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新觉罗素缘-长公主“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在这皇权至上的时代,哪有什么亲情可言。”
芍药“对了,长公主殿下,再过段时间就是太嫔娘娘的忌日了,长公主殿下今年可还要去皇陵祭奠太嫔娘娘?!”
爱新觉罗素缘-长公主“额娘的忌辰,本公主自然是要去皇陵祭奠额娘的。”
芍药“那奴婢这就吩咐人去准备祭奠太嫔娘娘的东西。”
爱新觉罗素缘-长公主“嗯,去吧!”
芍药“是!”
芍药应下,退了下去。
……………………………………………………
今日新嫔妃入宫的日子,没过多久,顺贞门门口便来了三顶朴素无华的轿子,轿子停下,安陵容、沈眉庄、甄嬛、三个人在宫女的搀扶下下了轿子。
永安殿抬头看了一眼匾额上的字,说道!
永安殿“顺贞门?!”
内务府公公“回小主的话,嫔妃入宫只能从顺贞门进,只有皇后才能从皇宫的正门进。”
永安殿“原来如此。”
内务府公公“各位小主,还请入宫吧!”
安陵宫、甄嬛、沈眉庄三个人在各自宫女的搀扶下,跟着引路的太监走了进去。
………………………………………………
……景仁宫,皇后的房间。……
乌拉那拉氏.宜修一边翻看着手上的一本书,一边询问道。
乌拉那拉氏.宜修“这个时辰,新进宫的嫔妃都安顿好了吧?!”
何灵薇“回娘娘的话,新进宫的嫔妃都已经安顿好了,也都回到各自的宫中歇息了。”
乌拉那拉氏.宜修合上书页,放下手中的一本书,拿起盘子里的一个橘子一边剥皮一边说道。
乌拉那拉氏.宜修“本宫难得有这个清闲,让华妃独自操劳后宫中的事情了。”
杨婉婷“说起华妃奴婢就生气,数日前各州郡县进贡的绸缎,都让华妃身边的人给挑走了。”
杨婉婷“还有这岭南进贡的水果也是,华妃什么都要抢占第一。”
乌拉那拉氏.宜修“这点小事让一让她,又有什么关系。”
杨婉婷“可是,娘娘……”
何灵薇“娘娘母仪天下,会与她一般计较吗。”
听到剪秋这么一说,绘春并不再言语。
………………翌日,凤毓宫。…………
…………素缘的房间…………
这里不仅宽阔,而且还很华丽,真可谓是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殿的四角高高翘起,优美得像四只展翅欲飞的燕子。
素缘放下手中的桃木梳子,询问道!
爱新觉罗素缘-长公主“马车准备好了吗?!”
芍药“回长公主殿下的话,马车已经准备好了,随时可以启程去皇陵。”
素缘起身说道。
爱新觉罗素缘-长公主“走吧!”
芍药“是!”
说完,素缘便带着芍药离开了皇宫的凤毓宫。
……………………………………………………-
……景仁宫,皇后的房间。……
何灵薇“启禀娘娘,华妃娘娘带着各宫的嫔妃来给您请安了,正在殿外等候传召。”
宜修放下手中的茶杯,说道。
乌拉那拉氏.宜修“让她们进来吧,外面暑热难耐,免得中了暑气。”
何灵薇“是!”
剪秋应下,退了下去。
没过多久,年世兰《华妃》带着众位嫔妃便来了,带着众位嫔妃行礼。
“臣妾等参见皇后娘娘。”
乌拉那拉氏.宜修“起来吧。”
“谢皇后娘娘。”
年世兰带着众位嫔妃落了座。
费云烟.丽嫔.长康宫开口说道。
费云烟.丽嫔.长康宫原来这位就是莞常在了。”
甄嬛.莞常在.碎玉轩连忙起身行礼。
甄嬛“嫔妾参见丽嫔娘娘。”
费云烟.丽嫔.长康宫“你可知罪!”
甄嬛“嫔妾知罪,还请娘娘责。 ”
年世兰,华妃.翊坤宫口气略酸地说道。
华妃“在这众位姐妹里,除了丽嫔妹妹和本宫,就是莞常在最得皇上的欢心了。”
曹琴默.贵人.冰予殿“是啊!”
曹琴默.贵人.冰予殿“莞常在温柔娴静,皇上自然喜欢。”
费云烟.丽嫔.长康宫“再得皇上宠爱,还不是无子嗣。”
欣贵人见不得丽嫔那目中无人的样子,连忙说道。
吕盈凤.欣贵人.媛姝“丽嫔娘娘这话说的,莞常在还年轻,迟早会有子嗣的。”
乌拉那拉氏.宜修“好了,都是自家姐妹。”
乌拉那拉氏.宜修“何必斤斤计较的。”
乌拉那拉氏.宜修“大家都散了吧。”
乌拉那拉氏.宜修“本宫要去寿康宫给太后请安了。”
“臣妾等告退。”
众位嫔妃离开了。
乌拉那拉氏.宜修“剪秋。”
何灵薇“娘娘。”
乌拉那拉氏.宜修“给本宫好好的盯着华妃与丽嫔。”
剪秋应下,退了下去。
……………………………………………………
几天之后,皇陵,别苑,庭院内。
院外粉墙环护,绿柳周垂,三间垂花门楼,四面抄手游廊。院中甬路相衔,山石点缀,五间报厦上悬“怡红快绿”匾额。整个院落富丽堂皇,花团锦簇,剔透玲珑,后院架满蔷薇、宝相,一带水池。沁芳溪在这里汇合流出大观园,有一白石板路跨在沁芳溪上可通对岸。
芍药端着一盘芙蓉糕走了过来,说道。
芍药“长公主殿下,您看书看了半天了,吃点糕点歇会儿吧。”
爱新觉罗素缘-长公主“你把糕点放在这石桌上吧,我看完这最后几页再吃。”
芍药“是!”
芍药将糕点放在了石桌上。
素缘合上书页,将手中的书放在石桌上,起身说道!
爱新觉罗素缘-长公主“难得今日的天气不这么的闷热,随本公主去街上逛逛吧。”
芍药“是!”
说完,芍药便和素缘离开了别苑的庭院。
………………街上……………………
街道两边是茶楼,酒馆,当铺,作坊。街道两旁的空地上还有不少张着大伞的小商贩。街道向东西两边延伸,一直延伸到城外的郊区,可是街上还是行人不断,有挑担赶路的,有驾牛车送货的,有赶着毛驴拉货车的,有驻足观赏汴河景色的。以高大的城楼为中心,两边的屋宇鳞次栉比,有茶坊、酒肆、脚店、肉铺、庙宇、公廨等等。
素缘和芍药来到了街上,两个人漫步在人群中。
芍药“哇!小姐,这街上真的好热闹啊。”
爱新觉罗素缘-长公主“是啊,这街上行人熙熙攘攘的着实比府中热闹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