就要乘风归去。

宝阙却在这时悄悄进了门,看见此幕也来不及什么打不打扰的,连忙出声道:“小主大病未愈怎可穿着如此单薄?若是再受凉了可又要遭一番罪了。”一边说着一边放下了手中托盘,将书房衣架子上挂着的狐皮大氅取了下来亲自披到了陵容身上,还将大开的窗户合拢,只留下微弱的缝隙通风,力保陵容受不了风。

陵容对此也只是深感无奈,毕竟自从自己这一病一个多月以来,宝阙但是处处防范,生怕再因为自己的失误导致陵容再次受寒,思及自己大病的真正原因,陵容虽然被打断了抄写进度,却也无法责怪宝阙,只能立刻转移目标看向一边托盘道:“这汤盅里是炖的什么?远远的就闻到了一股香气,像是有梨的清香。”

宝阙见自家小主生硬的转移目标,虽然很无奈但还是介绍了起来,一边说还一边揭开了汤盅上的盖子:“这是奴婢去内务府托人炖的雪梨银耳汤,这个季节最是滋润,配上这紫薯山药糕,也让小主尝个新鲜。”

陵容看着汤盅里一整颗雪梨和形态饱满的银耳蜜糖色的汤面,只觉得食欲大增,感念着宝阙的用心,自行将桌案上的纸张收拾好,看着宝阙将汤盅和盛着糕点的碟子摆好后,并不着急吃,只是对着宝阙道:“你真是有心了,只是可惜我这样的位份没有小厨房,连想多吃点额外的糕点都要去内务府采买,实在是辛苦你了。”说着还顺手将桌上的一个百宝箱打开从里面拿了一个荷包出来,递给了宝阙,说是报酬和赏赐,毕竟总不能让自己的仆役出钱去给自己买吃的吧。

宝阙见推脱不掉也只能收下,见陵容准备自己用膳就选择帮陵容整理抄好的佛经,将其一一编订成册,一时间岁月静好。

在甄嬛盛宠三日后,仅有华妃能抢夺其宠爱一日,仅仅是一晚上,之后三日仍旧是甄嬛独宠,太后因此被皇后华妃烦了个遍,对此很是头疼,把皇帝叫来告诉他要雨露均沾,还被皇帝委婉的拒绝了,这可把太后气得不得了,下令让甄嬛抄写佛经为自己祈福。

结果派人去打听消息,还发现甄嬛口头上答应的爽快,但背地里却是对着皇帝暗示自己受了委屈,太后对此很是嫌恶,都是千年的狐狸,谁还不知道谁似的,这样的争宠手段自然让太后看不起。

就在太后心中恼火的时候,竹息带着厚厚的好几册佛经走了进来,脸上还带着些笑意,太后不解,却听竹息笑道:“娘娘真是好福气,这不,承乾宫的淑贵人拖着病体都要为娘娘抄写佛经祈福,还怕过了病气给娘娘专门让人把这些抄写的佛经送到宝华殿香火供奉了一月才拿来,可见的是个孝顺的。”

太后神色微愣,她是如何也想不到她让人为自己抄写一册佛经那人都还不情不愿,却有人拖着病躯还要为自己抄写佛经,甚至放入宝华殿日日供奉一月后才拿给自己,这个淑贵人她也知道是个不幸的孩子,入宫没多久就病倒了,这一病就是一个多月,没想到她竟有这般的诚心,不想着先去讨好皇帝,反倒给她这老婆子祈福。

太后虽然感念这孩子孝心,但也十分不解,便叫竹息将这几册佛经拿过来一边粗略的翻看,一边听竹息跟自己道清这前因后果:

“要我说还是咱主子娘娘无心栽柳柳成荫,其实这一开始奴婢也觉得奇怪呀,这淑贵人那是从没见过娘娘的,所以专门跟那送佛经的宫人聊了几句,这才知道原来这淑贵人出身不高,本来以为这入宫无望了,若非皇上太后心善怕是此生都无法触及这宫墙,入宫以后,还特意打听了娘娘的状况,得知您身子不好更是感同身受,虽是这身子的确不给力,一入宫没多久就病倒了,但还是坚持要给您抄写佛经祈求您长寿安康呢。”

太后深知竹息专门提这件事情是想着安慰自己,自己也的确对此感了兴趣,便顺着她的话问了下去:“可是若孤没有记错的话,这淑贵人是皇上金口玉言入宫的,怎么全谢到孤头上了?”

竹息见太后来了兴趣脸上一下子笑开了花,顺着说了下去:“这可就问对了,若是只那么几册佛经,奴婢还会怀疑是为了专门讨好咱们娘娘,可仔细一问才知道,人家淑贵人那是给后宫中每一个人都亲自抄了佛经送到了宝华殿供奉,说是‘我身子不景气,入宫没多久便病倒了,深知这病痛磨人,便想着为大家祈福,愿免其病痛,至于皇上和太后娘娘我自是有一番私心,惟愿我大清国运昌泰,皇上安康顺遂,太后长寿康乐’瞧瞧这话说的,哪怕是奴婢也心软了。”

太后看着手中佛经字迹工整,流畅清晰,很明显都是出自一人之手,不像是能假手他人的,然后又用眼神问询竹息是否能确认这是真的,只见竹息心领神会的体会到了太后的意思,随即点点头:“娘娘,奴婢都跟了您这么多年了,岂是那种会根据他人三言两语就随意听信的?要奴婢说啊,还是咱娘娘有福气,真遇上了个孝顺孩子。”

太后这才是满意的点点头,笑了一会后又叹息着把手中的佛册放到一边:“这也是个傻孩子,说是她对孤的这满腔心思能有半分用在皇帝身上,也不至于这病治了这么久都没治好,更别提那莞常在了。”太后明显是不知道陵容在宫中过的是什么样的享福日子的,因此才会以为陵容的病是被拖出来迟迟没治好的。

竹息也知道此时太后心中所想连忙上前轻声安慰:“娘娘这有何可叹的呢?先不提这淑贵人满腔孝心,就是再说了,这皇上若是知道莞常在为您祈个福都不情不愿,而却有淑贵人如此热诚,自然而然心中就会有些想法了,况且娘娘这么多年也没能真正的享受到天伦之乐,依奴婢看这淑贵人是个有心的,这般孝心倒是让奴婢想起了当年的十四爷……”

太后明显是被竹息的这一番话勾动了心弦,看着陵容亲自抄写的佛经,脑海中却是思索起了十四还在自己膝下的日子,是啊,都是一样的热诚,都是一样的“傻”,当年的十四为了自己一时失宠就敢莽撞的跑到他汗阿玛宫殿为自己讨公道,如今的安陵容入宫还没搞清楚情况就大大咧咧的搜集自己喜好,还这么放心大胆的说了出来,也不怕被自己怀疑揣测上意。

唉,都是好孩子啊。

太后心中这么想着,转头对身侧的竹息道:“这淑贵人也是一片孝心,你去库房把孤那套粉碧玺头面和宝石碧玺花簪取来,再选些年轻人喜欢的首饰一并送给那孩子,也当是早些的见面礼,你去派个信得过的太医去看看,等到孩子病一好,孤也来瞧瞧这么心思灵巧的孩子长什么样。”

竹息倒有些惊讶,毕竟那套头面和簪子算是太后年轻时最喜爱的首饰了,尤其是那簪子是太后当年的陪嫁,而头面则是先皇亲赐,可见太后对陵容的重视,不过也是,太后她终究是老了,这么多年来亲爱的孩子也不曾在身边,难得有这么一个有孝心的孩子,难免会让太后想起十四爷,也算是那淑贵人的福气了。

上一章 《甄嬛传》——安陵容(十三) 综影视怀瑾握瑜最新章节 下一章 《甄嬛传》——安陵容(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