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好困啊,怎么办?”
兴许是因为满是计划性的奔波,才上船没多久,困意便将我完全包裹,我单手抓着护栏,枕着右手昏昏睡去。
期间我注意了一眼时间——才上午十点多点,刚下火车也才四个小时不到。
何杰元痴痴地望着江面,也不拍照,就是目不转睛地望着,在我趴下小憩那会,似乎这个姿势就没怎么变过。
“啊——”好似过去了许久,再睁开眼的时候船也临近靠岸了——但是我查过地图,这段简短的航程满打满算也就只有十分钟。
好像,简单睡了一会,疲惫感真的减轻了不少。
“好想继续睡啊!”一个哈欠袭来,空中轰响着巨大的汽笛声。
靠岸了。
“走啦!”这次换何杰元带着我,随着同行的乘客下了船,出了码头。
“现在去哪里?要回旅馆嘛?”何杰元走在我前面,捣鼓起了手机地图。
“走呗,平和打包厂,等会再去江汉路那边吃个中饭就回去了。”
“好,我跟着你走。”
鲍家巷码头外,是一条能一眼万里的沿江大道。我们踏上单车,一路向北,途经武汉关码头、江汉关大楼旧址、武汉科学技术馆,我们左拐骑进青岛路,在离打包厂不远的十字路口旁放好了车。
“到了。”
根据路标的指引步行了几十米,我们见到了武汉人口中的“多牛世界”。
平和打包厂也被老汉口人称为棉花打包厂,打包厂整体外观复古耐看,精美雄浑,是一座典型的近代工厂。走进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满眼的红墙——这是个四层砖混结构楼房,整体大致呈口字形,壁柱分割着窗台,棚顶与走廊连为一体。
那天的阳光不骄不躁,透过顶棚透明的玻璃,倒是给这冷清的空间平添了些许生气,那落在地上的影子,好像叙说着年轮的变迁。
繁盛过往,恍惚重现,过去现在,重叠共存。
即使历经过岁月漫长的洗礼,但经过后人一次次的修缮和改造,才让这组接近百岁的建筑群能够再现昔日的光采。
“那个花园是真的很独特。”
“确实。”
“小心点,别磕到头了!”
“知道知道。”
“我去上个厕所啊!”
“又来。”
我曾在小红书上刷到过一篇文章,标题是——平和打包厂,为每一处光影停促。
确实,这里不仅仅是只有文艺,里面形形色色的各种创业文化公司,以及咖啡店和书店随处可见,仿佛就是慢时光的天堂。
我依稀记得其中的一家书店,门店不张扬,店内却是很有格调和质感。接地气的工业风设计,复古风摆件,清雅花卉,艺术展品,身在其中,不免为之着迷。
这里的时光走的慢悠悠的,不知是不是错觉,穿行在红砖古楼间,时间俨然定格。
来来回回上上下下走完了本就不大的平和旧楼,我们便拍了照,回到了入口。
“你饿了吗?”跟屁虫的意思我懂。
“有点。”
“吃饭去。”
“那这次你带路,我不想思考了。”
“快,扫车,走了!”
“来了。”
时间会带走故事,岁月会融入砖墙。
告别身后的“多牛世界”,再次摸上单车,我们向着更远的未来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