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嬛还是走了一趟,最后发现高晞月的确是心思郁结。
更重要的是,章弥积年的药下来,身子骨也是坏了,所以才会突然病来如山倒,越发严重了。
知道了是太后搞得鬼,高晞月也不会让太后好过,除了让太后身体越来越差的药,还有姮媞公主出嫁前的绝育药。
在姮媞出嫁后,高晞月趁着太后高兴的日子,让果郡王被人当街绊倒了马腿,摔了个半身不遂,高晞月就是要让太后和她在意的人都不好过。
也就是高晞月想让太后痛苦或者在死前把太后也带下去。
高晞月的身子一日不如一日,慈宁宫的太后也是一样。
高晞月在去世前,求皇帝去见她一面,皇帝自然是去了,对皇帝有怨的高晞月直接在那椅子上涂满了秘药。
这药的效果只会让人一直断断续续的有一些类似于小风寒的病症,不断损耗人的元气,等到一朝爆发,顷刻间就有可能暴毙。
这药原本高晞月自然是没有的,是琅嬛调配出来的,高晞月求了,琅嬛说的也是前朝秘药,毕竟富察家的能力,高晞月也不会怀疑。
琅嬛之所以会这么做,是因为觉得皇帝对自己儿子太过狠心,疑心病也重,若是等永琮长大了,那就是个灾难。
高晞月以皇贵妃的礼仪下葬,永璋被皇帝又塞给了太妃。
丧仪还没过去多久,太后又去了,一连两次丧事总有些不好。
为了去去晦气,在朝臣的建议下,皇帝立了永琮为太子。
琅嬛的心也放下了一半,有了名分,但凡皇帝出个什么意外,永琮都是稳当当的下一任皇帝。
宫里的美人一茬又一茬,舒贵人升为舒嫔后依旧是肚子没反应。
反正依琅嬛看,这日日夜夜的避孕药喝下去,左右是一定怀不了了。
卫嬿婉废了大劲到了嫔也没挪位,一直想怀孕可惜怀不上,只能每日都去太妃宫里与永璐联系感情。
其他有孩子的妃嫔都在养孩子,皇帝这几年一直断断续续的风寒,不过有太子,况且太子聪慧,朝臣也没有太过担心。
倒是也不是没有其他的宠妃和生下的孩子,可是基本都对琅嬛不构成威胁,琅嬛也懒得多管。
卫嬿婉为了邀宠和孩子,举荐了不少答应常在,还以鹿血酒邀宠,琅嬛只觉得她在作死,皇帝身体本来就不好,虚不受补,卫嬿婉讨不了好。
果然在连日的酒色下,皇帝吐了血,晕了过去,过了三日才醒。
在皇帝昏睡的日子里,朝中的事都是永琮在琅嬛的指导下处理的,不管怎么说,至少让朝臣看到了太子的能力。
皇帝醒了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卫嬿婉降为了答应,也对永琮防备了许多。
虽然准许永琮听政,但是没少无故训斥,要不是有琅嬛,孩子都要有心里阴影了。
为了再次复宠,卫嬿婉又去学了昆曲,琅嬛也是佩服卫嬿婉的决心。
皇帝从吐血后,修养生息了一段时间,可惜没多久又固态萌生,身子眼见的虚弱了很多。
准噶尔对大清觊觎已久,巴林氏是准葛尔的劲敌。
为了制衡各部,皇上封巴林氏的女儿进宫,册封为颖嫔。
颖嫔对琅嬛还算恭敬,为人也天真烂漫,倒是让皇帝宠了一段时间。
木兰秋弥,卫嬿婉再度复宠,因为射箭被颖嫔和恪嫔嘲笑,几人结下了梁子。
后宫因为几人的斗争倒是热闹了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