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瑾又沉思了片刻,接着抛出问题:“倘若南方遭遇水患,北方陷入旱灾,两地百姓皆困苦不堪,而国库储备有限,难以同时周全赈济,你会如何决断?”
刘珩微微咬唇,神情凝重,大脑飞速运转。片刻后,他目光坚定,沉稳说道:“父皇,水患之地,应即刻召集人力,疏通河道、加固堤坝,阻止水患进一步恶化。同时搭建稳固的临时避难所,安置受灾民众,保障他们的基本衣食住行。旱灾区域,则组织百姓掘井开渠,引导民众打井自救,并传授耐旱作物的种植方法,以缓解旱情。鉴于国库储备不足,儿臣会依据受灾的严重程度和范围,优先将钱粮调配至灾情最为严峻之处。此外,诏令各地富商捐赠钱粮,以荣耀嘉奖和政策优惠作为回报。同时在全国倡导节俭之风,削减宫廷与官府不必要的开支,节省资源用于救灾。”
刘瑾听闻,眼中闪过一抹复杂神色,欣慰与审视交织。他将目光投向徐妙瞳,缓缓说道:“妙瞳,你教导得宜,珩儿能有这般见解,实属难得。”
徐妙瞳心中惊喜交加,赶忙恭敬地福身说道:“陛下谬赞,珩儿能得陛下垂问,是他无上的荣幸,也是他平日里勤奋努力、心系家国的结果。”
刘瑾微微点头,目光再次落回刘珩身上,神色愈发凝重:“珩儿,如今朝堂党派林立,各方势力相互倾轧,乱象丛生,朕有意大力整顿吏治,你可有良策?”
刘珩深吸一口气,思索后有条不紊地回答:“父皇,整顿吏治并非一蹴而就。首先要完善官员考核制度,兼顾政绩与品德操守。设立独立的监察机构,直接对父皇负责,严密监督官员行为。对于结党营私、贪污腐败之人,严惩不贷,以彰显父皇整顿吏治的决心。同时,广开科举,选拔寒门有才之士,打破党派垄断,为朝廷挑选贤能。”
刘瑾听完,沉默良久,殿内气氛压抑得让人窒息。过了一会儿,他缓缓起身,在殿内踱步,每一步都仿佛承载着千钧重量。而后停下脚步,目光坚定且忧虑地看着刘珩:“珩儿,你先退下吧,朕有些话要单独与你母后说。”
待刘珩恭敬退下后,刘瑾看向徐妙瞳,神情凝重地握住她的手,长叹一声:“妙瞳啊,朕恐怕时日无多了。今日朕与太后、皇后恩断义绝,朕死后,她们必定不会善罢甘休。尤其是燕王刘盛,此人心狠手辣,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你和珩儿务必对他多加防备。”
徐妙瞳心中一紧,担忧之色溢于言表:“陛下,那该如何是好?”
刘瑾轻抚她的手,眼中满是无奈:“朕这一生,见惯了算计与背叛,没想到最后陪在朕身边的是你。当年,朕没能看清你的真心,辜负了你。”
徐妙瞳轻轻摇头:“陛下,臣妾从未怪过您。臣妾理解您身为天子,诸多身不由己。”
刘瑾点头,眼中满是愧疚:“妙瞳,朕亏欠你太多。朕走之后,你和珩儿行事一定要小心。”
徐妙瞳坚定道:“陛下放心,臣妾会护好珩儿。”
刘瑾接着说:“珩儿虽聪慧,但年纪尚小,朝堂局势复杂,朕放心不下。朕会安排林景舟护你们母子周全,若遇到难题,可找他相助。”
徐妙瞳点头,泪水在眼眶中打转:“陛下,臣妾记住了。”
刘瑾看着她,眼中满是不舍:“有你在,朕便放心了。”
两人相视而望,殿内烛火摇曳,映照出他们凝重又相依的身影,窗外夜色深沉,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