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中国历史古代篇章
本书标签: 历史  中国历史  架空历史 

己巳之变 中

中国历史古代篇章

十一月二十四日,皇太极因在广渠门作战失利,发表“养精蓄锐”的话语后,移军南海子(南苑),在此一面休养一面牧放马匹,伺机再攻。

南苑为皇家贵族勋戚的园林庄园,后金军在此收集到丰富马匹物资。于是皇太极给各队伍分配马匹物资,并确保每一个人都能骑马。

二十七日,双方激战于左安门外。

左安门之战,初期皇太极在北京城外,闻袁崇焕、祖大寿营于城东南隅。竖立栅木。令八旗军列阵。逼之而营。

十一月二十七日,皇太极派遣先锋队伍,试探左安门阵地。袁崇焕的辽军炮击退之。辽将于永绶,郑一麟营,炮药失火,兵立火中不敢退。袁崇焕当即给赏,每人二十两白银。

后金军的正黄旗军官,台弼善,当场阵亡。因为正黄旗是皇太极亲兵部队,左安门之战是明确记载皇太极参与,所以这名军官的阵亡战斗是指左安门之战。

双方短暂接触后,鉴于袁崇焕驻军固守,而且营垒太坚固了,不容易打。同时皇太极希望避免伤亡,保存实力,所以放弃了强攻。

袁崇焕勤王军于二十日二十七日沙锅(广渠)左安等门,两战皆捷。

此战后皇太极驻军南海子。袁崇焕请乡民为向导,派五百名炮手队伍,抵达南海子后金军之外一里,放炮骚扰。同时袁崇焕继续集结队伍,联络更多辽军步兵汇合,积蓄力量。

明朝皇帝特召崇焕慰劳有加,赐玉带彩币六束,镇总兵祖大寿玉带彩币四余。大将各绯蟒一袭,户部给各军刍粟。但是也有的大臣感到不安,他们迫切希望进行一次决战来彻底击退敌人,因此谴责袁崇焕。然而,参与谴责的大臣对于军事战略和作战计划并不了解,因此认为袁崇焕胆怯无能。甚至谣言四起,指责袁崇焕与敌军勾结。

北京城外的勋戚大臣等人对袁崇焕极度不满,纷纷向朝廷告状:“袁崇焕名为入援,却听任后金军劫掠焚烧民舍,不敢前去阻拦,城外的外戚勋臣的庄园土地被后金军蹂躏殆尽。”

皇太极对袁崇焕不能战胜,便施用“反间计”,陷害袁崇焕,散播传言袁崇焕勾结八旗军。

十二月初一,后金军开始撤离南海子,到其它地方搜集物资,且猎且行。

辽军侦察兵发现后金军移动,袁崇焕集结队伍,让副将张弘谟带队追踪。辽军全副武装正准备移动,忽然接到了崇祯皇帝的召唤,于是袁崇焕和祖大寿穿戴军装,入城面见皇

崇祯皇帝命令锦衣卫出动,逮捕袁崇焕下诏狱。

祖大寿于夜晚返回军营,通报此事,将士放声大哭,嚎啕哭泣整个晚上。辽军的旗鼓官当场带队离开都城,返回山海关。

初四凌晨,城外六七里的辽军营地哗变。

士兵们口口声声说已经支援京师连日大捷,希望能得到丰厚的赏赐。打了胜仗却不敢说功劳,半个月在城外壕沟露宿却不敢说辛苦。但城上的人却声称辽将和辽人都是奸细,故意用砖头打死三名辽兵,有谢友才、李朝江和沈京玉有三人,并没人出来阻止这个行为。城内跑出士兵,将辽兵砍死六名,有刘成田、汝洪、刘友贵、孙得复、张士功和张友明有六人,但辽军士兵们不敢还手。彰义门的守兵,将辽军的侦察兵抓住,都当作奸细杀了。左安门也抓了辽军侦察兵,索要四十六两白银才放人。

辽军士兵们说这都是因为督师袁崇焕被逮捕了,于是又放声大哭。连日大战,却将督师拿问,有功者没得到晋升和奖赏,阵亡者暴露野外却没棺材安葬,受伤者在冰地上呻吟,立功劳有什么用!士兵们感到冤屈和气愤,但不敢反抗。士兵们表示,既然都城认为辽人是奸细,现在就让都城的人自己去打后金军吧!于是辽军士兵们簇拥着祖大寿,一起返回山海关。

当时袁崇焕在都城集结辽军大约士兵二万人,战马一万一千,尽数同祖大寿离开都城。同时有一批辽军步兵,自山海关出发到通州城外,本要汇合袁崇焕,得知情况后跟祖大寿一起跑回山海关。

后因孙承宗调度有方,才停兵待命。

满桂战死

崇祯帝听说各路兵败,准备撤出京师,被朝臣劝阻。此后,充任文武经略的尚书梁廷栋及满桂相继败于西直门、安定门,满桂战死。

崇祯皇帝下狱袁崇焕之后,任命满桂为武经略统帅大军,并催促满桂出战。

十二月上旬,满桂统帅大军决定出战,约四万多士兵,出北京城外,于城南的永定门二里外,在凉水河一带扎营。

皇太极反杀回马枪,抵达卢沟桥,先击败明军申甫的六千士兵。皇太极派遣侦察兵,发现北京城外有大量明军,是满桂、黑云龙及麻登云、孙祖寿,四总兵官,领马步兵四万、结栅木、四面排列枪炮十重。皇太极当机立断,命令八旗军以及蒙古仆从军,行营兵列阵,呼喊齐进。明兵发射枪炮如雨雪,爆炸的轰鸣声传入北京城内。结果八旗军进击大胜,阵斩明总兵官满桂、孙祖寿、副将、参将、游击三十馀人等,千总、把总无数。生擒总兵官黑云龙、麻登云及参将一人。八旗军大胜,缴获明军辎重繁多,俘虏战马六千多。

永定门之战,明朝惨败,数万兵马全军覆没。 [33]

战后明朝收殓战场尸体,朝廷官吏刘宗周统计,明军约三万多具尸体。在战役当天的北京城内市民一开始欢欣鼓舞,以为明军大胜。数日后明军惨败消息传入北京,然而天子脚下的官吏、市民生活一如往日淡然,对明军惨败麻木不仁。

永定门之战后,明朝勤王军元气大损。皇太极率军掠夺通州大运河各处渡口,掠烧大约一千艘舟船。

后金军见此次南下目的已经达到,于次年正月连克通州、迁安、遵化、滦州(今河北滦县)诸镇北归。

刘策攻遵化

崇祯二年十二月中旬,崇祯皇帝命令蓟辽总督刘策,率蓟州明军反攻遵化。根据户部记载,刘策蓟州军这一次出战的开拔费大约白银五万两。

在战役初期。刘策蓟州军收复了一些关卡。并抓获了一些明军叛徒。

据清军记载,刘策于崇祯二年十二月下旬,曾经率领蓟州明军围攻遵化。第一天明军围城,八旗军出战,明军失利。第二天明军再次围城,八旗军再次出战,明军又失利,刘策明军于夜晚撤离遵化。第三天凌晨,八旗军追杀蓟州明军,大约追杀了明军骑兵百余人,步兵一千余人。八旗军将重点的要塞关卡又占据了。

此战明军失利,崇祯皇帝逮捕了蓟辽总督刘策并处死。

蓟州之战

十二月中旬,孙承宗在山海关先后发一万七千士兵,向西汇合马世龙支援北京。至十二月下旬,有一批步兵抵达蓟州。带队的步兵将领为高勋、俞冲霄,于廿七日在蓟州城南五里桥,猝然遭遇八旗军并进行了一场战斗。

根据八旗军纪录,在那一天,皇太极与大贝勒代善、莽古尔泰、贝勒阿巴泰、阿济格、多尔衮、多铎、杜度一同率领护军和火器营的五百士兵前往蓟州,以查看情况。山海关的五千步兵也前来支援蓟州,距离城池约两里远,与八旗军队相遇。明军兵未能进入城内,遂扎营,并布置好车盾、枪炮等阵势。诸位贝勒亲自率军冲入,将明军击败了。当时皇太极命代善指挥左翼的四旗护军攻击明军的东面,皇太极亲自指挥右翼的正黄旗和红旗护军攻击西面。但是,红旗和镶红旗的护军退缩,规避了进攻应对的敌垒,额驸杨古利率领御前内大臣侍卫以及正黄旗的护军,攻入了明军退避的地方,将其击败。皇太极下令将两面红旗所规避的官员的赎罪之物全部交给杨古利,让他根据功绩分赏给参与进攻的将士们。在这次战斗中,杜度受了脚伤,阿济格所乘的马被击毙,也损失了一些军官和士兵。例如祝邦成,觉罗阿赖,觉罗喇达,额尔机根,拉泰,乌儿坤,桑石

明总兵马世龙受命指挥各路援兵,保卫京师。于是马世龙率领军队进入蓟州城,汇合当地残兵败将,坚守蓟州城市。

太平寨之战

孙承宗下令刘兴祚带队辽军进入永平城防守,但是永平城文官表示粮草不足,拒绝刘兴祚辽军入城。

于是刘兴祚只好在郊外相机作战,汇合了附近城市的一些士兵,集结于永平城郊外,总计两千余人。然后策划了一次偷袭营地,刘兴祚安排王维城负责南方,永平城队伍程应琦负责北方,自己则率领800名精锐骑兵占据中路,并派马光远率领步兵枪炮手伏击敌人。随后,他们在十二月二十九号的晚上行军,趁暗夜掩护,偷袭后金军的营地。由于刘兴祚使用后金军的语言和旗帜,让后金军无法分辨,加上各方明军奋勇追击,成功斩杀了许多敌人。后金军逃跑并放弃了所掠夺的妇女和辎重物资。战斗结束后,各明军队伍回归原本城市。

刘兴祚在山海关的西侧连续作战,向孙承宗报告,前后杀敌五百,并截回了许多人和牲畜。孙承宗很高兴,同时下达命令,刘兴祚要谨慎行事,不能因为胜利而轻率进攻。

皇太极率大军从滦河出发,抵达永平城郊外扎营。当晚,后金侦察兵捕获了一个人,带给皇太极。这个人称,刘兴祚已经从山海关抵达永平,带领着数百名士兵。得知后金大军在永平附近,刘兴祚带队前往太平寨。遇到了后金的蒙古兵和掠夺的俘虏,刘兴祚发动袭击,斩杀了五十名后金军蒙古兵,带着二十颗人头前往永平城中,向文官郑国昌请功。而俘虏则自称是永平城营兵,配合刘兴祚作战。之后,皇太极召集了贝勒和大臣们,表示希望能俘获刘兴祚,这价值大于永平城。因为刘兴祚背叛了后金,辜负了皇太极的特殊恩养,并使用诡计逃脱后金,上天会惩罚他。于是皇太极派遣阿巴泰和济尔哈朗,率八名武将,各士兵五百,星夜前往抓捕刘兴祚。

黎明,贝勒阿巴泰、济尔哈朗带队后金军精锐骑兵,追上了刘兴祚和刘兴贤等人的队伍。阿巴泰带队在前方堵路,济尔哈朗则在后面夹击。

当时刘兴祚率领八百骑兵,行军至两灰口,猝然应战。由于驮马跑了,而甲胄在驮马上,刘兴祚未能及时穿上甲胄,但他仍以箭衣抵挡敌人的进攻,从清晨一直战斗到下午,被射中而死。

后金军队在战斗中杀死了刘兴祚,并击败了其麾下部队,俘获了刘兴祚的弟弟刘兴贤。刘兴祚的身体被剥光衣服且裸体丢弃,但他的故交,巴克什库尔缠,则找到了他的尸体,用衣物将其殓葬,并用草席包裹尸体。皇太极表示刘兴祚背叛了后金的信任,逃亡而被击杀,希望拿他的尸体示众。于是,刘兴祚被碎尸示众。

在后金军的大营之内,众目睽睽之下,刘兴祚的尸体被剖开胸腔,撕裂肠腑,以发泄皇太极和众多贝勒的怨愤。这场战斗中,刘兴祚率领八百骑兵对抗了大量后金军,进行了激烈的战斗和杀戮。刘兴祚最终以捐躯殉国的方式,实现了回归明朝的初衷。

刘兴祚的营地里有士兵逃往山海关,告诉孙承宗,刘兴祚阵亡了,中了两箭和两刀,尸体被带往八旗军大营。刘家侄子收拢残兵败将,撤退往山海关。孙承宗问详细经历,得知是后金军先抓获了永平城士兵,并问及刘兴祚的所在,后金军派出四千名精锐骑兵追击并围攻。刘兴祚射箭反击,以身殉国。孙承宗对此十分感慨,深感其忠勇之德。刘家的刘兴基重整本家队伍,继续战斗。

陷永平迁安滦州

崇祯三年正月后,皇太极率八旗军在山海关和北京之间,攻陷了关内许多城市,包括三座大城市,永平、迁安、滦州。

永平破城

正月初,后金大军抵达永平城下,沿河伐树制造云梯。

皇太极准备趁夜偷袭永平城。命令阿山叶臣挑选二十四名勇士,组成突击队进行夜间偷袭。临行前皇太极吩咐攻城事宜,要求在攀登云梯时先让四人上去,然后每旁边再站两人,接着让另外四人快速上去,再次让十六人依次上去。最后,阿山叶臣亲自登上攻城梯。然后又命令八旗军,每个旗各派遣官员率领一千士兵前去协助攻城。

凌晨时分,八旗军排列云梯和盾牌,开始攻城。双方在黑夜中爆发战斗,守城明军用枪炮射击,很快城上发生了火药爆炸,导致城北的明军大量受伤。接着,八旗军乘势登城。黎明时,皇太极下令屠戮抵抗的明军,投降的俘虏不得妄杀。随后,八旗军占据在城墙上,环立等待天明。城内文武官员有一些自杀了,有一些逃跑了,还有一些人投降。天光大亮时,皇太极下令让巴克什达海、爱巴礼、宁完我、索尼、白格、喀木图、穆成格、高鸿中、麻登云等传达命令,手执黄旗在城墙上宣布,要求城内官民都剃发。又派遣贝勒济尔哈朗、萨哈廉和一些文臣达海等前去传达命令,不要杀害城中的官员,强调城内官民必须剃发。两个贝勒进入城内的仓库检查,停留在公署,并接见归顺的各官员。

当地官府仓库贮存了约一万石粮食,二万余两白银。

在破城战斗中,许多明军义勇死亡。辽军杨武营参将杨春战死,中军吕鸣云和赵飬忠都被射杀在城上。车左营千总罗峻和其兄生员某,战死。文官郑国昌及其中军程应琦,自杀。他们的妻子一同自杀。卢龙县教谕赵允殖率诸生守城战死,武举正科唐之靖和妻子冠带焚香西向再拜后自杀,东胜卫指挥张国翰和妻子一同死亡,乡兵中军房应祥在城墙上战死。经历薛敷宽奉差任务未归,其妻宋氏和两个儿子以及两个仆人共七人自缢。永平绅衿则中允廖汝钦在抵抗时战死,同知杨尔俊因义不削发并辱骂敌人而死,守备张继光在抵抗时战死,生员韩原洞在城墙上愤怒骂敌后死亡,周祚新、冯维京、胡赴鸿、胡光奎、田种玉及其全家都自缢,罗圻、罗世杰、田士俊、周士魁、刘可足、李文灿、刘安圻、武生张洪鸾、谷时进、管声元、杨时泰、丁应鳞等人都在抵御敌人时被射杀。

皇太极率大军至永平东门外山冈,八旗军穿上甲胄列队。城内的文武官员纷纷朝见皇太极,表达感谢不杀之恩。白养粹被任命为巡抚,负责管理永平及附近事务。孟乔芳、杨文魁被任命为副将,负责管理城内汉人兵丁。家住永平的汉兵被配发马匹、甲胄和弓箭。驻守永平的外地援军,兵器则被收回,并被遣返原籍。皇太极率领众贝勒进入城中,环视东街,经东门出城。城中的官民纷纷在街道下跪欢呼万岁。贝勒济尔哈朗、萨哈廉统领一万兵力,驻守永平城。随后,皇太极率领大军向山海关进发。

很快永平城招募了第一批汉人新兵,大约四百人,出发汇合皇太极。新入伍的汉兵在背上缝合白布,上面写着"新兵"字样,并驻扎在八旗军大营外。接着,皇太极观察汉人新兵,让他们前往附近村庄驻扎。

许多逃离永平的明军并没返乡,而是纷纷逃入附近的昌黎县,并且在昌黎继续抵御后金军。也有一些人逃往山海关,传递情报给祖大寿和孙承宗。

迁安投降

除夕前,辽军王承胤于沙河驿站郊外,遇到后金军先锋。这支后金军先锋组成较为精锐,由八旗军抽调每牛录(护)军五人、每行营兵十人,由台吉岳托、台吉萨哈廉、台吉豪格带队,合计四千后金精兵攻击五百辽军,仓促间辽军上山防守。后金军强攻山崖,期间一名镶红旗军官,觉罗鄂博恵,冲锋并阵亡。辽军失利撤退,王承胤带队到迁安县,准备入城防守。但迁安县文官以缺乏粮饷为由,拒绝了辽军入城。同时沙河驿站的武将投降归顺了后金军。沙河一战辽军伤亡许多士兵,无奈之下,王承胤带队返回到山海关。

后金占据永平,开始招降附近城市。迁安知县派使者抵达了永平城,并表态投降。后金军受降迁安,并下令让迁安当地的一名退休兵部官员觐见永平。

原任兵部左侍郎郭巩,逃出迁安,带领其家口至北京。其妾石氏留在迁安,自缢。迁安乡民高应观及其妻子侯氏、刘声远及其妻子杨氏、刘承教及其妻子张氏、王惠民及其妻子沙氏都选择了自杀而不受辱。郭巩在北京被下狱论死,之后又充军广西。

滦州投降

永平破城后,滦州知州杨燫,到达了山海关,请求孙承宗派兵支援滦州。于是孙承宗派遣祖大寿率军出发,至滦州进行防御。同时令滦州当地壮丁和士绅组成民兵,共同守卫城池。滦州城虽然小,但坚固,储备了足够的食粮,并有一千多名壮丁可以进行防守。然而辽军尚未到达,城中的士绅却夺取城门并逃跑,导致城内混乱和掠夺发生。杨燫写下了一首诗,自刎身亡。

其中包括曾任辽东经略高第,在战乱中率先逃亡,路上家财和妇女被抢劫一空,城市乡村都出现了劫掠暴乱。附近这一带的流氓强横暴行,比后金军更加恶劣。

滦州的文武官员抵达了永平,表态归顺后金。他们报告,城中流氓进行了抢掠行为,而官府仓库储存了一万九石的粮食和二百四十五两的白银,暗示请求后金军进驻滦州。

皇太极令固山额真纳穆泰和硕图、图尔格、顾三台各率领本部兵驻守滦州。皇太极令他们前去先观察滦州,如果城内的官民顺从,可以进入城市。如果不顺从,则用计谋拿下滦州。如果滦州抵抗,就准备云梯攻城。如果城内的兵力过强,无法攻城,就立即撤退。吩咐完毕,大军于后方压阵。然后游击高鸿中,库尔缠率领十人先前往诱使城门开放。

滦州百姓得知迁安已经投降,于是滦州官民出城,设立香案,迎接八旗军。滦州生员郝冲和妻子刘氏,自缢。

后金大军进城,将城中的房舍,划分给满洲人占一半,而汉人占一半。清查官府仓库,有白银四百七十两和粮食一万九石。

皇太极任命了各地文武官吏,同时下令清查各大城市的官库,战果结算大约二万五千两白银,都交付给八旗军。

祖大寿率辽军出关西行,得到消息各地沦陷投降了。孙承宗随即发布命令,紧急调动祖大寿辽军返回山海关,准备防守。

孙承宗在山海关告诉朝鲜使者,从如今形势看,满桂在永定门惨败,证明各地的援军都无法依靠。同时永平城很大,因为兵力不足而失守了。山海关附近的小城抚宁,却被辽军守住了,证明只有辽军是可靠的。皇帝应该意识到辽军的重要性,朝野间也应该都明白袁崇焕和辽军的冤屈之事。

马世龙攻遵化

崇祯三年正月,后金军队正在进攻永平滦州迁安等地。蓟州城的马世龙召集众将领开会。计划趁虚而入袭击遵化城。副将官惟贤等人自愿参加这次行动。马世龙选派精锐部队由惟贤等人统率,并前往遵化城西的波罗湾。遵化后金军的八旗军和蒙古仆从军出城迎击,明军先锋则奋勇激战。旋即后金军队撤入遵化城,明军大队也抵达遵化城下。

后金军的守城兵射箭阻击明军,同时后金军整理队伍再次出城列阵。双方互相发射枪炮进行攻击,造成双方损伤。明军副将的官惟贤,游击张奇化,在战斗中被射中身亡。

直到傍晚,明军趁夜色撤退。收兵返回到蓟州城外的石门驿站。

清军胜利并追击,贝勒杜度结算战果,击败了明军约五千人,后金军缴获了马匹一千多。

当时北京有流言蜚语,传播说马世龙在遵化损失上万人。马世龙则表示明军只伤亡了三百多士兵,并要求朝廷派人调查在蓟兵马是否有大量士兵伤亡的情况。

刘之纶攻遵化

时后金侵掠京畿,刘之纶毅然请战,崇祯皇帝任命刘之纶以兵部官职,并资助招募万人军队。

崇祯三年正月,刘之纶率万人军队,在雨雪纷飞中誓师,激励将士。率军离京,到达通州时,守城的将官拒不接纳。他和将士们只好冒雨雪宿营于古庙中。这时言官趁此攻击他逗留。刘之纶很气愤,给崇祯上疏,说:“小人嫉妒,有事推卸责任,没事则挑拨是非,只因为臣骤然担任高官的侍郎职而惹起事端。请削去臣官,赐臣这骸骨还乡。”崇祯阅了奏疏,没有同意。之纶上奏军机,皇帝没有答复。刘之纶在遵化惨败,战后尸体被送回北京,箭没入头颅,拔不出来。金声用牙齿咬出来,把尸体交还到他家人。

根据清军的记载,先是杜度向皇太极汇报称,罗文峪关的蒙古部落击败了明军先锋的的两个营,并俘获了明朝的副将丁启明、一个游击和两个都司。皇太极接到报告后,命令八旗士兵整装出发,同时哨兵也俘获了一位明朝守备官。审问这位守备官得知,明朝派遣了八个营,副将有八人,游击有十六人,都司有十六人。前后合计明军大约有八千人,刘之纶率主力抵达了遵化城的十五里之外。

刘之纶驻扎在山上的营地中。皇太极命令代善用兵将山上的营地包围,招降刘之纶。然而,刘之纶不从,于是清军放开攻势,攻破了刘之纶的营地,歼灭了明军的大部分。刘之纶逃入石岩中,最终被总兵官楞额礼子穆成格射杀。这一天,清军击败了明军的五个营,生擒了一个游击和一个守备官。两天内前后共击败了刘之纶的七个营,只有一个营乘夜逃离战场。成功撤退者是辽军刘镇华队伍,逃回蓟州。

后金军攻山海关

大战前夕

当时各地乡民逃难,有五六万人涌入了山海关。孙承宗将下令设立腰牌以核实人员身份,并用十家牌法,每十个家庭为一个小组,互相监督。接着任命朱梅指挥山海关军队,派遣申其祐等人修筑城池。

此时山海关犹如徐达所筑的老旧城墙,已有二百六十年未经修整,如同窟窿和龛洞,各处护墙松动散落,只需一炮打上去就可能墙体裂开,且护城河也被淤积得很浅。孙承宗命令招募民夫,各队士兵和衙役共同协助,一个月内赶工修完工事,城墙修补平整,护城河池水广阔洋浩,

孙承宗又指派朱国仪、罗立等人专司火器,并按炮的大小进行分配,药弹也按数量进行分配,西洋大炮则根据地势的高低缓急进行布置。布置有红衣炮五十余具和普通火炮二千余具。 城内的号手静街鸣锣,吩咐有序送饭给军队。

正月初三,祖大寿率领大军进关,次日与何可纲、张弘谟先后拜见孙承宗。入关有骑兵步兵合计三万三百三十六名,夫役四百二十名,马一万四千九十五匹,车四百三十辆,骆驼牛三百三十头。

初四,行誓师礼。军队在演武场陈列,孙承宗率领诸将军向西面对皇帝叩头,向陛下表达忠诚。又向山川、社稷和旗帜大纛诸多神明,祈祷胜利。

演武场上,将士们齐声呼喊,声音如雷霆般响彻,金戈、甲胄和战马的光芒闪耀,阳光折射照亮天地,彰显威武飞扬的气势。孙承宗感慨,天下最雄壮的将领都在此处,最精锐的士兵都在此处。

皇太极亦率领大军抵达蓟州镇东部,与山海关相距三十里扎营,多次攻打附近的城市堡。

抚宁城

正月初六,祖大寿派遣黄惟正、孟道、祖可法和刘天禄,四位将领率领四个骑兵营,前往抚宁城驻守。后金军骑兵奔驰四处,窥视抚宁山海关各地,但不攻城。辽军蒙古人都司桑昂儿介率领三千蒙古士兵,与山海关相距三里外的龙王庙下扎营,以备迎截。祖大寿传令,若是有勇士袭击后金军队伍,所获得战利品都归属勇士本人,此外还将犒赏十两白银给勇士。

初九,后金军对抚宁发动猛攻,但被守军击退。

初十日,皇太极率领大军出动,距离山海关三十里外,于凤凰店列营三处。辽军副将官惟贤,率领各将领陈维翰、王成、李居正、郝尚仁等,士兵二千五百余名,设立奇正两个营以待命。

十二日,山海关朱梅派兵前往西边进行侦察,而士兵伪装成贫苦乞丐,侦察后金军营地人数等情况。

十三日,后金军派遣六甲骑,多次引诱明军出击,而官惟贤明军坚守阵地。正午时分,山湾处涌出后金军大批步兵骑兵,突袭明军营地。官惟贤明军以炮火齐发反击,从中午打到下午,后金军于当晚撤回抚宁。而抚宁城内明军以火炮射击后金军营,于是后金军撤退西行。

十四日,祖大寿派遣侦察兵,确认后金军已经撤离了。战况稍微平静,有数百名乡民聚集在山海关城门,要求出城寻找木材米粮,孙承宗允许乡民自行出城。

十五日,山海关营地运送一批火药至抚宁城内。至此明军守城胜利,孙承宗很高兴,说守城功劳属于祖大寿将军。

十七日,祖大寿在山海关检验士兵所上交的十七颗首级,对士兵奖励给予十七锭元宝,在城内以鼓乐引导队伍游行,欢送出城。以表彰各营功劳,夸耀战绩,激励士气。

十九日,抚宁城四将领带队骑兵出城,与后金军在郊外爆发一场战斗,辽军骑兵优势一路追击至永平城外,侦察发现皇太极大营。于是皇太极派兵出战,驱逐了辽军骑兵。

此战后,皇太极转移大军营地,离开永平,但是依然保持派兵侦察抚宁城一带。

黎昌城

孙承宗派遣辽军步兵,希望入驻黎昌城,但是黎昌城文官拒绝辽军入城。

初九,皇太极下令蒙古仆从军,敖汗、柰曼、巴林、扎鲁特部落攻打昌黎城。并宣布如果攻克城池,城中的财物可以任蒙古部落取走。

蒙古队伍先是派遣数十名骑兵至城下,招降昌黎县。县令左应选拒绝投降,集结乡兵守城。于是蒙古队伍开始攻城,从东北面进攻,排列七十多架攻城梯子,但云梯都被推倒了,攻城失败。

皇太极得知此事,再派遣达尔哈、喀克笃礼、顾三台、雍舜,率领一千人的兵力前往一起攻城。[206]

初十,后金军攻击东面城墙,排列云梯三十多架,失败了。

十一日,后金军攻击西面城墙,排列云梯四十多架,失败了。

十二日,皇太极放弃进攻抚宁,并将所准备的攻具云梯盾牌,转移前往昌黎城。

十三日,皇太极调集大批队伍,下令进攻昌黎城,如有退缩逃避的士兵,当场斩杀。

攻城分成三个队伍,八旗军的右翼四旗攻击南面,左翼四旗攻击东面,蒙古仆从军以敖汉、柰曼、巴林、扎鲁特部落攻击北面。

后金军以火箭火炮攻击守军,并排列云梯一百多架,攻城士兵搭梯攀登。而守军投下滚木礌石、火炮鸟铳齐发,以大火焚烧云梯。后金军又以盾牌掩护至城下,计划凿城墙,但缺乏锹和钩,凿墙失败了。

战斗从黎明一直到下午才停止。皇太极于傍晚派遣使者劝降,左应选则杀了使者。皇太极下令焚烧城郊的房屋庐舍,然后撤退。

此时祖大寿队伍骑兵出击,巡逻肃清山海关至昌黎之间的道路。

十六日,辽军骑兵在郊野与后金军爆发战斗,并夺取了一些牛马。

十八日,黎昌文官派人至山海关,请求支援火药运至黎昌城,孙承宗派人送给

左应选得知城外凤凰山处,云峰寺聚集一伙白莲教,趁机到处抢掠。于是左应选派遣乡兵剿匪,进攻寺庙并放火烧毁宫殿。至此黎昌城附近结束战斗。

乐亭城

正月二十七日。滦州城后金军派出队伍,图尔格依、库尔禅、高鸿中率领数百名士兵,前往劝降乐亭城官民。距离滦州五十里外的凌河各村,有一百多村民手持棍棒。后金军要求村民都剃发,并留在村庄中。

当后金军抵达乐亭城下,发现城墙四门都关闭,城上准备守城的滚木。后金军发出劝降信函,城上官员没回应是否投降,只说让后金军稍等片刻。一直等到夜晚,后金军撤走,沿途经过村庄,观察到此时村民都没剃发。

二月初四,乐亭城南三十里外,推城和邱口庄这两个村庄,有五人率领村民剃发归降后金军。于是后金军对他们给予十两白银的奖励,并送了告示和令旗,让他们返回乐亭。

当时孙承宗在山海关集结队伍,让蔡可贤、孙定辽、张存仁带队骑兵,都司刘雄带队步兵,前往乐亭城驻守,但是乐亭城拒绝辽军入城。

辽军在城外发现一支剃发队伍,分别是两名生员,三名官吏,而乐亭官吏在城下的古祠中设宴招待他们。于是辽军出击俘获了他们,并搜出了后金军对乐亭城招降信函。当地官吏提供五十两白银,希望贿赂辽军保密此事,但辽军撤回山海关并报告给孙承宗。

初七,孙承宗得知此事 ,派出五百名炮兵和骑兵,前往乐亭城驻守,确保城中官吏忠于明朝。骑兵到达城外时,有一千多村民戴着后金的帽子,挥舞后金的旗帜迎接骑兵,而辽军当场夺下旗帜,斩杀几人后,其余村民都跑光了。

最终,辽军进入乐亭城驻守。滦州城后金军没收到回信,意识到劝降失败,放弃了派兵劝降乐亭城。

建昌城

正月二十二日,皇太极发出二千两白银,收买建昌城武将完全归顺后金。

二十六日,皇太极下令,调动建昌军的守备张文贤带队,驻守长城冷口,配合后金军侦察明军动向。

二月初,孙承宗筹集六百两白银,令朱梅带队前往山海关附近的城堡台头、燕河,犒赏明军,并尝试在建昌城收买内应。

初七,祖大寿率领大军,抵达建昌城下。而城中内应捆绑了高级将领,交给祖大寿,自此明军兵不血刃收复建昌城。于是祖大寿先挑出背叛明朝的十九个人,全部斩杀于市场上。并挑出将罪大恶极的叛徒,发送山海关,交由孙承宗处理。初八收复建昌捷报传至孙承宗,[221]初九首恶押送至山海关。

孙承宗先是将叛徒在市场上枭首,并下令派兵驻守建昌城内。祖大寿选出二千多骑兵,以刘应国、刘源清、钟宇带队驻守。

十一日,有后金军队伍出现于建昌城下,并在城外烧毁关厢房屋。建昌城驻军出城迎战,驱逐了后金军。

三屯营

正月,马世龙在蓟州集结五千士兵,由杨肇基带队,进入三屯营驻扎。

十八日,明军杨肇基进入三屯营,此时三屯营内很缺乏粮饷,有些将领出私房钱凑了一百余两白银,给每名士兵分了铜钱十三文,结果很多士兵都逃跑了。

皇太极得知三屯营战况,于是率大军抵达城外西侧,并派人送信要求三屯营投降。杨肇基拒绝了投降,并指挥明军在城内外设立阵地,布置大量火器枪炮,严密防守。

皇太极下令纵火焚烧城外的房屋庐舍,然后率八旗军撤退。

此后,皇太极派遣队伍前往三屯营附近,[228]烧掠三屯营至丰润城之间的补给线道路,抢夺了四十匹马的米面运输队伍。

杨肇基派人抵达山海关,请求孙承宗发骑兵支援三屯营,于是祖大寿挑选派出五百名蒙古人骑兵,支援三屯营。

在补给线道路旁有一处铁厂,辽军骑兵遭遇后金军队伍,双方爆发战斗,后金军撤走了。辽军骑兵则一直驻扎于三屯营,保护补给线道路,直到战事结束。

玉田城洪桥村伏击战

二月,遵化后金军多次派出轻骑兵,游荡在丰润城、玉田城之间,拦截在山海关至北京之间的道路。

有次,后金军的五十人骑兵小队巡逻,遭遇明军的十人侦察兵小队,杀得明军小队只剩下一个人活着逃回蓟州城。

蓟州马世龙,召集吴阿衡、吴自勉、宋伟、曹鸣雷、贾克忠等将帅进行军事会议,决定派兵出击。

以辽军游击曹文诏带队,集合参游王承胤、张叔嘉,都司王成、李居正、左良玉、薛光胤、马献图等队伍,前往玉田、枯树洪桥等地设伏

曹文诏被赐予令旗和军法刀,看见在战场上退缩的明军士兵,可以立即斩杀。

初九,后金军的蒙古人恩格德尔队伍,至玉田城外,在洪桥村庄一带掠夺,遭遇明军大约三百步兵,于是后金军发起了追击。

明军伏兵出动,三千名骑兵包围进攻后金军队伍。而后金军且战且退,从上午打到下午,撤回遵化城。同时遵化城内的后金军也出动,大张旗鼓,反击城外明军。于是明军迅速撤走,遗弃了一百多疲劳马匹。此战,后金军损失三十人。

太平寨

皇太极召集部下议论军事,认为这是上天赐予后金的好机会,山海关、锦州等地防守严密,后金军若进攻则得不偿失。所以后金军应当深入明朝内地,攻取无备的城邑才是可行的,且可以骚扰农民,破坏明朝战争潜力。

又询问了归顺后金的总兵麻登云、郎中贾维钥、副将杨文魁、孟乔芳、游击杨声远、臧调元。皇太极曰,明国君对待如此众多将士的命运,竟视如草芥,常驱赶进入死地。后金屡次派使者议和,明朝为何没回复一次?

麻登云回答,大臣图谋自保,对于议和的事情,因恐惧皇帝而不敢上报。若上报了却被听之任之,那当然是好事。但如果上报后却惹怒皇帝,大臣亲族将会被残害灭绝,所以不敢言说。

二月十一日,皇太极派兵前往太平寨,劝降当地明军。太平寨拒绝投降,并且说一旦投降,后金军却撤出关外,然后明军再次收复城池,投降叛徒将会被屠杀,所以守军害怕明朝报复而不愿归顺后金军。

皇太极分析,如果后金军不攻打昌黎,那么像太平寨这样的小城自然会归附。但守军听说昌黎坚守不降,而后金军攻城失败,所以明军认为有可能守城胜利才不愿投降。至于后金军撤走后的明朝报复屠杀,确实值得担忧。

战后余波

二月下旬,孙承宗告诉皇帝,辽军已经半年没得到饷银了,朝廷拖欠辽军饷银高达一百多万两白银。辽东各地官府凑集八万两白银,官吏又向商贾贷入十二万两白银,孙承宗先将这二十万两白银发给辽军,并请求皇帝尽快运送饷银。为此,孙承宗特意派兵驻扎在山海关附近的港口。辽军何可纲、张弘谟、金国奇带兵巡逻沿海港口,肃清了附近的后金军,解救被俘汉人一千多,牲畜二百多。

在二月,皇太极停止攻势,转而清点粮草仓库、战马牲畜情况。因为日前大战消耗兵器过多,又下令八旗军工匠打造兵器,每旗准备梅花箭二三百支。

各地八旗军则报告皇太极,军马喂养得基本肥壮,粮草收集充足。于是皇太极下令,八旗军尽可能在各地收集牲畜,财帛和布匹各类物资,再强调马匹必须治疗健康,保持喂养肥壮。

上一章 己巳之变 上 中国历史古代篇章最新章节 下一章 己巳之变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