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鸿年内心OS:阿寅糊涂啊,哪有君王提议,由臣子做决断的呢?
许文婕内心OS:寅哥勇敢飞,许妹我永相随(●'◡'●)
钟俊内心OS:愿陛下可以做出正确的决策,否则便要威望扫地了。
韩有琪内心OS:陛下,别看我啊。我一个兵部尚书,不负责制度建设的啊。
就在此时,有一人如天神般打破了沉默
林云锦陛下有如此决心,是大晋的幸运啊。
林云锦但是陛下,如今继位之初,只有依照晋国之故俗和既成的法制来管理,官吏们才能熟悉,民众也才能安心。
陆瑾陛下,国本在于法统,动则生变,变则生乱,有社稷倾颓之险。
李寅9内心OS:社稷倾颓这不是驾崩的好机会吗,看朕发挥⌓‿⌓
李寅9母亲执政时的老人已经悉数离去了,如今主持中央的是我等翘楚,难道诸位能妥善地运用旧法吗?
李寅9想必是不能的,只有通过颁布适宜的法度,才能将离散的地方重新聚拢。
林云锦陛下,臣听闻没有百倍的利益,就不要变法;器物没有十倍的功效,就不要更易;按照老的办法做,没有过大的风险,遵循大家习惯的礼俗,不至于出什么大的差错,所以还是请陛下慎重考虑变法的风险。
李寅9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
轻轻一语毕,异象丛生,一卷古朴的竹简虚影至李寅背后向整个晋文星系扩散,其余在场众人霎时脸色剧变
赵鸿年这是圣言重现,是古之圣言重现。(惊讶)
李寅一脸疑惑
李寅9圣言是什么?
许文婕这个也只有赵哥知道了。
赵鸿年圣言重现是指今人将古人蒙尘的至理名言重现于世,以此引动天下之力,为圣言庆贺,当然也会对世间万物造成影响。
赵鸿年这竹简虚影便是圣言的显现。
陆瑾细细品鉴,此乃是法家先贤的箴言,既然陛下对变法有如此深彻的理解,那关于此次变革,臣赞成。
许文婕我从来就是站在寅哥这一边的。
钟俊吏部尽全力辅佐。
韩有琪兵部亦然。
林云锦礼部愿听令调遣。
说完,林云锦赫然是深深一叹
赵鸿年陛下,尽管施为便是,臣定当肝脑涂地。
李寅属实没想到原先只是引借一下商鞅的话来为变法背书,居然会搞出这么大的阵仗,此时也不好下台,那便让这场变革来的更猛烈些吧
李寅9宣朕令即日起,废旧俗,易新风,黜污吏,纳贤良。
赵鸿年内心OS:陛下所图甚大,此次变法恐是要以失败高终,既然如此……
赵鸿年陛下,臣请命为大晋国相,总领变革之事,愿陛下恩准。
赵鸿年深知此举会侵犯皇权,有大不敬之险,然若变革失败,轻则君威无存,重则废君除国,而由自己总领变革,大可将罪责推脱于国相昏庸,以己换得大晋国祚存续
钟俊内心OS:晋高祖废国相,而振皇权,赵,你太心急了
林云锦陛下,慎思,祖宗之法不可改啊。
李寅9内心OS:鸿年哥,你简直是我的英雄啊,连我怎么摆烂都想好了,我就知道你是最懂兄弟我的,接下来看朕发挥,showtime(˵¯͒〰¯͒˵)
李寅9缪也,祖宗之法不足畏啊!
李寅9公有大才,是我晋国之幸。面对贤臣索要高官厚禄,难道有不给予的道理吗?面对无暇美玉,难道有不精挑细琢的道理吗?想必是没有的,朕愿将大晋托付于孤,以此来复兴晋国的荣光。
不等众人做出反应
李寅9礼部尚书听令,为朕拟造圣旨,加封中书舍人赵鸿年为大晋丞相,总领变革一事。
半晌后,其余各人依旧处于头脑风暴之中
林云锦内心OS:丞相,丞相,史书上好像没有记载过此等官职。
陆瑾内心OS:“丞”在古文中是副的意思,陛下并没有重新委任国相,而是任命鸿年兄为副国相,这样也不算是大违矩吧。
陆瑾轻易能想到的解释,众人也自然能想到,除了赵鸿年
赵鸿年内心OS:看其他人的脸色,想必还没有意识到陛下此举的大胆吧。
赵鸿年内心OS:“丞”在古义中是副的意思,但这里的相又岂是现在为众人所熟知的国相啊。
赵鸿年内心OS:除陛下外,知道“相”也是副的意思的,又有几人呢?而整个大晋,担得起两个副字的又能有谁呢?想必只有皇帝了,那这丞相的意思自然就是副皇帝了啊。
赵鸿年赵鸿年在想清楚一切后,刹时起立,向李寅行了大礼
此时,笼罩整个晋文星系的竹简彻底凝实,李寅所发出的圣言也逐渐向周围星系传递出去
竹简其上淡淡的浮现出三个古篆字
------------------------------
作者百科“寅鸿改制”是由晋太宗李寅和大晋丞相赵鸿年(即天龙皇朝第三任皇帝龙太宗)为主导,在晋国实施的一系列变法的总称。--《天龙史·太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