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青《乔家的儿女》后,我连喘口气的时间都没有,便马不停蹄地赶往下一个剧组——《雪中悍刀行》。踏入这个全新的世界,一切都显得陌生又充满吸引力。
初到剧组时,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独特的紧张感。当我拿到姜泥这个角色的剧本时,内心瞬间被她复杂的人生故事所吸引。姜泥,一个身负国仇家恨的亡国公主,表面上是北凉王府的婢女,实则内心藏着无数波澜。她的性格多面而矛盾,既有坚韧倔强的一面,又暗藏着柔软脆弱的情感。为了更好地诠释这个角色,我花费了大量时间去研究原著中的每一个细节,从姜泥的身世背景到她在故事中的每一次情感起伏,都反复琢磨。同时,我还查阅了许多关于古代江湖和家国情怀的资料,试图让自己完全融入那个充满侠义与纷争的世界。
拍摄定妆照那天,造型师早已守候在化妆间里,他的眼中闪烁着专业与兴奋的光芒。手里捧着厚厚一叠设计图纸,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他为姜泥精心准备的各种造型参考。“今天咱们可得把姜泥的独特魅力完美呈现出来,让所有人一眼就记住她!”他笑着对我说,语气中带着几分期待。话音未落,他就拉着我在化妆台前坐下。
随着化妆刷轻轻扫过脸颊,我逐渐闭上双眼,放空思绪,脑海中浮现出姜泥的模样。她冷艳高傲,骨子里透着与生俱来的尊贵与倔强,即便身处卑微的地位,也难以掩盖那份独特的气质。底妆开始时,造型师手法娴熟,将粉底液一点点均匀涂抹,力求打造出最贴合角色清冷感的肤色。“姜泥常年心事重重,面色不能过于红润,要那种带着点苍白的冷色调。”他一边轻声解释,一边细致地调整。接着是眼妆部分,深色的眼影晕染出深邃的轮廓,眼线微微上扬,仿佛寒星般锐利,再加上浓密卷翘的睫毛,让眼睛瞬间有了故事。“这双眼睛,得藏得住仇恨,也盛得下柔情。”他专注地盯着我的眼睛,仿佛要透过这扇心灵之窗,直接触碰到姜泥的灵魂。
发型环节更是小心翼翼。那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在他手中被轻轻挑起、梳理,再盘成精致复杂的发髻,每一个步骤都饱含着对角色的理解。他在发髻上插上一支古朴而华丽的发簪,又点缀了几缕珍珠流苏,随着我的动作轻轻摇曳,宛如灵动的音符。“这发饰可不能太繁杂,但也不能失了公主的贵气,就像姜泥,即便身处困境,也难掩光芒。”他满意地看着自己的杰作,微微点头。
最后,穿上那件简约而不失韵味的古装,丝绸的质感轻柔地贴合肌肤,袖口和裙摆处绣着细腻的花纹,低调却尽显精致。当一切就绪,我缓缓睁开眼睛,望向镜子。那一刻,我竟有些恍惚,镜子里的人眼神清冷,气质卓然,真的不再是我,而是那个我日思夜想、即将赋予生命的姜泥……
正式开拍前,导演召集大家围坐在一起讨论剧本和角色。他详细阐述了自己对《雪中悍刀行》的理解,以及每个角色在故事中的定位和发展。轮到我时,我分享了自己对姜泥的感悟:“姜泥表面上对徐凤年总是冷嘲热讽,但其实内心深处,她对徐凤年有着一种复杂的情感,既有依赖,又有对家国仇恨的纠结。我希望通过细腻的表演,展现出她这种矛盾的内心世界。”导演听后微微点头,给予了肯定,并提出了一些宝贵的建议:“没错,姜泥这个角色的情感层次非常丰富,你在表演的时候,要注意眼神和微表情的运用,让观众能感受到她内心的波澜。”
拍摄初期,有一场姜泥和徐凤年在王府庭院中的对手戏。这场戏中,姜泥需要向徐凤年表达自己对复国的渴望,同时又要压抑自己对他的感情。开拍前,我不断回忆着姜泥的心境,调整状态。
镜头开启,徐凤年(张若昀)悠闲地走进庭院,看到姜泥正在擦拭她那把心爱的大凉龙雀剑。他嘴角微微上扬,调侃道:“姜泥,又在擦你的宝贝剑呢?怎么,还想着复国?”声音中带着一丝戏谑。
姜泥(我)抬起头,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倔强和坚定,冷冷地回应道:“徐凤年,你别得意。总有一天,我会拿回属于我的一切,踏平你北凉王府!”声音铿锵有力,透着不容置疑的决心。
徐凤年不以为然地笑了笑,向前走了几步:“就凭你?别做梦了,还是乖乖在这当你的婢女吧。”语气轻松,却带着刺痛人心的力量。
听到这话,我心中涌起一股愤怒,紧握着剑的手微微颤抖:“徐凤年,你别小看我!楚国虽亡,但我姜泥的复国之志从未熄灭。你等着,终有一日,我会让你为今日的话后悔!”声音低沉却坚定,每一个字都像是刻在石头上的誓言。
第一遍拍摄结束后,导演喊了“卡”,指出我在情感表达上还不够细腻,未能完全展现姜泥对徐凤年的复杂情感。于是,我和张若昀一起讨论,调整表演节奏和方式。再次开拍时,当徐凤年调侃我时,我在愤怒中夹杂了一丝不易察觉的落寞,那是姜泥对自己命运的无奈。这一次,导演满意地喊了“过”,那一刻,我心中的紧张感稍稍缓解。
随着拍摄深入,各种挑战接踵而至。其中一场山林中的打斗戏,对我来说堪称一大考验。为了能在镜头前完美呈现姜泥的高超剑术,开拍前很长一段时间,我每天都早早来到片场,跟着武术指导一招一式地学习剑术动作。从基本的握剑姿势,到凌厉的劈、刺、挑、挡,每一个动作都反复练习,力求做到标准且流畅。
拍摄当天,踏入那片葱郁的山林,闷热的空气和肆虐的蚊虫瞬间将我们包围。但我和其他演员们都迅速调整状态,全神贯注地投入到拍摄中。导线喊:“action”,我们进入角色……剧情中,姜泥为了保护徐凤年,毫不犹豫地拔剑相向,与一群刺客展开了殊死激战。我手持大凉龙雀剑,剑身寒光闪烁,恰似姜泥冷冽的眼神。身姿矫健,如同一头敏捷的猎豹,在树林间快速穿梭,手中的剑划出一道道凌厉的弧线。
“看剑!”我大喝一声,声音响彻山林,带着姜泥的果敢与决绝,挥剑刺向一名冲在最前面的刺客。这一剑,凝聚了我多日的练习成果,动作干净利落,没有丝毫拖泥带水。刺客身形一闪,巧妙避开,但我并未给他喘息的机会,紧接着一个旋身,剑随身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再次攻向他。
借助一棵粗壮的大树,我猛地一跃而起,双脚在树干上借力一蹬,在空中翻转身体,手中的剑自上而下,如一道银色的闪电劈向下方的刺客。那一瞬间,树叶被剑气震得簌簌飘落,仿佛也在为这场惊心动魄的战斗助威。
然而,地面崎岖不平,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石块和凸起的树根,这给我的动作增添了不少难度。一次转身躲避刺客攻击时,我的左脚突然踩在一块隐蔽的石头上,脚踝处传来一阵剧痛,整个人差点失去平衡摔倒在地。但我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拍摄不能因为我而中断!我紧咬下唇,强忍着钻心的疼痛,迅速调整姿势,继续投入战斗。尽管每一个动作都伴随着脚踝的剧痛,但我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对角色的执着,将姜泥的英勇无畏展现得淋漓尽致。
终于,这场激烈的打斗戏拍摄结束。我长舒一口气,紧绷的身体瞬间放松下来,脚踝处的疼痛也愈发明显。这时,工作人员纷纷围过来,眼神中满是关切。有的递上矿泉水,有的询问我的伤势,还有的帮忙搬来椅子让我坐下休息。导演也快步走过来,脸上露出赞赏的神情:“你做得很好,先去休息一下,让医护人员看看你的脚。”听到这句话,一股暖流涌上心头,我心中充满了感动。
在拍摄姜泥和徐凤年之间感情逐渐升温的戏份时,又有了新的挑战。这需要我在表演中展现出姜泥从最初的抵触到后来的逐渐接受,再到最后的深情流露的情感转变。有一场在湖边的戏,徐凤年为姜泥披上一件披风,两人静静地站在湖边,气氛变得微妙起来。
我看着徐凤年,眼神中不再有往日的敌意,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温柔和羞涩:“你……为什么对我这么好?”
徐凤年轻轻地笑了笑,看着湖面说:“也许是因为你这只倔强的小麻雀,不知不觉让我习惯了有你在身边。”
我低下头,脸颊微微泛红,轻声说道:“哼,谁要你习惯了……”但嘴角却忍不住微微上扬。
这场戏拍摄了多次,每一次我都在努力寻找姜泥在这个场景下最真实的情感反应。导演不断地给我提出建议,从眼神的交流到肢体语言的细微变化,都一一指导。经过反复尝试,我们终于成功完成了这场拍摄,而我也仿佛真正走进了姜泥的内心世界,感受到了她对徐凤年那份真挚而又复杂的感情。
日子一天天过去,片场的每一天都充满了挑战与惊喜。从清晨到深夜,我们在不同的场景中穿梭,演绎着《雪中悍刀行》里的江湖故事。终于,到了杀青的那一天。当导演喊出“杀青”两个字的那一刻,片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