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技工学校浑浑噩噩上了一年多之后,我们就被学校派遣到南方的电子厂打工。
因为我们一整个年级一起去的,坐在校方安排的两辆大巴上,那时的我们年纪都还不到18岁,基本都是第一次出省到外地。
很多同学在路上就因为想家而滴答着掉眼泪,当时南方的电子厂,招聘也很严格,他们不接收社会上的闲散人员,有纹身有伤疤的都不要,只招从技校出来的。
我手里拿着几百块钱,提着一个行李箱,跟着关系最好的金红和艳霞坐在一起。
身边有熟悉的人,去往一个陌生的地方,反倒没那么紧张和焦虑。
一路上看着南方的大山,高桥,流水,那是在电视里,在书里才能看到的画面,对于一个平原长大的孩子这些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我们一个年级的有几十号人,基本都被招进去了,到了南方,真的是五花八门,好多未知的新鲜事,好多没吃过的美食,好多白静又漂亮的男孩,女孩。
刚到地方的时候,我们甚至连普通话都说不利索,对着外地人讲家乡话,对着家乡人讲普通话,语言系统时常混乱,招了不少笑话。
而我唯一排解寂寞的方式就是上网,不管在哪里,只要能让我在网吧待一会儿,我一整天都心情舒畅。
直到进了车间才是苦难的开始,车间没有座位每天每夜都要站着,可想而知刚开始,小腿都肿胀了,脚低麻木,下班后走路都是一瘸一拐的。
进去的前半个月,是白班,勉强熬得住,到了夜班,每天自己的灵魂都不知道飘到那里去了。
到了十二点之后,就疯狂的打瞌睡,那眼睛跟粘了胶水一样,睁都睁不开。
要命的是,好不容易下班,可以睡觉了,就突然来了精神,南方天气又贼热,太阳贼大。
好不容易上午睡着了,日头一照,那就别想再睡了。
上了一夜的班,回来只能睡一上午,到了车间,过了十二点依然要打瞌睡。
新人进车间的很不讨喜的,因为你啥都不会,有些技术性的活,不缺人,也没人教你,固定的岗位不缺人,就只能打杂,不要觉得打杂就舒坦,其实是超级累的,你要不停的在车间跑,随便一个人都能使唤你。
本来站一晚上腿就疼,再跑一晚上,脚也疼,腿也疼。
年轻时可真能吃苦,现在让我干这活,说啥我也不想干了。
食堂里的饭,我的印象中都没有吃好过的,那米是嘎嘎硬,那菜给极少,虽然有肉,但是没有肉香和油香,运气好了,还能吃到野外加餐的毛毛虫。
本来在老家的时候,我是不爱吃,面食的,在南方,我开始喜欢吃面食,因为只有面食才有带来饱腹感。
当时太节省了,发了工资,自己只有留几百块,剩下的一千多块钱全寄回家了。
平常最大的开销就是上网,衣服还是买十几块钱的。
后来遇到了一个大姐,是她带着我学会花钱的。
她的衣服鞋子,都是名牌,基本没有低于200块钱的,都是在专卖店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