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山岛上,最不缺吃鱼吃虾,更少不了海带,因为有德花的到来,张桂兰带着德花见到隔壁邻居张桂英,德花一看到张桂英就觉得她很亲切,跟秀娥嫂子一样,很快就和张桂英熟悉起来。张桂英忍不住问着:去海边弄鱼不,我们这里就鱼货最多。
德花觉得蛮有意思,一口答应下来,还说着和张桂英一见如故,觉得上辈子肯定认识,否则哪能这么投缘。张桂兰看到小姑子能这么高兴,在心里头夸了一嘴自己。
三个大人准备出去赶海,王海洋被她的亲妈张桂英交代去隔壁桂兰阿姨家里照顾几个小孩。王海洋十几岁的小孩,完全有能力,“妈,那你啥时候回来。”
“什么时候玩开心了,什么时候回来。赶紧的,照顾好你昌耘弟弟妹妹们,别出岔子。”
“妈,你放心好了。”王海洋自信道。
三个女人的身影越来越远,直到再也没看到为止。
一路上,张桂英特别热情,把岛上谁家的孩子,谁家住的房子一一道出来,甚至,哪家的孩子调皮,哪家的男人晋升,张桂英的好人缘让她知道岛上的所有事情。德花在一边听得起劲,脑子里想的也是嫂子的邻居厉害,比她懂得多,她要是听到一样的消息,也不会想这么深,难怪嫂子会让自己认识他。
张桂英在这个时候是散发着自身热情的魅力,远远不是那个无趣的人,不是只知道跳水做饭带娃的妇女,她曾经是妇联主任,曾经下地干过农活,这样一位身上有着闪光点的人,王振彪却没有看到。
“桂英嫂子,我可太喜欢说的这些,多有趣,嫂子,是不是。”德花扭头看向张桂兰。
张桂兰认同地应着,还说着:德花,桂英嫂子人很好,也特别能干,我刚上岛的时候,多亏有她,要不然,我可真是一个脑袋两个大。
几个人走走停停终于到了靠海边,她们手里提着的桶放到了一边,然后拿着工具开始捕鱼,桂英看德花不熟练的动作,便说:德花,我和你嫂子来,你就负责在后面捡,这样三个人都有活儿干。
“行,嫂子。”德花知道是桂英嫂子好心,她就好好埋头捡海货。
发丝被海风随意吹动,她们一点不在意。
捡起来的螃蟹、小鱼都让生活在大陆的德花觉得很新奇,觉得此行不亏。
在她们桶里的东西装满后,德花都舍不得离开,但天色变暗,她们带着高涨的情绪离开了海边,回去时,身上都变脏,裤腿上全是海水弄湿透,以及衣袖上的泥沙。
饭桌上
张桂兰端出今天捡的鱼做出的菜,还把挂在厨房里的腊肉炒出来,今天这端饭,有肉有菜,帮忙一起做饭的德花端出一盆饭,把空碗都舀满了米饭,“昌耘,巧月,出来吃饭。”德花朝次卧喊去。
“来了来了。”两个小孩子一起跑了出来,她们自己乖乖地坐在椅子上,德花把小半碗米饭放到两个孩子面前,然后才把一整碗米饭放到亲哥面前。
“嫂子,先出来吃饭,别忙了。”德花看里面的嫂子还准备刷锅,赶紧进去拉出张桂兰。
“嫂子,吃饭。”
“知道知道。”张桂兰坐下端起碗,先是夹起腊肉,再配合颗颗饱满的米饭,肥而不腻,既有米饭的甜味,又有腊肉的肉香,她吃完一块碗里的腊肉,又夹起一块鱼肉,鱼肉的鲜香,滑溜地进入喉腔,直到在肚子里。
几个人里面,江昌耘和巧月吃得最香,全程埋头干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