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热情都是被带动的。
其他人见贾闰被委以重任,其他人也不甘冷落。
白发汉臣率先整了整官袍,向前半步躬身道:“老臣曾主修《汉礼》,对宗庙祭祀、朝会典仪谙熟于心。新朝立国,祭天大典、百官朝服规制皆需厘定,老臣愿担将军登基事务,确保盛典庄严,彰显天命所归!”
话音未落,另一位面容清癯的汉臣抱拳出声:“臣通古今律法。如今新朝要立,律法需贴合实情,臣愿带领所有弟子,修纂新法,让治国有法可依!”
“将军!”
一位身形魁梧的汉臣跨出:“臣曾为禁军副都尉,熟知城防工事。辛都新建宫室,周边城防、哨卡布置不可疏忽,臣愿协助规划,保新都无虞!”
“允,都允。”
清棠嘴角微扬:“不过,你们别忘了,立国前最要紧的事,是解决中山与良崖管控的问题。”
没人啊!
咱们国家真的无人可用啊!
快给你们学生修书!
人才收揽,清棠不光依附于原汉臣们的举荐,更亲自撰写昭告天下的求贤令,广纳四方英才。
她连其他势力派来的细作都照单全收。
当然,那些极端之徒除外。
这些心怀鬼胎的“人才”为了博取信任,个个化身利刃。
清棠只需轻飘飘一句“整治跋扈士族”,他们便如疯狗般扑向各地豪强。
却不知每一次雷厉风行的抄家,每一笔充公的钱粮,都精准踩在清棠预设的鼓点上。
引起管制辖区士族暴乱,顺手就把细作也跟着收拾掉,且名正言顺。
有些细作虽然藏的深,但是他们是真干实事啊!
除了需要避免自己人被策反,其他用起来都很顺手。
*
一年光阴匆匆而去,辛都的初春裹着料峭寒意,却抵不住朱雀大街上涌动的热浪。
今日是清棠登基的日子,
新筑的皇宫飞檐如鹏鸟振翅,汉白玉栏杆蜿蜒如龙脊盘踞,三十六座阙楼按天象星宿排布,每个角落都是按旧汉宫的规格建造。
清棠立在承天门下,望着丹陛两侧身着玄色朝服的群臣,那官服样式也是取自汉制,只是衣襟处绣的火纹与汉朝服不同。
“启奏陛下,吉时已至!”
司礼大臣高捧着《新礼典》唱喏。
清棠足踏十二重锦履,在六十四名宫娥持羽葆华盖的簇拥下,缓步踏上三百六十级台阶的祭坛。
冕旒上的白玉珠串晃动间,将下方魏劭的眼热、汉天子温润的笑意全收入眼中。
祭坛中央,三足青铜鼎中檀香缭绕。
清棠以苍璧礼天,再将玄纁之色的祭服投入火中……
“臣等恭请陛下受玺绶!”
汉天子捧着传国玉玺上祭坛,这次不像上次那般戏剧,旧帝与新帝,旧朝与新朝,在百官的瞩目下正式完成交接。
清棠面向群臣,高举玉玺,宣布:“自今日起,国号大盛,建元启兴!”
随着“国号大盛,建元启兴”的宣告声响彻云霄,朱雀大街上瞬间爆发出震天的欢呼声。
礼乐喧天,五彩的绸缎从朱雀大街两侧的高楼上纷纷扬扬飘落,仿佛给这座崭新的都城披上了一层绚丽的霞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