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差遣果郡王协助自己查明敦亲王与年羹尧谋反篡位的证据,一举拿下敦亲王等叛党。
废敦亲王为庶人,幽禁宗人府,敦亲王福晋及其子女也一并废为庶人,幽禁府中。
同时废八王允禩、九王允禟为庶人,幽禁宗人府,改名阿其那和塞思黑,即“猪”和“狗”。
年羹尧获知同党敦亲王被皇帝捉拿,写了一纸请安奏折呈送皇帝,情急之下把“朝乾夕惕”四字写成了“夕阳朝乾”,皇帝看后大怒。
皇帝不断让身边大臣向自己列举年羹尧的各项罪名,意在借助他人之口,彻底铲除年氏一族。
年羹尧最后因藐视君恩,不恪守为臣之道等罪名处死,两个儿子也一并处死,其亲信和部将或是革职,或是调离。
年嫔听说后不顾自己被禁足想去求情,结果被雍正以违抗皇命为由,贬为庶人,发配冷宫。
颂芝也还没来得及成为宫妃,就被一同清算,丢了性命。
温宜被抱给了敬妃,改了玉碟,敬妃就是温宜真正的母亲了。
年氏没落,还是雍正考虑到年希尧什么也没做,撸去了年希尧全部职位,留了年希尧一家,给年氏一族留了香火。
华妃一事过去了,甄嬛因为生产时留下了阴影,稍微大点的动静都会使她惊厥。
考虑到孩子还小,雍正担心甄嬛照顾不好七阿哥,给七阿哥取名弘昌,希望他能日后昌盛健康。
随后就派了不少嬷嬷照顾七阿哥,毕竟雍正自己受够了母子分离之苦,在生母还在的情况下,不会抱给其他妃子养。
年家一事告一段落,因为甄嬛没有出主意,最大的功臣也就是雍正暗示下的满洲大族。
尤其是富察氏出了大力,雍正不愿再进富察氏的人,晋了顺嫔为妃,更多的在前朝奖励富察家和其他几家。
不过瓜尔佳氏没有女人在后宫,有意送人入宫,雍正就纳了瓜尔佳·文鸳,封为贵人,封号吉,也是一个吉利但很不走心的封号了。
皇后一直生病,雍正就提了敬妃和浣碧为贵妃,由两人总理宫务。两人都不是难处的性子,一时之间后宫风平浪静。
雍正后宫敬妃忙着养温宜和管理宫权。
甄嬛身体不好,照顾病弱的弘昌也是劳心劳力。
顺妃富察氏,雍正不喜欢恩宠平平。
贞嫔博尔济吉特氏出身蒙古,雍正根本就没宠幸过。
欣贵人是从潜邸的时候就在的老人了,也是守着公主淑和过活而已。
整个后宫里能侍寝的也就是浣碧,安陵容,瓜尔佳·文鸳三人,倒是显得有些捉襟见肘。
尤其是在雍正的盛宠下,浣碧再次怀孕后。
左右已经到了选秀之期,雍正便打算选几个人入宫。
雍正是爱浣碧,可是对于皇帝来说,爱和欲可以分离,雍正也不可能为浣碧守身如玉。
他需要子嗣,尤其是在接近成年的子嗣不争气的情况下,这里特指弘时。
至于弘历,雍正从来没考虑过,原剧要不是实在没得选也不会选他。
弘昼太过顽劣,也没想过。
弘昌体弱,不做考虑。
弘曦倒是聪明伶俐又健康活泼,又是所爱之人生的,雍正自然喜欢。
但是子嗣单薄,朝堂难免有担忧,雍正必须用更多的子嗣来稳定自己的皇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