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并非万能,众生也非蝼蚁,世间之力,发于自身,成于协作。”
唐僧怔怔地听着,这些话与他熟读的佛经截然不同。
佛教讲究因果,常言前世因,今生果,今生种善因,来世得善果,一切皆在轮回之中,众生只需虔心向佛,遵循佛理,便可超脱苦难,往生极乐。
而道教讲究承付,认为前人的善恶作为,会影响到后人的福祸境遇,祖先积德行善,子孙便能承福泽而顺遂,先辈作恶多端,后辈则需承受其恶果,承受苦难。
这是一种跨越代际的因果关联,意在劝人莫行恶事,要多积善德,为子孙后代谋福祉。
她所言又是什么教义?
姝棠指尖轻点,一道清辉洒落,助一位老者扶起倒塌的屋梁,那老者感激地叩拜。
她却微微摇头,温声道:“这屋梁倒了,需人手去扶;城池破了,需人心去筑。神佛的慈悲,并非坐在云端接受供奉、许诺来世的极乐,而是启迪众生心中的善与力,让他们在当下就能获得安宁与力量。”
“灵山欲传经东土,本是善举。但若只为扩张道统、积聚香火,甚至对眼前的魔难视而不见、只求结果,那便是执著于‘相’,已失了佛法‘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的真谛。”
“真正的度化,是让众生觉悟自身之力,而非让他们永远匍匐于神佛脚下乞求来世。”
姝棠没有直说,但也已经说了。
唐僧是个热血青年。
他舍弃了大唐的一切,为了心中至高无上的佛法,毅然踏上这西行之路,盼着能求得真经,回去普度大唐的万千子民。
以往,他满心满眼都是那佛经里描绘的宏大佛理,觉得只要将真经带回,让众人皆能虔心礼佛,遵循佛的教诲,世间的苦难自会消散,众生皆可解脱。
可今日,姝棠的这一番话语,却如同一记重锤,狠狠敲在了他一直坚守的信念之上。
他开始反思,自己这般执着于去西天取经,去传播那所谓正统的佛法,是不是真的能如预想般让众生都得解脱,还是说,只是在让众人陷入另一种对神佛盲目的依赖之中呢?
他看向那些忙碌的凡人,他们眼中虽有悲恸,却更有一种坚韧的光彩。
“求真务实之道……”唐僧喃喃自语。
突然,他双目发亮,“不知元君可有经传?”
姝棠闻言微微一怔,随即面露沉思之色。
狭隘了……
年轻人脑子就是转的快。
本来只想暗戳戳给对手公司上点眼药,扩大自己利益面。
现在……
她为什么不釜底抽薪呢?
西方不也有很多菩萨是跳槽的吗?唐三藏怎么就不能了?
想要发展,哪有不跳槽的呢?
本来是联合的项目,她能吞掉一半功德,再加上自己暗箱操作,还能多得一成。
但如果现在这项目……她要独吞呢……
姝棠想了很多,但也只是一瞬间的事。
唐三藏却已经‘扑通——’跪伏在地。
“元君娘娘!请您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