皓翎慕才不管他们委屈还是不委屈呢。
在她看来,大部分的臣子都是蛇鼠一窝。
他们拼命想要光宗耀祖,想要权势地位,汲汲营营地往上爬。
这些皓翎慕都能理解,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都是人之常情罢了。
但是!
做臣子的每掌握一分权势,侵吞的便是帝王的一分利益。
不可否认,君臣之间的关系是随时变化的,有时对立,有时又能并肩作战,臣子更是能成为君主手底下最锋利的剑。
但大多数情况下,臣子和帝王,还是对立的。
即使是昔日君主的手中剑,也一样。
不然为什么历史上会发生那么多兔死狗烹的故事?
尽管有君主多疑的缘故,可是也有臣子威胁到了君主的原因。
每个君主都希望自己手底下的臣子能够“懂事”,在做出一些大的功绩之后能急流勇退。
说实话,君主这样的想法挺不要面皮的,是赤果果的既要又要,既要臣子为他们抛头颅洒热血,又要他们手中不沾一点权势,着实是贪心。
但臣子也没好多少,君不见多少清官变贪官,多少热血之人变凉薄,官场能带给一个人的改变太多太多了,出淤泥而不染只是一个美好的梦罢了,他们即使一开始再清白,最后也会变得汲汲营营,变得贪婪,不知满足,进了一步便想再进一步,进着进着,进无可进,便对君权产生了威胁。
不过也不能说从头到尾坚持本心的人没有,这种人还是有的,只是实在太少,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更何况人心难测,有哪个君主能相信这种人的存在呢?帝王之位不是一场赌局,不能依靠人心,一位帝王,从来都是孤家寡人。
总之君臣之间的关系很复杂,很难一言以蔽之。
不过对于皓翎慕来说,君臣关系从来不是她关注的重点,她只要保证君权的至高无上就好,至于要不要脸?
要脸是当不好一个帝王的。
贪婪也是每个人的天性。
很久之前,看着老皓翎王受到臣子掣肘的那副鬼样子,皓翎慕就明白了这个道理。
所以她这次借题发挥:“息怒?”
“若你们头脑清醒一些,知道孤日理万机,就不该写出这些废话来!”
“来人,撤去桌案,日后所有大臣都站着上朝,好好清醒清醒!”
“日后这种无用的折子,不要再让孤看到!若有违者,初犯,降职一级,再犯,降二级,降无可降则撤职归家,若是两次之后还要明知故犯......”
“孤体恤臣民,如此大臣,想必年老体迈,头脑混沌,便也归家吧。”
众人心中发苦。
总算是知道女帝今天这一出是为了什么了。
明面上只是一个请安折子的小事,发作出来也只是撤去了朝堂上的桌案,不算什么大事,但是所有大臣心里都明白,他们又被逼退了一步。
这是女帝和他们的第一次正面交锋,有理有据,讲情究理,他们根本抵挡不住。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即使被逼退,他们也只能谢恩。
“谢陛下隆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