朦朦胧胧的竹叶林里,有个女人就站在尽头处的地方,她一直唱着儿时听过的歌谣,好像是在哄人入睡,唱着唱着,这歌声就停下了,那个女人开口说到“冕儿乖,要快快长大哦,为娘一直在你身边”一个孩童模样的小孩冲过去抱住她“娘亲,儿臣一定会好好长大的,娘亲等着我”“好好”
突然,竹林散去,出现一群士兵服模样的人,手上拿着兵器,嘴里嚷嚷着“除掉妖女,匡扶大梁,除掉妖女,匡扶大梁”,一瞬间,兵戈交击,那个会唱歌的女人就此殒命
那个小孩躲在墙角处,大声的喊着“娘亲,娘亲,不要”
“不要”
床榻上的人从梦里惊醒,身上还冒着虚汗,头发和后背都被汗水浸湿
他从床上坐起来,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睁眼就看到不远处的那件新作的朝服,没记错的话,是今早尚衣局送来的
看着那件朝服,周冕冷笑一声
“母亲,这就是他所谓的愧疚”
“还真是……”
门外传来敲门声
“冕儿,醒了吗?”
周冕从朝服那处回过神来,清了清嗓子
“醒了,老师”
“老师你进来吧”
门外那人推开房门手提着油灯,另一只手端着一碗凝神汤
那人一步一步地向床榻走进,先是放下油灯后是放下汤药,端坐在床榻旁
“就快要到中秋了,你没有睡好吧”
周冕没有回应
“冕儿,舅舅相信你,一定不会辜负你母亲”
“一定能够完成我们的计划”
“只不过突然进京了而已,可能会勾起你那些不好的儿时记忆,但是切记不要被乱了心神”
“多谢舅舅提醒,冕儿一定牢记在心”
“那好,那就好好准备明天的册封大典吧”
“我就先回去了”
“那就不送舅舅了”
“嗯”
(周冕的老师就是他的舅舅,是他母亲的弟弟,在封地和周冕一起生活多年,也随周冕一同回京)
次日
大梁的街道熙熙攘攘,人与人相互碰撞挤压,街边摆满了摊子,珠宝,首饰,小吃,玩乐,扇子……好不热闹!都是为了这普天同庆的好日子
是皇帝迎皇子回京的日子,也是册封的大典
话说十年前的怜王还是个五岁孩童,就早早地被派往封地历练,都以为他早已被皇帝唾弃,而今看来,哪是唾弃啊,是无上的荣耀啊!
出于对皇子的愧疚,皇帝不仅会亲临现场还要将怜改为仁,希望他宽宥待人,造福黎民,更是有希望大统的想法
鼓声敲响了册封大典,尚仪局的引导者带着怜王向前,一直带到龙椅御座跟前,怜王向东侍立,等待宣读策书。宣读完毕后,皇帝赐予王爷专用官印,收授官印后,怜王已是仁王,仁王三拜,然后由礼官高称“礼成”
最后一项,仁王转身面向百官,高举圣旨,百官齐声称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看着文武百官的那一刻,他仿佛看见了这大厦的未来,心中不免生出一份责任与坚毅
册封大典到此结束
仁王的居所为承运府,就在京城最繁华的地势
脱下朝服前往居所,老师早早地就在府里等候
草草地接下下人的礼物便大步大步地向书房走去,与老师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