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中国历史古代篇章
本书标签: 历史  中国历史  架空历史 

己巳之变 上

中国历史古代篇章

己巳之变

战争背景

后金方面

努尔哈赤自从1619年(明万历四十七年、后金天命四年)萨尔浒之战中大败明军之后乘胜进攻,相继攻下辽阳和沈阳,并于1622年(明天启二年、后金天命七年)在进攻辽西重镇广宁之战中大败明军,王化贞与熊廷弼退保山海关,明朝辽西土地尽失。

1625年(明天启五年、后金天命十年)十月,刚在蒙古取得胜利的后金天命汗努尔哈赤,得知明朝易帅提前回师,大力筹措攻明准备。努尔哈赤于1626年(明天启六年、后金天命十一年)正月亲率大军,直扑山海关而来,意图打进山海关。在宁远之战中被袁崇焕用红衣大炮击败,不久病死。其第八子皇太极在激烈的角逐中夺得汗位,并继续进攻宁锦,但皇太极围攻宁、锦24天,取胜无望,遂下令撤军,自返沈阳。宁锦之战的失败促使皇太极放弃原来的进攻策略转而寻找其他进攻路径。

皇太极即位后,继续笼络蒙古诸部,孤立察哈尔部,并对其采取军事行动。1628年(明崇祯元年、后金天聪二年)二月,皇太极亲率精骑在敖木伦(今辽宁大凌河上游)闪击其所属的多罗特部落,俘获1.1万余人。九月,又率满、蒙军征察哈尔,追至兴安岭,获胜而归。后金击败察哈尔蒙古为皇太极绕道蒙古、直接进攻明京师创造了条件。

明朝方面

明蓟辽督师袁崇焕对后金绕道蒙古进攻北京的举动已有所料。为此,袁崇焕曾正式向崇祯皇帝上疏,说:“臣在宁远,敌必不得越关而西;蓟门单弱,宜宿重兵。”袁崇焕看得很清楚,蓟门比较薄弱,应当设重兵把守。

不仅如此,袁崇焕又上了一道奏疏,说:“惟蓟门陵京肩背,而兵力不加。万一夷(指蒙古)为向导,通奴(指后金)入犯,祸有不可知者。”因为宁锦防线坚固,皇太极打不破,就会以蒙古为向导,突破长城,来威胁北京。但是,袁崇焕的两次上疏,都没有引起崇祯皇帝的足够重视,不幸的后果被袁崇焕言中了。

战争经过

突入长城

皇太极吸取进兵宁远(今辽宁兴城)、锦州兵败的教训,放弃强攻宁、锦坚城的方略,于1629年(明崇祯二年、后金天聪三年)十月初二,皇太极取道蒙古,以蒙古喀喇沁部骑兵为向导,亲率八旗大军,避开袁崇焕防守的关宁锦防线,绕道蒙古地区,突袭明长城蓟镇防区的脆弱隘口龙井关和大安口,破墙入塞,进攻北京。

十月二十日,皇太极大军抵达蓟州镇长城以北,驻扎在一处蒙古人的城市内。皇太极传令各军,只诛杀反抗的明军,不能诛杀投降的军民。对于投降归顺后金的军民,不要分散他们的家庭,不得强占他们的妇女,不得抢夺他们的衣物,不得破坏他们的房屋、庙宇,不得破坏他们的财产,不得砍伐他们的果树。如果有人违令杀降掠夺,一律鞭打惩罚。另外,切勿随意食用明朝人的熟食和酒,听闻明朝人会使用鸩毒。

各队伍要平衡物资储备和战马喂养,大军赶路时,对瘦弱马匹要喂养粮食,对肥壮的马则以草料饲养。大军休息时,队伍可以搜集粮食喂养肥壮马匹。当收集物资时,必须组成队伍,不能单独行动,各级军官要严加看管。

二十四日,皇太极将后金军分为三路,由台吉阿巴泰、阿济格率左翼前进,台吉岳托及济尔哈朗率右翼前进。皇太极率领中路大军前进。

二十七日,后金军左翼攻破龙井关。皇太极中路占领洪山口、汉儿庄,大军入城休息。皇太极下令,入城休息期间,不许骚扰已经投降的平民。同时,皇太极派遣先锋,抵达遵化城下侦察。右翼攻陷大安口城。各路后金军一路上击败多次明军队伍。

二十八日,右翼后金军抵达蓟州城外的石门驿站,于郊野扎营,并在郊野击败一队明军,当天石门驿站投降归顺后金军。

当时蓟镇“塞垣颓落,军伍废弛”,后金军没有遇到任何强有力的抵抗,顺利突破长城。遵化在京师东北方向,距离京师300里。十一月初一日,京师戒严。

明军回援

遵化战斗

九月,袁崇焕集结一支机动队伍,由谢尚政带队驻守遵化城,希望加强防备。但是蓟州镇的巡抚王元雅,拒绝辽军入城,于是这支机动队伍返回山海关。

十月二十八日,长城的烽火台升起浓烟,火炮声响发出警告,络绎不绝。

此时长城关卡的明军传出消息,进攻者可能为蒙古部落。崇祯皇帝得知消息,传令要求蓟辽总督刘策必须在长城一带堵截后金军队。

当天,山海关的总兵赵率教,集结兵马与副将刘恩、参将杜弘坊、赵鸣凤等将领出发前往长城战场。

三十日,赵率教带队急行军,三昼夜赶路三百五十里,抵达三屯营并要入城驻守。而三屯营拒绝辽军入城,于是赵率教带队前往遵化城。

当天,皇太极中路军从洪山口出发,直到遵化城五里之外,写信劝降巡抚王元雅。中路各队伍集结在遵化城外扎营。

十一月初一,右翼后金军汇合皇太极于遵化城外。

当天,后金军左翼侦察兵四面巡逻,发现有明军赵率教带队四千精兵,于是左翼进攻明军。明军赵率教且战且退至遵化城下,又遇到军皇太极大军,两路后金军汇合夹击,于是爆发大战。当天的火炮震声隆隆,传至山海关都能听见。 结果明军惨败,赵率教阵亡,部分士兵投降归顺了后金军。

皇太极汇合各路大军,开始布置围攻遵化城。

正黄旗的额驸纳穆泰,率领本旗攻击城北的西方。镶黄旗的额驸达尔哈,率领本旗攻击城北的东方。正红旗的额驸和硕图,率领本旗攻击城西的北方。镶红旗的雍舜,率领本旗攻击城西的南方。镶蓝旗的额驸顾三台,率领本旗攻击城南的西方。正蓝旗攻击城南的东方。镶白旗的图尔格,率领本旗攻击城东的南方。正白旗的喀克笃礼,率领本旗攻击城东的北方。

八旗军各自休整队伍,制造云梯盾牌道具。

初三,皇太极巡视遵化城墙,认为很坚固,尤如袁崇焕的宁远城一样。八旗军于城外列阵,一齐竖起云梯,呐喊着前进攻城。

遵化城墙高三丈五,而大多数队伍云梯的长度只有三丈,不足以达到城墙的高度。然而,喀克都里队伍的一座云梯足够高,伊拜牛录部下的,萨木哈图,率先登城。各队伍紧跟着尽数攀登,早晨一战就攻陷遵化城。八旗军入城屠杀洗劫。同时一些人投降归顺八旗军,则存活了。

皇太极传令曰:数年来,八旗军都不善于攻打袁崇焕的宁远城。然而这次却打下了遵化城,而且遵化城墙更坚固过于宁远城,要奖赏攻城的勇士。

明巡抚王元雅自杀殉国

初八日,皇太极召集众人,犒赏勇士。

喀克都里,制造云梯优秀,且督战士兵攀登。皇太极亲自敬酒,升职三等总兵官,赏财宝牲畜。

伊拜牛录下,萨木哈图,第一人登上城墙,皇太极亲自敬酒,升职三等总兵官,赏财宝牲畜,赐号巴图鲁,以后家族所犯小罪一律赦免。伊拜牛录下,胡希布,第二登城。赫臣牛录下多礼善,第三登城。伊拜牛录下,毛巴里,第四登城,全都赏财宝牲畜。

有军官在攻城期间阵亡,阿海、音达䕶齐。皇太极赏赐他们的家庭可以世袭军官职位。攻城期间有两名士兵退缩,于是皇太极逮捕他们,于军中斩首示众。

十一日,皇太极命参将英古尔岱、游击李思忠、范文程统领军官八员,士兵八百,留守遵化城。皇太极率大军自遵化出发,至郊野驻营。有一蒙古兵杀掠降民,皇太极下令逮捕,并亲自用鸣镝箭射击这蒙古兵。

山海关内外

十月间,袁崇焕正在辽东锦州城驻扎,收集动物皮肉和训练军队。

十一月初一,袁崇焕巡视山海关城内民间官府,一切正常。同时派出书信,令各地队伍挑选精锐士兵到山海关集结。[59]当时辽军分散于各个城市堡垒,就地驻守补给,平均每处数千士兵。

部分队伍当天抵达山海关,于是袁崇焕吩咐他们前往寻找赵率教,若找到赵率教则汇合优势兵力作战。如果没找到,就等待辽军大队再汇合。

初二,来自宁远锦州各地的一批辽军抵达山海关。到初三,祖大寿亲自率领大批兵马,自锦州抵达山海关。

此时,辽军已经有大量精兵队伍在勤王。

第一批,有赵率教,刘恩方,裕仑,侯体乾,陈维翰,杜弘芳,李居正,赵率伦,赵凤鸣等队伍。

第二批,有张弘谟,张存仁,曹文诏,丁永绶,张外嘉,窦濬,朱梅,郑一麟,王承胤,刘应国,周佑,及刘应邦下中军,王进忠,锺宇下,李应元,何可纲,靳国臣,赵国臣,赵国志,孙辽,罗景荣,陈继,刘抚民,祖大寿,祖可法,祖泽润,祖泽洪等队伍。

第三批,有关外骑兵坐营中军,都司吴襄,参将祖大乐,刘天禄,游击韩大勋,祖可法下中军,李一松,孟道下中军,陈邦选,费惟正中军,李甫明,孙继武下千搃,吴三桂,步兵营参游都,杨春,邹宗武,谢尚政,龚彰,满库,丁国用,蔡佑,刘镇华等队伍。

初四,袁崇焕亲自督军,和祖大寿、何可纲一起,统帅大军入关。二万多步骑兵一路勤王赶路,天空已经开始下雪。

袁崇焕出发之后,山海关依然在不断集结调动兵马。[66]

至此,袁崇焕在关外的三员大将——赵率教、祖大寿、何可纲,全部带到关内,可见袁崇焕已经下定决心,不惜任何代价,誓死保卫京师。

蓟州

初五日,辽军行至抚宁县。抚宁城文官在号召军民防守,袁崇焕支援火器火炮给他们。

初六日,辽军抵达永平府城。此时北京的崇祯皇帝传令,袁崇焕可以指挥各路勤王兵马。[68]初六夜晚,袁崇焕急行军至滦州城外榛子镇,收到这个授权命令。

初七日,辽军至迁安城外沙河驿站,侦察兵得知三屯营明军已经崩溃逃跑了。

崇祯皇帝得知袁崇焕入关勤王,于是传令曰:卿本职在山海关,心忧蓟州镇而派兵协助防守,一有警报就立刻入关勤王,忠诚和谋略都体现了。卿可以相机进止便宜行事,只要打仗立功,就会有犒赏。

初九日,袁崇焕辽军到达玉田城,发现大部分民众都逃散,十之八九。袁崇焕对当地官员说,“知县是守卫土地的官员,守住才能生存,丧失就会灭亡。官员竟然纷纷先逃走,导致百姓惊慌失措,民居庐舍被烧毁,岂有此理!像丰润知县尽力守城,让百姓安心,才是尽职尽责。玉田城官员都应该斩首,但玉田城不归辽东督师管辖,所以只会将此事报告给蓟辽总督刘策。”次日,袁崇焕辽军从玉田城出发,继续前进。有一批侦察兵在遵化城附近活动,收拢一些逃民,并获得情报三屯营是军官叛乱了,总兵朱国彦自杀,当地军民尽行跑散。

袁崇焕为确保山海关一带到蓟州城的驿站道路,以联血脉,于是布置辽军驻守各地城市。以参将杨春领步兵三千,和游击锺宇队伍驻守永平城。游击满库领步兵二千,驻守迁安城。参将邹宗武领步兵二千,驻守丰润城。游击蔡裕及龚彰兵三千,驻守玉田城。游击刘镇华领步兵二千,驻守建昌城。以朱梅,镇守山海关 。

初十日,袁军驰入蓟州。蓟州是横在遵化与通州之间的屏障,距离北京东郊通州约140里。袁军在蓟州阻截,“力为奋截,必不令越蓟西一步”。

崇祯皇帝得知遵化沦陷,于是下圣旨,要求袁崇焕在蓟州城附近决战,必须堵截后金军队。

袁崇焕上疏崇祯帝说:“我们进入蓟州让兵马稍微休息一下,细致地侦察一下敌我形势,然后严格注意后金军的动向,奋力阻截住他们,一定不会让后金军越过蓟西”。

当袁崇焕巡视蓟州城,发现民众疏于备战,并没准备大军活动的物资。若强行汇集大军,各队伍可能会喧嚣并掠夺民间,各队伍若产生矛盾摩擦,明军还没开战就先崩溃了。

袁崇焕又视察各路勤王军,既没进行充分的训练,武器也不坚利,只是仰仗人数,物资消耗巨大,鱼龙混杂,各队伍都不可能齐心协力合作,混在一起会先摩擦内斗。若是分开驻守反而不容易摩擦矛盾。

而蓟州城极限是驻守补给一万士兵,例如马世龙驻守蓟州城期间,长期城内也不过一万士兵。

于是传令,昌平镇尤世威队伍回昌平,宣镇侯世禄队伍驻守三河,保定镇曹鸣雷队伍三千士兵驻守蓟州城内,分散驻守补给。

崇祯皇帝担心密云地区防务,于是传令刘策队伍也离开蓟州,返回密云驻地。

当时,后金军先锋已到蓟州城外,侦察情报。

十二日,明军各处溃兵聚集在蓟州城。辽军派出侦察兵在郊野巡逻,以五十名侦察兵为一队,发现石门驿站已经归顺后金军。巡逻至马伸桥时,遇到后金军一队兵马,双方爆发战斗。袁崇焕得知战况,立刻奖励战斗的勇士队伍,犒赏白银二百两。这队勇士为祖大寿之子祖泽润的亲兵。马伸桥在城外二十里,袁崇焕得知后金军大队即将到达,与诸将领在城东楼上严密防守。

崇祯皇帝急于看到胜利,下圣旨催促袁崇焕,曰:卿本职负责辽东,关内的防守失败是他人的责任。但既然卿已经统领兵力前来,务必取得完全胜利。

十三日,清晨,后金军过石门驿站。袁崇焕下令马步兵全部出城,建立军营。突然出现约两百名后金军骑兵,停留在军营的外边。袁崇焕观测四周,发现后金军大队都隐藏而不见踪迹,于是下令炮击,后金军骑兵快速退走。袁崇焕下令辽军一整天都坚守营地。后金军扎营于东南一带,位于茂密的林木和崎岖的山谷。于是后金军在夜晚行动,以黑暗天色作掩护,在蓟州城外五里行军并扎营。

十四日,辽军派出侦察兵,得知后金军已经转移,正在城外五里的西南一带,于是袁崇焕也率辽军至蓟州城西南一带扎营。

皇太极知道袁崇焕在蓟州阻截他,并未与其交锋,潜越蓟州。十一月十四日,袁崇焕的斥候侦察到后金军大队潜越蓟西。这样袁崇焕在蓟州拦截皇太极军队的计划落空了。

袁崇焕在蓟州拦截失败后,并没有选择直接往西尾随追击后金军,而是往位于蓟州西南的河西务。十一月十六日,袁崇焕的军队到达河西务。[5]河西务在天津和北京之间,大约离北京120里,位于三河西南、通州东南。

当时后金军抵达通州城外运河,一方面在运河设下营寨,一方面则以威势震撼京师,吸引袁崇焕进行决战。袁崇焕为了避开沿途后金军的埋伏截击,于是绕路至通州城以南的渡口。

顺义战斗

十一月十五日,皇太极下令派遣三千士兵作先锋部队前往通州,观察渡口的情况,同时还负责捕捉明朝军队的侦察兵。皇太极则率大军自三河县出发。当天先锋捕获了一名汉人,并将其带到了皇太极面前。皇太极询问这名汉人有关明朝军队的消息。该汉人向皇太极报告说:大同、宣府两个边镇总兵的军队都驻扎在顺义县城。皇太极派遣了台吉阿巴泰和台吉岳托,率领二旗满洲军和蒙古仆从军前往攻击该地区。

明朝方面的满桂大同镇军队、侯世禄宣府军队在顺义战败,撤退到北京。侯世禄在顺义大战中受重伤,左臂受伤严重,但他勉力支撑着在十八日回到了北京。

后金军队胜利追击。由于明军撤退得很远很快,所以后金军斩杀的敌人不算太多。战后结算,后金军获得了一千多匹马和一百多只骆驼作为战利品。此外,顺义县城的知县率领当地群众投降后金

侯世禄的宣府镇军队在撤退途中崩溃,而溃兵一路劫掠民间的村庄。乡民都在笼统地传报:“援兵在抢劫剽掠!”却有乡民错误地将“援”误解成“袁”,说:“抢劫剽掠都是袁崇焕的军队!”溃兵一直劫掠到北京城郊。

通州

十六日,袁崇焕于河西务渡口扎营。有一兵擅自取走民家的饼,袁崇焕立即对其斩杀示众。

袁崇焕与辽军将领举行会议,有将领认为运河渡口物资丰富,可以供应大军,先在通州集结队伍,再相机行事。而袁崇焕则表态,如果八旗军继续绕路,最终逼近都城,那都城将面临从未遇到过的民心动荡,而这种动荡又难预料。只有辽军先到达城下,背靠都城,稳定各方,才能控制局面。最终各将领决定前往京师。

辽军有六名侦察兵在前方探路,遇到一群明军逃兵抢劫乡村,于是辽军侦察兵要驱逐逃兵,而逃兵拿兵器开打,伤了辽军五名侦察兵,有一名侦察兵报告给袁崇焕。辽军立刻派兵追捕逃兵,擒获六人逃兵。

十七日夜晚,袁崇焕率军抵达北京城左安门下,于城外韦公寺庙扎营。严令士兵不准骚扰民间,不准破坏民间财物。袁崇焕在韦公寺庙前审判斩杀六名逃兵。

当时袁崇焕队伍属于急行军,第一批队伍只有九千骑兵抵达城下,步兵队伍则要分批次前进,随地扎营休整,抵达都城汇合袁崇焕。袁崇焕队伍因为急行军,士兵和战马都很疲惫,袁崇焕请求入城休息,但崇祯皇帝拒绝辽军入城。

十九日,辽军侦察兵发现,后金军已经抵达城外郊野的高密店。

京城布防

面对后金军的大举进攻,崇祯帝乱了方寸。首先,启用年届七旬、已经退休在籍的孙承宗做统帅,负责京畿地区的防务。但是,遭到前任兵部尚书王在晋的反对。最终崇祯帝还是决定启用孙承宗。孙承宗从老家高阳(今河北高阳)赶到北京,崇祯帝任命他为兵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督理军务,派他前往通州督理兵马钱粮。

其次,崇祯帝谕袁崇焕调度各镇援兵,相机进止。这时共有四个镇的明军前来勤王。除袁崇焕驻蓟州外,昌平总兵尤世威驻密云,大同总兵满桂驻顺义,宣府总兵侯世禄驻三河。

再次,加强北京城防。崇祯帝下令,在京官员、皇亲国戚、功臣宿将,带着自己的家丁到城墙巡逻和守卫。同时,还让太监来守城。同时,明大同总兵满桂、宣府总兵侯世禄率兵,也来到北京城德胜门外扎营。1629年(明崇祯二年、后金天聪三年)十一月二十日,八旗军兵临北京城下。

城下初战

崇祯帝任命多位官员,协理京营戎政,练兵筹饷,料理守御。但北京已有多年没有经历过战争,这导致城防疏薄单弱。京门初战首先在德胜门外打响,城外明军,主要是大同总兵满桂和宣府总兵侯世禄的勤王部队,另外参加战斗的还有城上的卫戍部队。

1629年(明崇祯二年、后金天聪三年)十一月二十日。

皇太极率大军设立营地在北京城北,分为两翼。侦察兵报告皇太极,明军正集结在德胜门等地。皇太极率领右翼的军队前进。另外得到报告称东南边也有明军袁崇焕部队集结。皇太极派遣左翼军队前去攻击。

皇太极先派兵侦察德胜门明军,确认是大同总兵官满桂和宣府总兵官侯世禄的军队。皇太极传令,让炮手先靠近射击,引诱明军火炮反击,等待明军的炮火停止,在填装弹药的空隙,后金军大队趁机进攻。然后,大军按照皇太极给出的方略,两路军队进攻。

皇太极亲率大贝勒代善和贝勒济尔哈朗、岳讬、杜度、萨哈廉等,统领满洲右翼四旗,以及右翼蒙古兵,向满桂和侯世禄的部队发起猛攻。后金军先发炮轰击。发炮完成,蒙古兵及正红旗护军从西面突击,正黄旗护军从旁冲杀。不久,侯世禄兵被击溃,满桂率军独前搏战。城上明兵,发炮配合,但误伤满桂官兵,死伤惨重。

后金军进攻驱赶明军到狭窄的地方,并消灭了大量明军。有些明军逃离战场,皇太极又派遣亲兵追击斩杀了大量明军溃兵。

满桂身上多处负伤,带败兵一百多人在城外关帝庙中休整。第二天,守军打开德胜门的瓮城,供满桂的残兵休养。

根据兵部记录,宣府镇大同镇前后合计派发了一万六千名士兵,勤王北京。开战前抵达城门下的宣府大同军队,合计士兵一万以上。但是都战败崩溃,或死或逃跑了。满桂的大同镇军队伤亡很多,战后满桂身边还有大约二百名士兵,躲藏在了城外一处关羽庙里面。皇帝派人收拾战场上遗留的兵器,并让满桂进入北京城内。侯世禄的宣府军队则大多逃跑了,而溃兵又掠夺祸乱民间。

此战德胜门溃败的逃兵掠夺民间时,皆伪称自己是袁兵,即袁崇焕辽军。

战役期间,城墙上的京营则用大炮射击,但城上放的炮弹误伤了满桂兵,导致满桂部队遭受了重大伤亡。都察院的官员张道泽对京营总管的李邦华提起了弹劾,言官们也纷纷上书表达意见,最终李邦华被免职,被安排了退休。

就在德胜门之战的同一天,广渠门也发生激战。

广渠门之战当天,袁崇焕、祖大寿率骑兵在广渠门外,迎击后金军的进犯。大概有九千骑兵,以及一些步兵队伍。皇太极派大贝勒莽古尔泰及贝勒阿巴泰、阿济格、多尔衮、多铎、豪格等率领白甲护军及蒙古兵,迎击广渠门袁崇焕军。

当天,袁崇焕传令,祖大寿在右翼埋伏于南面森林,王承胤在左翼北面,袁崇焕亲自带中路军,辽军结成“品”字形阵,阙东面以待。

后金军发动攻击,莽古尔泰先派出第一批先锋,攻击袁崇焕中路军,爆发激烈战斗。随即后金军大队汇合开始攻击,由将领阿巴泰、阿济格、多尔衮、豪格,带队进攻。

豪格先攻击辽军左翼,而左翼南下汇合中路军,形成大阵。阿巴泰、阿济格、多尔衮,带队从中路进攻辽军大阵。

此时后金军大批队伍拥挤在辽军大阵正面东方,则辽军左翼北方只有豪格队伍。

袁崇焕率领将士,英勇抵御,奋力鏖战。袁崇焕被箭矢射中,但因身穿重甲没被射穿。后金军有精锐队伍突袭到袁崇焕旗帜大纛前。而辽军将领袁升高,带队击败后金军精锐队伍,成功保护袁崇焕旗帜大纛。

有些后金军队伍见到战况惨烈,开始退缩。

战至最炽热阶段,辽军右翼祖大寿,从南面森林突出袭击正面后金军,目标要与辽军大阵一起夹击后金军队伍。

后金军将领莽古尔泰、多铎,带队压阵后方,见此情形立刻派第一批队伍截击祖大寿右翼,但是右翼击退后金军这批拦截队伍,并成功汇合辽军大阵。右翼南面大兵复合,前后夹击正面的后金军大队伍。

莽古尔泰此时集结全部压阵队伍,继续突击右翼祖大寿,并接应后金军大队伍撤退。期间辽军左翼的豪格队伍没得到接应,于是辽军包围绞杀豪格队伍,豪格苦战许久,后金军才派队伍到左翼接应豪格撤退。

后金军开始撤退。明军追击到运河边,后金军损失严重。

后金军且战且退,辽军追杀发起多次冲击。战斗从中午打到下午,辽军伤亡大约数百,在夜晚打扫战场完毕才返回营地。祖大寿和袁崇焕的盔甲,都被箭矢射中,有轻伤。外出士兵巡逻时发现满桂正卧在一处关帝庙内。

战斗当天早晨,袁崇焕察觉士兵和战马都疲劳饥渴,已经连续三天了,于是派遣亲信旗鼓官传递奏疏,请求城内速发粮草给辽军。战斗结束后,辽军终于收到了一批粮食,有酒肉麦饼。袁崇焕将食物分发士兵,并拿着食物抚慰伤员。此时伤兵都在城外营地,餐霜宿露,无法入城休息。

依据后金记载,八旗军伤亡颇多:图鲁什,与护军同攻,镶黄旗护军二人阵亡,携其尸归。伊尔登,被射伤七处,重伤二处。色勒,锁骨被射断。哈宁阿,手被砍一处,箭伤一处,盔伤四处,甲袖刀伤二处,马刀伤二处。鄂罗色臣,手伤一处,马伤一处。乌赖,进击负伤。布颜图,率先进击,手被锤击。

此战后金军的蒙古仆从军溃败。一名蒙古人将领,索诺木,阵亡了。

皇太极处罚一批八旗军官,包括康古礼、章京郎球、韩岱等将领的退缩行为,剥夺职务并罚款赎罪,并对一个总兵官剥夺牛录人口给其弟。对于蒙古仆从军则严重惩罚,要求必须缴纳大量财宝赎罪。皇太极又下令,犒赏迎战有功的将领。有罪将领的罚款财宝一半,分给有功的将领士兵。

京门再战

1629年(明崇祯二年、后金天聪三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崇祯帝于紫禁城平台召见袁崇焕、祖大寿、满桂、黑云龙等,袁崇焕向崇祯帝提出,连日征战,士马疲惫不堪,请求援引满桂所部进入德胜门瓮城的先例,准予所部官兵进到城内,稍事休整,补充给养。崇祯帝拒绝了他的请求。袁崇焕军只得继续在北京城外露宿,同皇太极军进行野战。

上一章 崇祯治乱 中国历史古代篇章最新章节 下一章 己巳之变 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