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上种种因素,让陈可星觉得自己无法做到对学生时代拥有美好回忆。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而正是因为每个人境遇不同而衍生出了风格迥异的人物。从而构成了形形色色的人们。而我们要做的只能是敢于正视生活中的困境,正所谓“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若是一味的逃避问题,那么怎样才能往前走呢?
陈可星从一开始对自我的不断剖析,再到相信自己质疑他人口中的“权威”。这个过程实在算不得容易,至少对于陈可星而言,她只觉得身心俱疲。
然而,这样充斥着痛苦的高中生活是陈可星自己选择的。
或许她要是对学习没那么上心,那么自己就不会被一道题左右情绪;或许她要是做到人云亦云,那么自己就不会为自己待在这样的环境而心有不甘;或许她要是不相信自己,那么就自己不会因为某个人的耀眼而暗自努力……
可陈可星从一开始就不会有“或许”这样的想法,她不知该如何道明这种对高分的渴求,呈现出来的应该是她面对学霸时王的自卑感。
有人会说这样的青春太过无味,可哪有那么多拥有丰富多彩的青春回忆的人呢?
芸芸众生,大多数人的学生时代或许都是单调的,过着三点一线的生活。他们大都早已经习惯了每天的学习日常。
因此,在经历过现实版的高中生活再看着电视剧中的校园偶像剧多少就有些不真实了。
在陈可星眼里,她觉得只有自己学好了,甚至都不存在“烦恼”这种东西。可事实果真如此吗?
陈可星回想起来自己的高中历程,从高一擦边进入“平行班”,到高二的“普通班”,再到高三的“重点班”。这一路走来实属不易。
回想起来,陈可星倒不觉得自己有多么热血励志,仅仅是自己脚踏实地的走好每一步,做好每道题……她不甘心被老师看扁,只想好好学习然后才能更好的离开这里。
陈可星一直觉得自己不够聪明,老师讲的题自己需要反复琢磨才能掌握,因此她花费了比周围的人更多的时间去学习。
一味的追求成绩的优异,或许在一部分人的眼中是没有必要的事,可陈可星觉得自己来学校的目的是为了学习考上好大学的啊,那么在这三年高中时光里,她就应该为学习付出。除此之外,陈可星别无他求。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这是陈可星的座右铭。每每遇到让陈可星烦心的事,她都会想到这句话,以及王言礼曾对她说的那句“最好心里有个好目标,崩溃的时候想一想,容易坚持。”这些便是陈可星学习生活中的一剂解药。
陈可星觉得在校园里,她感觉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悄悄溜走,而自己也并不在意时间的流逝的速度。
面对周围的人对时间所剩无几的焦虑和无助,陈可星只觉得内心很平静,她能够坦然接受所有。
在最后的几周里,陈可星和往常一样浸泡在知识的海洋里面,尽情遨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