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部收到战报,明军被各部族联合起来缠住,进退不得。太子听闻急火攻心,猛咳吐血。太子身体雪上加霜,油尽灯枯。杨士奇、杨荣、杨溥担心影响前方战事,私自做主,瞒报了太子的病情。
“太孙妃,太子爷听闻了兵部战报,前线战况似乎不佳,太子爷急火攻心,猛咳吐血,现在已经有些不好了。”
胡善祥眼睛闪了闪,太子现在身体不好,可不是什么好事。
“你让人管好府中,收紧了。府里不能走露半点风声。”
“太孙妃放心,此事太子妃与太孙嫔已经在做了,太子妃的意思是让您养好胎,别动了胎气。”
胡善祥想了想。
“你让饮露以我的名义,请位得用的医师到府里,就说我动了胎气,怀相不好,要人看着,把医师过了明路,知道吗?”
“是。”
那医师到了,就直接被扣在了太子府给太子看诊,那医师不过是个幌子,真实的情况是胡善祥去探望太子,用了一颗绿丸。
太子毕竟救了她,对她也一向不错,绿丸也算是报太子当初的救命之恩了。
再说太子本就是油尽灯枯,这一颗绿丸能最多能给他续给两三年的命,也远没有一劳永逸那么好使。
不过胡善祥的行动还是让太子与太子妃更亲近了几分,尤其是太子,也是这时胡善祥才第一次知道了太子病中,是孙若微代写奏折的。
胡善祥扶着头,想着孙若微代写奏折的事入了神。
“太孙妃,太孙妃!”
“怎么了?”
“膳房里特意熬了乌鸡参片汤,您尝尝。”
胡善祥尝了尝。
“味淡了些。”
“那奴婢撤了,再换一碗。”
“不用了,我心烦,也吃不下重味的。”
栖霞想到书房的一幕,也知道胡善祥在烦些什么,帮着胡善祥边捏腿,边劝慰。
“太孙妃放心,您是太孙唯一的正妃,现在又怀了孕,太子向来看重您,不会让太孙嫔越过您去的。至于太子爷那儿,太子妃不通政务,太子也是实在无亲近的人可用,再则您也有孕,不好让您代写不是。”
胡善祥并不认可这样的理由,太子身边多少识文断字的太监小厮,还能真找不出来一个亲信代写奏折?
不过她也懒得与栖霞讨论这其中的事,毕竟孙若微在代写奏折是事实,怎么说都改变不了。
“行了,不说这事了。樱珠和绿娥进了铭雅苑可还安分,可有抱怨?”
“没有,她俩一向是乖觉的。太孙妃您又不要求请安,她们两也是一直待着铭雅苑,没乱跑。”
“嗯。你也看着些,只要她们安分,别让她们在府里受了委屈。”
“是。”
太子身体略有好转,也能面见三杨,三杨放下了心,就没有向前线传信。
但前线的皇帝因为年事已高,朱瞻基多次劝其撤退无果。
之后多日征战导致朱棣病重,一时命在旦夕。
朱瞻基担心痛哭,再次劝朱棣撤退。
朱棣再次苏醒的时候,下令命汉王赵王再攻十天,攻不下来,就撤回榆木川。
第五次远征结束,朱棣病倒在榆木川,杨士奇带领辎重到了榆木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