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将相和(修改版)
本书标签: 古代  澄曦  羡忘   

吃点心

将相和(修改版)

蓝曦臣应道:“我是想来跟你说,昨日我中了头榜状元,皇上派我去户部。

  

  我予他讲明情况,他特许我为参谋军,让我明日与你们一起去前线”

  

  

  “他们说的状元郎是你?!”【注1】

  

  蓝曦臣点头:“是” 

  

  江澄颇为疑惑:“为什么?怎么忽然就想参加科举了,你父亲答应了?”

  

  蓝曦臣点点头:“古人有金玉良缘之说,金子尚且需得用上好的玉去配,晚吟既是征战沙场的大将军,那涣至少也得在庙堂有一席之地才能帮到你呐”

  

  

  江澄心中一暖,忽觉十分不可思议,真是阴差阳错,蓝涣参加科举是为了能与他更好的在一起吗。

  

  

  更难以置信的是他一次就考中还中了头榜。

  

  

  虽说他也是当年的武状元,不过其中辛苦谁人不知,他淡淡的笑了一下:“蓝涣没想到你…唉,我该说你什么好呢,来,快过来让我瞧瞧,这一个月你挑灯夜读有没有把眼睛熬坏了”

  

  

  说着抬手/来/捏/蓝曦臣的脸,他开心的捏着,把蓝曦臣白嫩又软/乎/乎的/脸/蛋/儿上捏出了两个小红手印,蓝曦臣颇有些羞涩的红了脸,忙退一步:“呀!别捏我脸,别捏,疼~”

  

  江澄不依不饶,用温热的手/掌/划过他的脸颊说道:“那不行,我得检查一下,你要是眼睛真熬坏了,我还得去找那皇帝老儿算账去呢”

  

  他说着话手慢/慢/挪/到蓝曦臣的/脖/颈/后/面/环/住,将人往自己跟前带,二人鼻尖尽在咫尺,彼此听着对方均匀略带紧张的呼吸声,蓝曦臣笑了笑,江澄低声确认:“这才对嘛,以后都不许再哭了昂,那你可想好了,当真想跟着我,可别后悔,此事若是叫你叔父知晓…”

  

  蓝曦臣伸/出/双/臂/紧/紧/环/住/了江澄的/腰/,也低声应道:“那要看少将军肯不肯要我”

  

  江澄想了想说道:“那好,你回答我一个问题,你告诉我你到底是什么时候喜欢上我的的,告诉我,我就答应你”

  

  “…”

  

  “嗯?怎么不说话,到底是什么时候,你不说我就不答应,你去找别的人家吧”

  

  蓝曦臣张了张口,似乎心中那根弦绷不住,就要招供了,江澄见他不愿说也不为难,笑着拦住,“哈哈,算了算了,不愿意说就不说吧,以后想说了再告诉我,只要你不后悔就行”

  

  

  说着松开手臂去牵蓝曦臣的手,举起另一只手上的油纸包晃了晃,说道”好了,咱俩也别在门口傻站着了,走,进屋去我请你吃点心”

  

  “嗯…嗯”蓝曦臣点头,乖乖跟着江澄迈进大门。

  

  点心是用干净的油纸包了两层,再用绳子系住的,江澄不费吹灰之力就解开了。

  

  

  他从形色各异的几块中选了一块,捏起来递到蓝曦臣嘴边:“来,快尝尝他们家这点心味道如何”

  

  蓝曦臣红着脸轻轻咬了一口,笑着应道:“真好吃~”

  

  【注1】:汉代的科举比较久远,大概分为这几种。

  1、察举制

汉代一种自下而上选拔官吏的制度。

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

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方正、文学、茂才、明经、有道等。

察举的对象既有平民,也有现任的吏员。汉文帝十五年(前165),诏举贤良能直言极谏者参加对策,并根据等第授予官职,特科察举的制度由此正式确立。

2、征辟制

是汉武帝时开始推行的一种自上而下选拔官吏的制度。

3、孝廉

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推举孝顺父母、品行方正的人。

秀才在西汉后期成了岁举,举主为刺史,遂形成州举秀才、郡举孝廉的体制。孝廉举至中央后,经选拔才能被任命为地方或中央的有关官职。

  

  因此个人觉得蓝曦臣应该是凭本事考中的,不大像上面直接提拔,毕竟温若寒都不知道青衡君家的孩子是男孩。

上一章 重逢 将相和(修改版)最新章节 下一章 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