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边关,匈奴人和汉军正打得热火朝天的时候,周国皇帝突然派兵攻打西城,西城一下子就陷入了大危机!
周国皇帝听说西城很富饶,城里的粮草多得吃不完,于是就起了贪心。他派出五万精兵,趁着夜色攻城。西城里的士兵还不到一万,而且都是些老弱病残。城主李明急得连忙向朝廷求救,但是远水救不了近火啊。
求救的信件还没送到京都,周国大将赵乾就带着精兵一下子攻下了西城。西城可是汉国抵御周国的重要屏障呢,这下周国趁着汉军跟匈奴纠缠,偷袭了西城。
京都章安
“好一个周国,我大汉边关告急,他们居然趁火打劫!”大学士张建气愤地说。
兵部尚书王迁站出来说:“皇上,周国这样做显然是有野心的,他们现在打西城的主意,下一步肯定是要打我们大汉其他领土了,这一仗我们必须打!”
户部尚书李佑紧张地站出来说:“皇上,万万不可啊!我们跟匈奴打了好几仗,又要处理黄河泛滥和京都周围的叛乱,国库已经很紧张了。就算要跟周国开战,也得等明年税收上来再说。”
皇帝朱隆露出了为难的表情,他知道李佑说的是实话,经过这么多次战斗,大汉的国库真的快支撑不住了。
“那依爱卿之见,应该怎么办呢?”皇帝看着王迁问道。
王迁稍微思考了一下,拱手说道:“皇上,臣觉得可以先派使者去西城,质问他们侵犯我国的行为。同时,我们要加紧训练新兵,为明年报仇做准备。另外,还可以派密探深入周国,收集情报,以防万一。”
皇帝微微颔首,表示认可。
“不过,周国这番操作着实讨厌,绝对不能就这么算了。”太师林斌气鼓鼓地说。
皇帝朱隆眼神坚定:“朕肯定不会让周国得逞,我们汉国可不是好惹的。”
朱隆继续道:“太子,周围的叛乱处理得咋样了。”
朱辉战战兢兢地出列道:“回禀父皇,还在处理中。”
“啥?还没处理完!你是觉得叛军太多打不过,还是资金不够用啊?”
“都不是父皇,再给儿臣几天时间,我保证把叛军全部消灭。”
“行,再给你七天,要是还处理不了,哼,我看你这太子之位,也该动动了。”
朱辉顿时一惊,跪地向朱隆保证道:“是,父皇儿臣一定按时完成。”
“退朝。”朱隆起身离开。
随着林公公的一声高呼,今天的朝会结束。
周国夺取西城后,没有继续攻打其他城池,像是在等什么东西。而汉国这边,派出了使者团,前往西城,质问他们趁火打劫的意图。
很快朱隆就派出了使团前往西城谈判 使者团到达西城后,受到了赵乾的接见。
“你们周国营如此卑鄙龌龊之事,还有脸在此狡辩!”使者义正言辞地呵斥道。
赵乾却不慌不忙,微笑着回应:“这并非侵略,只是拿回原本属于我们的东西。”
使者怒目圆睁,“胡言乱语!西城一直是我大汉的疆土,何时成了你们的?”
赵乾嘴角微扬,“你们汉朝如今内忧外患,国库空虚,无力战斗。不如将西城让与我国,还能保一时太平。”
使者听后,气得浑身发抖,“你这是痴心妄想!我大汉子民定会奋起抵抗,绝不屈服!”
双方僵持不下,谈判最终以失败告终,周国这边不肯撤离西城,汉国由于国库空虚,打不起仗,只能把西城送给周国了。
汉国人都对周国很不爽,骂周国是小人得志,趁火打劫,真不是君子所为。等汉国来年国库充裕起来,一定要找周国报仇。
周国才不在乎汉国人怎么骂呢,反正西城已经是他们的了。朱隆皇帝最近很郁闷,除了黄河那件事处理得还不错,就没听到过一件好事,这位大汉皇帝看起来都老了好多,他在想边关怎么样了。
终于在两天后城里,一名传信兵骑着马在京都到处跑,传递着刚刚到的好消息。
“边关捷报,边关捷报,将军杨过大败匈奴。”
“杨过将军英明神武,穿过深山老林,突袭匈奴后方,和大将军汪之瑞一起把匈奴包围了,匈奴被全部消灭,还抓住了谷蠡王,过几天就押到京都来啦。”
这消息如同一阵狂风一般席卷了整个京都,无论是大街小巷还是深宅大院,人们都在热议着这个令人振奋的好消息。
百姓们像疯了一样,纷纷涌上街头,尽情地庆祝这场伟大的胜利。他们手舞足蹈,欢呼声响彻云霄,整个城市都被淹没在一片欢乐的海洋之中。
大汉终于扬眉吐气了!曾经备受欺凌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如今的大汉充满了希望和生机。
人们脸上洋溢着自豪和喜悦,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他们相互拥抱、祝贺,甚至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街道上热闹非凡,人群涌动。有的人兴奋地奔跑着,一边高呼口号,一边挥舞着手中的旗帜;有的人则聚集在一起,畅谈着这场胜利带来的意义和影响。就连平日里那些拘谨严肃的文人墨客也放下了矜持,加入到欢庆的队伍中来。
酒楼上更是热闹异常,老板们慷慨地宣布免费提供饭菜,让人们尽情享受美食的盛宴。小摊上的商贩们也不甘示弱,纷纷推出免费的小吃,以表达自己内心的喜悦之情。一时间,香气四溢,人们大快朵颐,沉浸在幸福的氛围中。
这场胜利不仅仅是军事上的胜利,更是一种精神上的鼓舞。它让京都的百姓们看到了国家的强大和团结,也让他们对未来充满了信心。连日来笼罩在京都上空的阴霾瞬间消散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灿烂的阳光和清新的空气。
皇帝朱隆听到这个消息后,喜笑颜开,脸上多日的愁容也消散了许多,整个人都精神焕发了起来,对杨过的好感度又蹭蹭上涨,准备大大赏赐一番。
另一边公主府
朱芸在得知杨过大破匈奴后,兴奋地跳了起来,行为举止像个天真无邪的孩子。看着欢快的公主,白枭和黑枭一头雾水:“公主,有什么开心的事情吗?”
“嘻嘻,你们不知道吗,杨过打败了匈奴,太厉害了,真不愧是他!”此刻的朱芸眼中闪烁着小星星,一副小迷妹的模样。
“真的假的,杨过那臭商人这么厉害了?”黑枭惊讶道。
朱芸听到黑枭对杨过不敬的称呼,立刻严肃起来:“黑枭,不得胡言乱语,那可是拯救国家的大英雄!”
“是,公主,我知道了。”
“对了,公主,我听说皇上前两天下令鼓励边关将士,谁能打败匈奴,就将公主许配给他。”白枭这时说道。
“啊?你说什么?父皇什么时候下的旨意,我怎么不知道?”朱芸看似紧张,实则内心暗自窃喜。
“就前两天。”
“杨过那么厉害,皇上会不会把我许配给他呀?”黑枭疑惑地问道。
这时公主和白枭都看向黑枭,黑枭疑惑地挠挠头:“我就随便说说,你们别当真。”
朱芸的脸瞬间红了起来,她心中暗自期待着杨过能够成为自己的驸马。自从那一天听说杨过孤身一人救出她,她对杨过的好感就与日俱增。如今她父皇又要给她赐婚,这让她更加期待了。
与此同时,皇宫中的朱隆正在思考如何赏赐杨过。在朝堂上,大臣们纷纷进言献策,有人提议赐予杨过巨额财富,有人则建议赐予他更高的官职。然而,朱隆却有了一个别出心裁的想法,他决定亲自召见杨过,询问他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