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失势后不久,偏信制衡之术的梁帝开始扶持靖王,加封其为亲王,赐五珠冠,还差两珠就足以同誉王并肩,如此一来,新的朝堂格局就此开启……
这期间虽然有些差错,但好在一切都按照梅长苏的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可这并不意味着苏宅不存在危机和隐患。
甄平(眼见童路匆匆而来,又匆匆而去,剑眉微拧,摩挲着对方没喝完的茶杯,满腹疑惑不解,心底隐隐有种不祥的预感,却又一时间说不上来)
梅长苏甄平,怎么了?可是有什么不对?(见他露出不同寻常的神色,裹紧身上的绒毛狐裘,思索片刻,眉眼如浸润朗月清风般温良平和)
黎刚(刚送完童路进来,闻言怔了怔,很是疑惑不解)
甄平身为一流剑客,虽然没有过多展露以上榜琅琊高手榜,但他剑术卓绝,胆大心细,对许多事总有超乎寻常的敏锐直觉。
甄平以往每次来这儿汇报情况,童路总是恨不得多待一会,可最近总是行色匆匆,好像有什么事着急回去似的,可他的家人都在江左,没道理如此急不可待地回去。
黎刚(脑洞大开,张口就来)我瞧他最近气色精神都不错,这满面春光,笑意藏不住的模样,总不会是好事将近,有相好了吧?
话音刚落,梅长苏和甄平不约而同看了过来,黎刚每次随口一说都能精准无误地说到点子上,这让两人不得不重视起来。
梅长苏之前十三叔说过,童路隔壁来了个因为新寡丧夫族人不容且闹灾荒一路乞讨到金陵的女子,莫非……
黎刚红袖招……美人计?!
甄平童路老实憨厚,居然也吃这套?
黎刚温柔乡,英雄冢。(眉头紧锁,神色凝重)更何况倘或对方真是秦般弱那边的人,擅长媚术也不稀奇。
梅长苏既然如此……(看向黎刚)
黎刚(心领神会,径自退下)
由于梅长苏的将计就计,再加上与靖王假意决裂配合得当,劫囚营救卫峥一案使得夏江失去梁帝信任,被打入天牢,翻身机会渺茫。而风波平息之后,靖王也得以在苏宅亲耳听卫峥述说当年梅岭旧事,那段忠魂埋骨的血色过往……
靖王(萧景琰)回不来了…回不来了……原来小殊真的回不来了……(满目沉痛,一时间悲戚哀恸不能自已)
静妃(泪光盈盈,亦是肝肠寸断,却还是深吸了口气,拍了拍儿子的肩膀,温声劝慰)景琰,不管小殊还在不在,我们都必须往前走下去。
静妃我知道你们从小一起长大,感情亲厚,一时间难以接受如此惨烈的真相,但往事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无论景禹还是小殊,都不希望你因此过度伤痛,乱了心神……
靖王(萧景琰)(紧紧攥着胸前衣物,双目通红,语带哽咽)我知道,可一想到小殊曾经经历那样的苦难,我这心就像是万箭穿过一般疼得厉害!
靖王(萧景琰)母妃,好疼……(眼泪无声落下)
静妃(叹了口气,抬手将儿子揽入怀中,拍着他的后背,又是心疼酸涩又是无奈好笑)多大的人了,还跟我撒娇?罢了,今日便给你靠一靠,省得以后见着小殊,背地里埋怨母妃不知道心疼人~
靖王(萧景琰)哪有!过了而立,早就不是小孩子了!(经过这么一打岔,心底的悲恸稍稍平复了些,神色越发坚毅)母妃放心,这些道理孩儿都明白,为了祁皇兄,为了小殊,也为了七万赤焰忠魂,我绝不会就此倒下!
静妃(欣慰点头,笑着摸了摸他的头)
静妃是宫里最静得下来的人,用惠妃的话来说就是,无论什么沟沟坎坎,她都能很坦然地度过去,从不自怨自艾,怨天尤人,如此心性是许多人羡慕不来的淡然沉着。萧景琰虽然从小聆听祁王萧景禹的教诲,与之相比却少了几分洒脱,更多了些沉稳坚毅,大概便是随了静妃的缘故。
而出身名门家传渊源的言皇后却是与静妃完全不同的存在,她心高气傲,争强好胜,且最重规矩礼数,颇有母仪天下的懿德风范,但少了女儿家的柔情温婉注定得不到梁帝的宠爱怜惜,言氏自十六岁嫁入皇家便只剩下尊贵二字。
当年皇次子因京中突发瘟疫夭折,言皇后如何伤心悲恸自不必说,后来梁帝将生母早逝的皇五子萧景桓交由她抚养,从此日子有了盼头,心灵有了寄托。言氏把萧景桓视如己出,所有人脉资源都交予对方参与夺嫡,同时也将自己的身家性命尊卑荣辱都与其牢牢捆绑在一起,慈母之心可见一斑……
誉王(萧景桓)母后,儿臣思来想去,有件事还是应该事先跟您交个底。
言皇后(略一颔首)可是与夺嫡有关?
言皇后(太子被废后紧接着靖王上位,自此以后景桓却一反常态低调了许多,如此沉寂蛰伏必然有些缘故)
誉王(萧景桓)母后慧眼,果然什么都瞒不过您~
誉王(萧景桓)以前东宫在的时候,父皇默许我和景宣斗得如火如荼,但大多数时候两不相帮,始终保持平衡,想必这些母后都看在眼里。
言皇后不错。朝局多变,圣心难测,当年赤焰之案未尝不是因萧景禹一家独大尽得民心从而引得陛下猜疑忌惮的缘故……
誉王(萧景桓)平衡朝局各方势力使得帝位稳固是父皇一直以来不可违逆的底线,我花了十年时间斗倒太子,再花十年跟萧景琰争个高低也没什么,可我渐渐看清了一件事,景宣也好,景琰也罢,父皇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让我登上太子之位。
言皇后(惊诧皱眉)这又是为何?
誉王(萧景桓)只因我生母祥嫔真实身份是当年战死沙场的玲珑公主,我身上有一半的滑族血脉。父皇这么多年来对我既恩宠又当磨刀石一样多加利用试探,除了那点可有可无的愧疚,更有曾经成功登上帝位后卸磨杀驴的心虚,以及对当年滑族掌政公主秦璇玑智者近妖的深深忌惮。
言皇后!!!(闻言顿时震惊得说不出话来,过了半晌方才定了定神,心中已然信了大半)我只知祥嫔是陛下在宫外结识的女子,她跟了陛下之后一直都待在京郊行宫,见过她的屈指可数。事情若果真如此,一切便说得通了。
言皇后可此事如此隐秘,在这宫里除了陛下,大概也就只有一直近前侍奉的高湛知晓内情,皇儿又是如何知道的?莫不是有人说了什么……
誉王(萧景桓)母后可还记得欢儿身边的灵玉?他还有另一重身份,便是楼外楼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楼主。要说江湖上最擅长网罗消息的组织,除了赫赫有名的琅琊阁,就是楼外楼,只不过旁人更关注的是它的杀手买卖,反倒忽略了情报这一块。
言皇后所以,是他将此事告知于你?
誉王(萧景桓)(郑重点头)父皇一直以来对他们当年的往事讳莫如深,大概我生母祥嫔和祁王林氏一样都是埋在他心底的一根刺,拔不得,也碰不得。
誉王(萧景桓)儿臣将此事告诉母后,其一是想向您表明,就算夺嫡之事胜券在握,父皇也绝无可能毫无芥蒂地立我为储君。其二是担心母后不知其中内情,被有心人钻了空子加以挑拨利用,倘或叫父皇知道,那才糟糕!
对于梁帝的刻薄寡恩,翻脸无情,言皇后早在十三年前就见识过了,即便圣眷优渥如祁王萧景禹抑或赤焰少帅林殊,谁和谁又不是骨肉至亲,可一旦威胁到他的帝位,该收拾处置的时候也没见他顾念往日情分心慈手软……
言皇后皇儿放心,母后知晓其中利害。(忧心忡忡)既然陛下一直利用你制衡朝局,倘或骤然从中退出,以他的多疑猜忌,只怕难免多想。
誉王(萧景桓)无妨,儿臣有办法全身而退。
誉王(萧景桓)总之,日后无论哪个皇子登基为帝,只要母后没有大错,都是将来的母后皇太后,比起圣母皇太后更为尊贵。百善孝为先,即便是萧景琰,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对您这位嫡母多加为难。
言皇后(闻言很是触动)你啊,总是能让母后既欣慰又感动。不夺嫡也好,蓝瑾性子柔顺,本宫还怕日后三宫六院委屈了她,况且吟欢这孩子素来护短,你要是夹在中间,一点不比现在轻松。儿孙自有儿孙福,本宫往后就等着抱曾孙吧~
誉王(萧景桓)(哑然失笑)母后所言极是。
说开之后,卸下担子的母子二人闲话家常,气氛很是融洽,奈何家风严谨的言皇后怎么也没料到不久后萧景桓会以坠马受伤难以再有子嗣这样惊险又自黑的方式退出储位之争,连带着孙女萧杭璟都跑去流溪别院躲清净。
萧杭璟(吟欢郡主)(专心做着花灯,并没有把太多注意力放在院门前受伤倒地的宫羽身上)妙音坊都被悬镜司查封两个多月了,现在才来演苦肉计,是不是晚了点?还是说,你们以为我跟秦般弱一样瞻前不顾后,很好糊弄?
宫羽(眼见被戳穿,也不气馁,缓缓坐起身来,气定神闲)招不在旧,管用就行,至少我现在成功引起了郡主的注意,不是吗?
萧杭璟(吟欢郡主)梅长苏还真是一点都不懂得怜香惜玉,姑娘家假柔弱装可怜确实能惹人怜惜,可本郡主从来都只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不愿多管闲事。
萧杭璟(吟欢郡主)你如此费心接近我,无非是为滑族残余势力而来。回去转告梅宗主,无论是红袖招秦般弱还是悬镜司夏江,这些人我管不了,也不想管。
萧杭璟(吟欢郡主)至于他所谋之事,只要不在捧高靖王的同时摸黑拉踩爹爹,有些事我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全当不知道,免你们许多麻烦。
宫羽(惊诧片刻,很快镇定下来,明了她话中深意,随即也不过多纠缠,福身行礼,转身离去)
灵玉就这么让她走了?(习惯性摩挲翠玉短笛,仿佛下一秒只要她一声令下,就能立刻马上出手了结)
萧杭璟(吟欢郡主)我这儿庙小,更何况流着滑族人的血,几十年前那点陈芝麻烂谷子的前尘旧事就非得去掰扯不成?
萧杭璟(吟欢郡主)冤冤相报何时了?而且我姓萧,没那份闲心先扎自己两刀。
灵玉(忍俊不禁)不愧是你~
萧杭璟(吟欢郡主)(慢条斯理地在花灯上提笔作画)誉王府的人已遣散大半,余下之人也动身前往衢州封地,爹爹早就陪着娘亲游山玩水去了,金陵后续之事与我们无关。你什么时候带我去楼外楼总舵参观参观?
灵玉择日不如撞日?
萧杭璟(吟欢郡主)知我者灵玉也~(任由他揽住腰肢,美眸流转,笑靥如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