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台湾最X的X宅,那还得数台北“第一G楼”——锦新大楼!
这栋巍峨的大厦,自建成四十六载以来,竟见证了三度烈焰肆虐,二十七条鲜活生命在此戛然而止。不仅如此,其恐怖事迹更是骇人听闻,一桩被称为“烧肉粽事件”的怪谈,恐怖程度之深,竟被搬上了大银幕。令人脊背发凉的是,曾有无畏的记者探访,竟被无人驾驶的电梯悄然送往幽邃的楼层,仿佛被无形之手操纵。就连维持秩序的J察,也在这幢楼的角落里遭遇了超自然的惊悚瞬间。那么此刻,让我们一同踏入台北那赫赫有名的“第一凶宅”,揭开它那层令人胆寒的神秘面纱。
台北的锦新大楼,其名虽今非昔比,但其历史却如蝶变般引人入胜。这座始建于1976年的建筑,初名蝴蝶大厦,犹如一只振翅于繁华都市中的瑰丽蝶影。它矗立于中山区的心脏地带,周边簇拥着热闹的购物中心、迷人的酒吧和高尚住宅,更与台北地标台北101遥相呼应,地段之优越不言而喻。开发商匠心独运,打造了一座14层的多功能复合体,一楼二楼为进口商品的橱窗与美食的乐园,三至五层变身创意办公空间,六楼之上,则分布着一系列雅致的小型套房。地下空间也不容小觑,设有便捷的洗衣店、美容沙龙和理发店,而最令人惊叹的是,楼顶竟赫然设有直升机停机坪,彰显着无与伦比的奢华与便利。大厦以“包租出售”的创新模式面世,一时风头无两。然而,管理的混乱如同暗疾,滋生了“一房两卖”的纷争,迫使新模式昙花一现。随后,240个套房被分散售予众多业主,他们共同孕育了一个时代的象征——大饭店。按理说,这样的经营之道应使蝴蝶大厦愈发兴盛,却未料到命运的转折如此无情。1984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烈焰,如同吞噬梦想的恶魔,将14层的大厦烧得面目全非。原本设计上的疏漏——仅有的两条逃生通道和无窗的楼梯间,仿佛成了火海中的死胡同,加剧了灾难的惨烈。居民们在绝望中试图逃离,只能从高空纵身跃下,那一幕成了城市记忆中无法抹去的痛。
火灾的惨剧,如黑色的墨迹浸染了历史,十九条无辜的生命陨落,四十九道创伤划破宁静。灾难过后,大厦的阴影里,法律的利剑挥舞,责任人纷纷承受代价,大厦的重生之路由此开启,更名为优仕大饭店。然而,资本的重组并未抹去其过往的幽灵,套房中的312个故事,如同乱麻般交织,良莠不齐的住客,犹如一场人间百态的展览。走廊成为舞台,裸奔与争斗,刀光剑影间,寻常的纷扰在这里被放大,成为每日上演的戏剧。1986年的那个惊魂之夜,命运的车轮无情碾过,一个贫苦的黄姓小贩,他的烧肉粽香气尚未散尽,便被楼上坠落的悲剧砸中。女子的绝望跳跃,却只留下自己的皮肉之伤,而黄姓男子,却在生活的辛酸中画上了句号。这场“烧肉粽悲剧”如同都市传说般在台北街头巷尾流传,剧组的再现更是为大厦增添了一层超自然的阴霾。命案接踵而至,大厦被迫更名为锦新大楼,企图洗去厄运,却徒留空洞的字眼。火舌再次舔舐建筑的肌肤,死亡的幽灵在六楼的烟雾中舞蹈,两名受害者的生命在愤怒的火焰中消逝,其中一位,从高处跌落,与冷气机的残酷相拥。自此,锦新大楼成了诡异事件的温床,1997年,酒店女郎在10楼的房间中离奇死亡,狗绳的束缚,发黑肿胀的身体,密室般的谜团,直至今日,真相仍深埋于尘埃之下。2010年,十一楼的双尸案,弹孔昭示着暴力的终结,而2016年的火灾,虽无生命消逝,却在大厦的脸上刻下更深的恐惧。锦新大楼,台北的“第一凶宅”,它的恶名并非仅源于死亡的频繁,那些在六楼悄然举行的联合家祠,其背后隐藏的灵异传说,更将这座大厦推入了神秘的深渊。在这里,生与死,现实与超自然,如同缠绕的丝线,编织出一曲悲凉的城市交响。
昔日,一位栖身于摩天大厦第十重天的居民,每日乘梯归巢。不料,一次寻常的行程竟被不期而至的诡异打破,电梯仿佛被无形之手操纵,先是跃升至十四层的幽邃,接着沉降至地底的黑暗,再三反复,最终静止于幽冥般的地下室。那里,一扇纯白的封闭之门悄然矗立,如同通向未知的神秘通道。就连那些守护正义的蓝衣卫士,在这幢大楼中也难逃心寒的遭遇。传说中,一位曾在锦新大厦安家的警官,亲历了一段匪夷所思的奇遇。电梯门轻启,一位青春洋溢的女子翩然而现,与他共话租房的琐事。然而房东的身影甫一显现,那位女子竟如烟雾般消散无踪。惊愕之余,警官与房东对谈,对方面露凝重,透露那女子或许是他前任租客,因情场骗局涉足风尘,两个月前已香消玉殒,以最悲惨的方式结束了短暂的生命。于是,锦新大楼的故事在口耳相传中越发诡谲,一桩桩离奇事件频繁上演,令其披上了“台北第一凶宅”的阴森外衣,吸引着胆大妄行的探险者们纷至沓来,探寻那些超越常理的恐怖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