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姝棠还觉得头大的是灵山一行。
灵山,大雷音寺。
宝相庄严的如来佛祖端坐莲台,菩萨、罗汉们听其论道。
观音菩萨眉宇间带着难以掩饰的焦灼,她刚刚又一次以神通观照取经之路,看到的景象让她脑袋发昏。
那唐僧……是金蝉子第十世身,本该是佛门最虔诚的弟子,可现在……
“算算时日,唐僧一行,快到灵山了吧?”
观音张了张嘴,还是上前一步,合掌禀道:“那唐僧现下……又偏离了预设路线……”
“哦?”如来疑惑,“可是有人作祟?”
观音摇了摇头,“弟子观那唐僧,一路带领,走了回头路,许是他不辨方向……”
观音的话音在大雄宝殿内回荡,带着一丝无力感。
殿内一时寂然。
诸佛菩萨面面相觑,罗汉金刚屏息凝神。
金蝉子……迷路了?
这听起来荒谬得如同凡间笑话,可出自观音之口,却由不得他们不信。
如来佛祖拈花的指尖微微一顿,万年不变的慈悲面容上,极快地掠过一丝极其细微的波澜。
“不辨方向……”佛祖的声音依旧宏大平和,却仿佛带上了一层空远的回响,“心若迷途,咫尺天涯。”
迦叶尊者上前一步,“世尊,是否需我等前去接引?以免节外生枝。”
眼看功德圆满在即,若是在灵山脚下出了岔子,西方颜面何存?
项目原本的负责人是观音,她自然不愿意被人摘了桃子。
“弟子愿往。”观音出声,“这取经之事本就是由弟子负责,一路护持至今,此刻虽出了这等状况,但弟子有信心能将唐僧师徒引回正途,还望世尊准许。”
如来微微颔首。
……
另一边,唐僧一行确实没有走向灵山。
他们沿着来路折返,速度竟比去时快了数倍。
唐僧如今体魄强健,步履如飞,再加上,他已经不必再背着敖烈前行,一行折返的脚程极快。
芳汀境位于东海之滨,灵脉汇聚之所,云汀环绕,奇花馥郁,自成一方清静天地。
唐僧自东土大唐一路行到西天,如今又转了方向东行,却并没有半分不满。
他本就是有信仰的人。
现在只是换了一个信仰罢了。
不过,相比于西行,他明显感觉到了不同。
向东走,不止猪八戒和沙悟净虔诚了不少,就连孙悟空,也不再像之前西行一样总是准时准点上值。
按孙悟空的话说:有的领导值得你鞠躬尽瘁,有的也就是凑合凑合就好。
唐僧有些了悟。
“士为知己者死,悟空,贫僧懂得。”
“我昔日法号三藏,是因为心怀天下,欲以佛法三藏普度众生,唐王以经为名,我故而得此号。”
“可如今,众生皆苦,佛法度不得世人,日后这便只当我过往称谓罢了。” 唐僧微微叹息,目光中透着一丝怅然,却又很快被坚定取代。
“我欲寻真正能解众生苦难之法,不再拘泥于过往经文教义。”
孙悟空笑声郎朗,“那你现在走的路,大概是没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