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晓曦打算带着全家人去新房子住一晚,娘和弟弟妹妹都还没看过刚买的房子呢!
跟苏父苏母商量一下,苏父同意了,迟早要去城里的,两个小的到时候又要读书,早去晚去都一样的。
苏父早上还要去上工,一个早上有6公分呢,苏父可舍不得不要。
平常苏父下午也有4公分,不过想了想还是下午不上工了,所以苏父就直接让计分员计6公分,然后说下午不来了。
计分员挺意外的,因为苏父平时天天都是满公分,不过看着认真的苏父最后也没有说什么,然后就在计分本上面找到苏父名字,最后填下6公分。
苏父回到家发现家里的饭已经做好了,几个小孩已经把碗筷给分好,就等自己回来吃了,心里暖暖的,去换了身衣服然后就开始吃饭了。
“爹,娘,我们真要去镇上房子住吗”宁宁开心道。
苏父看着开心的宁宁“是呀,宁宁开不开心?”
宁宁笑了“开心呀,我们以后可以去城里读书啦”天知道自己和哥哥多想读书,之前几个堂哥读书,一直在炫耀,自己和哥哥也想去,可爷奶不肯。
现在自己终于有条件读书了,还是去镇上,不是农村小学。自己和哥哥一定要好好学习,考试一定要比几个堂哥好,哼,让他们嘚瑟!
“轩轩宁宁,以后读书就住城里了,这样就不用来回跑”苏晓曦笑着说。
苏父说“嗯,是要住城里,那样就不用太麻烦,到时候晓曦也去镇上,可以照顾一下弟弟妹妹,就辛苦你了,我和你娘就在家里,要上工呢,得空再去看你们”
苏晓曦对苏父这样说毫不意外,现在大家都要上工,一时间全不去那很难交待的,自己去城里也好,到时候交易也方便。
至于两小只,新家离学校只有5分钟路程,自己只要接送一下,然后再煮一下饭就可以,也是比较轻松的活。
如果到时候自己不想做饭,就直接从空间拿出来,之前自己可是收了很多美食呢!要是他们问起从哪里来的,就直接说是有人敲门来卖的。
现在城里都是国营饭店和供销社独大,其他小打小闹的,也是比较散。想买好一点的就是黑市了,不要票,直接可以用钱买。
吃完饭的苏父就带着苏晓曦他们去村口赶牛车,牛大叔看到他们一家人都要去镇上直接说9分钱可以了,苏父给了钱感谢一下就上车了。
平时都是两分钱一个人,苏晓曦一家应该是1毛才对,牛大叔便宜了一分钱,这份情还是得记的。
其实人家牛大叔只是看在苏晓曦他们份上,不然一口价都不能少,不得不说这是个完美的误会。
苏晓曦他们一家来最早,后面陆陆续续来了好几个大娘,苏晓曦看了看都是比较爱躲懒和八卦的。
其中一个大娘也就是兰花婶“咦惹,今天太阳从西边出来了?苏老四居然带着全家人去城里?”
刘婶子也跟着凑热闹对苏母讲“对啊,对啊,老四家的,你们一家子去城里干嘛。发财了?”
苏晓曦突然问了一句“兰花婶,刘婶子,你们去城里干嘛?”
两位婶子不知道苏晓曦为啥突然问,但是也回答了“当然去供销社买东西啊”
苏晓曦也说“对啊,就是买东西啊,家里的红薯快吃完了,所以我们去看看有没有便宜一点的糙米或者霉米卖”
苏母也说“红薯省着吃也快没了,娃儿天天都说吃不饱,所以就去城里看看”
看着一旁的几个小孩子,几位大婶起了同情心“真可怜见得,苏婆子苏爷子也是的,总是薅你们羊毛”
苏晓曦肉眼可见的看着苏父脸色有点变了,不过苏晓曦当没看见。
本来就是苏婆子苏爷子看这房不顺眼,兰花婶和刘婶子他们也没说错。
至于为什么不说去给两小只报名,还有自己在镇上买了房子的原因就很简单了,财不露眼,特别是在农村。
本来大家都是农村人,自己一直比他们过得不好,他们都习惯看自己的笑话,突然间有一天比他们过好了,会招来不必要的麻烦的。
至于以后他们发现两小只在城里读书,苏晓曦就打算说在城里偏僻的地方花了几块钱租了个房子,然后找一些工做,赚点钱交房租,反正就是不能让苏家村人知道房子是自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