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熹微,天边泛起一抹鱼肚白,太阳缓缓升起,犹如一颗温暖的明珠,照亮了这片宁静的土地。
魈依旧静坐在一旁,默默地陪伴着青灯。
当青灯醒来时,他只是用深邃的目光注视着她,一如既往地保持着沉默。
青灯早已习惯了这种无言的陪伴,率先打破沉默:“抱歉,不小心睡着了,你还好吗?”
魈轻轻回答:“无碍,习惯就好。”他不愿让青灯担忧,也不想让业障的阴影笼罩在她的心头。
他迅速转换话题:“时辰不早了,我们该回去了。”
青灯伸展着懒腰,起身应道:“嗯,回村子吧。”
……
回到村子,老婆婆听见青灯的声音,出门迎接,口里絮絮叨叨:“你们回来了?可有受伤?”
两人相视一眼,青灯先回答:“我们没事。”
话音刚落,一名男子慌张地闯入院子,急切地喊道:“不好了,阿婆!我女儿发高烧不退,这可怎么办啊!”
老婆婆拄着拐杖,步履蹒跚地走向他,脸上露出难过的神情:“别急,小林子,找过大夫了吗?”
“大夫出门了,要很久才能回来。”小林子焦急地说。
老婆婆叹息着摇头:“这村里就他一个大夫,他不在,可就没有人看病了,我老婆子也不是万能的,治病救人我实在应付不来。”
青灯心中虽有疑虑,但面对急需救助的病患,她无法坐视不管,尽管这里还充满未知和危险。
“如果只是发烧,让我试试吧。”青灯走到老婆婆和小林子身边。
小林子疑惑地看着这个年轻姑娘,结巴着说:“你你一个小姑娘……”
“别担心,我学过药理。”
但青灯此刻的状态也不是很好,面色有些发白,失血过多导致她现在有些体虚。
“这……”小林子犹豫不决。
老婆婆拍拍他的肩膀,语气坚定:“医者仁心,小林子,让她去吧。”
小林子最初并不相信,怎能让一个看着弱不禁风的姑娘救治自己的女儿?但想到女儿痛苦的面容,他心中的焦虑和无奈涌上心头。
而在小林子犹豫之际,青灯已从木屋里取出装满药材的袋子,她的笑容虽然疲惫,却充满了坚定。
“你真的能救我女儿吗?”小林子依旧不放心。
“我需要亲眼看看病人,可以带我去吗?”
“……只要你能救我的女儿。”
就在青灯准备随小林子离开时,魈说:“我和你一同。”
……
很快,他们来到了小林子家中。推开门,床上躺着一个满脸通红、喘息不已的小女孩。
青灯坐在床边,用温柔的视线审视着锦花,她轻摸女孩的额头,又检查了瞳孔和喉咙。
“没事,只是普通发烧,没及时处理才变成高烧。”青灯迅速判断,随即从袋子里翻找,“我先给她降温,待会儿再配药。”
青灯要来一块毛巾和一盆清水,将毛巾浸泡在清心溶解后的水中,捞出并拧出部分水分。之后又掏出整颗冰雾花花苞,魈看到后傻眼了。
魈开口制止道“冰雾花会不会太刺激了?”
青灯笑了笑“你以为我要用整个冰雾花吗?单用一片花瓣都有可能冻伤皮肤,我不傻。”
手指隔着毛巾,慢慢将冰雾花的一片花瓣撕了下来,然后捣碎,包裹在毛巾里。
直接用冰雾花接触皮肤容易受伤,磨碎并且包裹在毛巾里,能大大降低伤到人的概率。
青灯将毛巾放在了锦花的额头上,过了一会儿问“感觉好些了吗?”
“凉丝丝的,好受多了……”锦花的声音虽然微弱,但比刚才好了许多。
“再敷一会儿,这个给你,我去熬药。”青灯将一颗糖果塞入锦花的小手。
青灯从行囊中取出各种药材,精心熬制了一份中药,端到床前。
“按时吃药,不要空腹。”青灯将药包递给小林子,“这是三天的量,熬药方法我写在纸上了。如果还没好,就去老婆婆那里找我。”
小林子连声道谢:“太感谢你了!”
“您不必如此,治病救人是我的责任。”青灯扶起连连道谢的小林子,“这次就不收费了,好好照顾孩子,别再让她发烧了。”
青灯和魈离开后,魈问道:“你不是说药材不多了吗?”
“顺路采的,都是些普通药材,只能治疗这类小病。”
……
随着锦花病情好转的消息传开,青灯的医术在村里渐渐传为佳话。
由于村中大夫迟迟未归,青灯便成了村里的临时医生,而药材的采集,就全靠魈了。
“麻烦你了,又要你去采药。”青灯合十道歉,但脸上却露出一副无奈的表情。
这让魈有些无奈,他未曾埋怨过青灯拜托他做的任何事,“无妨。”
青灯的医者之路就此开启,她在实践中运用着从白术那里学到的知识。村里的病患,无论大小,都来找她治疗。
有些人甚至没有生病,也想见识一下这位年轻的“大夫”。青灯虽然忙碌,但偶尔也会因村民的过分关心而感到苦恼。
……
一天,青灯疲惫地趴在桌上,向魈发牢骚:“也不知道原来的大夫跑哪去了,还不回来?我不能在这里当一辈子的大夫吧?!”
魈能感觉到,青灯对自己的态度有所改变,貌似已经不再是最初开始的那份敬畏,现在两人之间或许可以称之为友人。
听青灯说着,魈还没来得及回答她,就被门外传来的喊叫声给镇住了。
“青灯青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