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三人带着满意的心思离开了松山岛,亲自送走他们的四个人挥手告别坐上船的三人。
回去的时候,庆然一副了然地说:妈妈,我觉得,二伯二伯妈以后还会来岛上。
江庆然透着坚定的语气和气质,昂起来的头像只打了胜仗的公鸡。
四个人里面,另外的三个人一起看向庆然。
“哦,为什么呢?”江德福笑呵呵地说着,一副支持的架势。
“因为二伯家还有孩子没有工作啊。”江庆然认为二伯二伯妈对堂姐都可以这么负责,那剩下的小孩肯定也会这么用心。堂姐以后当兵,就相当于在部队里面扎下根,要是混得好,靠着爸爸的关系,将来晋升应该会很顺利,将来堂姐还会结婚,到时候会找比堂姐更好条件的人,她只是浅浅的略过脑子,就得出很笃定的话。
张桂兰点点头,摸了摸女儿的头顶,“没想到啊,咱们家还有这么通透的人。昌耘,你是不是也这么想的呢?”张桂兰看向了另一侧低头倾听的儿子。
江昌耘一副我也知道的点头。
“庆然,你这么想,在家里说就很好,但是,绝对不可以说给别人。”江德福面对小女儿活泼与有想法的心思,也是很欣慰的,但又很担心她,他和桂兰对孩子都很包容,就算是在这样随时随地注意出身、言语的环境,也是如此,他如同做梦一样觉得松山岛上的日子很好。
就在江家四人一如既往地过着上下班、上下学的两点一线时,江德福在一个下班的一天,正好跟老婆张桂兰碰面。
张桂兰打趣丈夫地说:哟,今天下班下这么早?大忙人不忙了?
手里提着的的包包打在丈夫的后背,两人并肩而走。
知道老婆是找自己寻开心的,江德福小傲娇地说:那是,不过,我可不是忙人,反而是张老师,你最近做的饭可是越来越随性。
江德福开玩笑地说,还觉得这也算是生活中的乐趣。
“那你别吃,去食堂打饭,正好换换口味,还有,隔壁的桂英嫂子做的饭也好吃,你一个人去蹭饭,我和两个孩子就吃那随性的饭。”张桂兰觉得自己一年到头都在做饭给家里人吃,还落不到好,那干脆让江德福去吃几顿食堂。
“那不行,我这是提醒你好好做饭,同时,我也得表扬你之前做的功劳。今天回去吃啥?”
“回锅肉、豆腐白菜汤、炒白菜、馒头包子。”
听到晚上吃的老三样,江德福撇了下嘴,“要不,我还是去食堂打一份肉菜。”江德福嘴巴缺味,想换换口味。
张桂兰听到江德福的后话,展现出‘果然如此’的表情。
“那你等会儿去吧,两个孩子也得吃。”张桂兰道。
二人刚把这一话题说完,江德福想起来要跟老婆说的话题,“老丁要上岛了。”
“为什么?怎么想到现在这个时候上岛。”张桂兰很疑惑。
“他呀,在青岛的时候,跟我一起在学校就老是看书,远看就是知识分子,你是知道的,现在的环境对他们这样的人,可是相当差劲,所以呀,调来岛上躲躲风头,说不定,以后环境就变了呢?”江德福很庆幸自己能早早地来到松山岛,这里比青岛的言语管控松得多。
时运不济的老丁确实有些可惜,张桂兰心里感慨,嘴上说:那这次是不是王秀娥也会跟着上岛。
“是啊,夫唱妇随嘛。”江德福肯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