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帝王这些年因劳累过度,身体一直不太好,前些时候还在祭天大典上晕倒了,如今熠王回朝可想而知京都很快便会开始夺嫡之争。
而星辰这个熠王未婚妻即使再不喜欢,在如今熠王大捷之时是肯定要出现在庆功宴上的。因此,家中开始给星辰准备行礼,护送她回京都。
而星辰如今已经过了及笄,去年及笄礼时,皇室还派了人到骊山书院观礼。当时便是要定下成婚之期的,只不过当时六皇子带兵正是关键之时,这才拖延了下来。而如今,熠王回朝,只怕这亲事是躲不过去了。
星辰有些无奈,但这圣旨赐婚她目前还真没办法解除。索性她与六皇子相看两生厌,不如回去后与他见一面约好成婚之后在和离好了。
有了如此想法,星辰便下令快速赶路,最好是在熠王进京之前与他见一面说明情况。
星辰想的好,可惜熠王那边却不会配合,他自幼便不喜这个未婚妻,甚至为了抗旨他还跑去了边关只为了能躲开她,虽然也是为了自己的理想抱负,但也是有几分躲人的心思的。
而他在完成收复边关之后,回京途中他便听说了他那未婚妻在他走后去了西洲外祖家,如今不在京中,他便想着一路快马加鞭回宫求自己的父皇收回赐婚圣旨。
因此,星辰在如何加速赶路也追不上一路急行军的熠王。
等熠王回京进宫之后,星辰也终于到了京都,得知熠王已经进宫,她便先回了徐家。而六皇子熠王回京都之后便进了宫,在向帝王陈述完这几年参军打仗的经历后,父子二人便在御书房里用了膳。
在这期间,六皇子又隐隐提起想退婚之事,已经年老的帝王听到这事直皱眉头,他并不愿意退了这门婚事,更何况他本就看好六皇子,因此才给他选了这么一门家世强劲的王妃,若不是这小子跑去参军,说不定二人早就成婚了。
更何况徐氏女出身千年世家,家族教养极好,自幼便熟读经史子集,也是京都有名的才女,容貌也是上上之选,很适合做正妃,真不知道他这儿子为何这么不喜?
熠王确实没见过长大后的星辰,他这几年参军经常收到表妹送过去的东西,因此对自己表妹可谓是一往情深,自然不愿意委屈表妹做侧妃,便想着退了与星辰的婚事在到自家舅舅府上提亲。
但现在他父皇不愿让他退婚,他如何与表妹交代?
于是,他直接跪到了帝王面前,直说自己对表妹一往情深,希望表妹做自己的正妃。
还说若是父皇不愿收回成命,那么便在下一道旨意,让表妹林臻儿为正妃,徐氏女为侧妃。
此话一出,帝王直接黑了脸。
让天下文人都推崇的徐氏之女给他做妾?这怕不是结亲而是结仇吧?
他是怎么能想出来这些昏招儿的?
当然,熠王因为林臻儿要退亲,这让帝王对林臻儿的印象更不好了。虽然林贵妃的娘家也是世家大族,但到底是比不过徐氏的,因此若是给其他人做正妃她自然也是够格的,但和徐氏女相比,她真的不够看。
唯一占优势的大概就是林氏是武将出身,林臻儿的父亲现在掌握着京都城防营以及宫中禁军,他也是帝王的心腹。
但熠王所提这种拉拢一个得罪一个的结亲方式,帝王不敢苟同,因此他自然也没同意他的请求,反而是训斥了他一顿,让他回自己府上好好反省,顺便准备婚礼。
此话一经传出,那些本来准备前去熠王府拜访的人纷纷歇了心思。只等几天后的庆功宴在看这位熠王殿下值不值得他们投靠了。
三天后,宫中举办庆功宴,五品以上官员皆可携家眷入宫参加此次庆功宴。而星辰也一早就接到旨意,让她作为未来的熠王妃参加庆功宴。
大殿之上,帝王与后宫众位尚未到来,星辰来的时间不早不晚,她先跟着自家母亲去了后宫拜见皇后,随后又在宫人的引进下和母亲一起前往女眷那一边。
说起来这位皇后也是可怜,她与帝王也是青梅竹马,后来也是少年便成为结发夫妻。二人只见的感情自是不必说,但二人成婚后多年无子,当时作为王妃的她只能眼睁睁看着后院里那些被先帝赐下来的美人。
即使夫妻二人感情再好,也抵不住那越来越深的隔阂。后来,皇后想尽办法终于有了身孕,但那一年正是皇位交替的关键时刻,当时的帝王被几位兄弟针对,而后院中先帝赐下的人里还有他那几位兄弟的探子。在得知其正妃有孕后,一同让探子出手让当时还是王妃的皇后失去了孩子。
因此次流产,皇后彻底伤了身子,不能再有身孕。而帝王愧疚之下清理了王府里大半的探子,后来其登基之后,所下第一道圣旨便是立正妃为后。
而皇后在失去孩子之后便没了活下去的斗志,更是对帝王失望不已,不愿再见他,但后妃自戕罪其亲族,她便把自己关在凤仪宫,日日缅怀自己那个没能出世的孩子。
因着皇后不愿承担后宫事务,而后宫的其他人帝王又不放心,这才又迎了他母家的一位同族妹妹入宫为妃,后来林妃生子晋为贵妃,同时掌管六宫事宜。
而皇后在林贵妃进宫之后更是足不出户,只有每年宫中举行大型宴会以及重要祭祀时,她才会现身。
二人明明是少年夫妻却走到如今这般陌路相敬如冰,可谓是命运弄人。
星辰随自己母亲在女眷那边做了一会儿后,帝王便带着后宫几位娘娘以及皇子公主到了。
众人连忙跪地行礼,高呼万岁,在帝王落座后让众人平身落座。
这时,星辰起身才注意到今日的主角六皇子熠王黎锦墨旁边的位置上赫然坐着一位花季少女。
她一身嫩黄色的烟罗裙,再加上精致的妆容,让人一看便知是一位大家闺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