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帝登基第一年,温宜公主封固伦长公主,和亲蒙古。
长公主出嫁不久,太后便带着先帝后宫去往圆明园。
新帝苦苦挽留未果,只能随太后心意,只定下常回紫禁城。
来圆明园住了有一个月了,年世兰是乐不思蜀。
天天让司乐来,要么就是戏班子。
偶尔还能去民间走走。
年羹尧也养老了,对儿子使劲鞭策,新帝对母族的人都还不错。
年世兰也说了,让他不用顾虑,不管是母族还是谁都好,做错事铲除便是。
这也让他们母子更加亲密。
前朝后宫一片祥和,下一代如何年世兰才不会去操心,反正那个时候她已经死了。
娶妻娶贤,皇后现如今也把后宫打理的井井有条,不到两个月便怀上了。
曹琴默躺在摇椅中,施施然道:“娘娘,您竟也有了白发么?”
“都说了叫姐姐便可,这么多年你是一点都改不了。”她不在意白发,无奈道。
“臣妾习惯了。”曹琴默笑笑,叫姐姐太过…不知道怎么说,娘娘这个称呼更适合太后。
“白发,我都四十几了,再不长就不是人了。”年世兰笑骂。
“甄嬛又不知道在做什么,天天悲春伤秋的,烦死了。”
她们听着若有若无的琴音,那股子哀愁扑面而来。
年世兰往鱼池撒了把鱼食,笑而不语。
还能想啥,不就是又怀念起那些恩恩爱爱么。
“咳咳咳…”她被风一吹又咳了起来,如今才初夏。
曹琴默立马坐起身担忧道:“娘娘怎么还不见好?”
都多久了?
“行了,小毛病。”似乎是嗔怪她大惊小怪的,一惊一乍。
“你年纪都一大把了,整天像温宜一样,没个正形。”
曹琴默不知为什么,越活越回去了,从前的谨慎和心计仿佛都消失了般。
她坐在另一把椅子上,月光照在池面,一旁是七八盏宫灯,桌上泡着花茶,年世兰倒了一杯一饮而尽。
【叮——请宿主确认是否半个小时后离开?】
年世兰笑了笑,点了确认。
“这一生,足够了。”
她冷不丁的出声,曹琴默眼底湿润,似有察觉。
“娘娘,您不想看看皇后所出的嫡子么?”
对面的人无所谓地靠进摇椅中,嗤笑:“有什么好看的。”
年世兰看向她,曹琴默不知何时已经落了泪,“你这是做什么?”
气氛沉默了会,她又开口道:“我在阁楼中留了点东西,你记得告诉毅儿。”
这是第一次叫弘毅,毅儿。
也是最后一次。
曹琴默再也忍不住,她哽咽道:“娘娘,您走了我多无趣啊。”
“啧,行了,曹贵人,本宫这辈子有你陪着也算有趣。”她笑着调侃,好似又回到当年的翊坤宫。
安静中只有曹琴默的痛哭声。
【十分钟倒计时——】
“本宫突然想吃你做的圆子了,你去做一份吧?”
“…好。”
曹琴默快速起身往厨房方向小跑起来。
年世兰叫来颂芝,“我已经为你们安排好了去处,往后出宫还是留下都凭你们心意。”
她不像垂死之人,还是和往日一样,脸色红润语气淡淡。
颂芝张嘴想要说什么。
只听年世兰道:“乖一些,在宫里苦了半生够了。”
颂芝摇头痛哭,周宁海也是一言未发。
“周宁海,你也出宫去,我给你准备了一套宅子和几个无父无母的孤儿,颂芝就住你旁边。”
“娘娘…”
年世兰看着天上挂着的圆月,笑的开心。
【3-2-1!叮!倒计时结束,请宿主准备回到系统空间】
她手中的团扇落下,那双好看的眼睛缓缓闭上,嘴角噙笑,像是睡着般。
只是,胸口再没有起伏。
曹琴默紧赶慢赶,端着一碗汤圆就差一段距离,突然听闻一阵哀嚎。
颂芝嘶喊:“娘娘!!!!小姐!!!!!”
她脚步一滞,手中的碗落地发出破碎的声响。
腿一软,倒在地上。
新帝登基下半年,太后娘娘突发急病,于夜晚薨逝于圆明园行宫。
皇上大悲,连夜赶去圆明园。
固伦长公主得到消息也一病不起,没过多久也撑着病体上京。
一时间,哪里都是白灵。
年羹尧也因为太后突然薨逝悲伤过度,那头黑白相交的头发也全白了。
紫禁城内一片哀恸。
皇后娘娘被那封不必她日日跪着免得伤身体的信,也是哀痛。
她倒是真心,太后待她虽不是亲生女儿,却是个很好的婆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