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战在三天后的一个傍晚低调地回到了剧组,没有前呼后拥,他只带了助理大波,穿着简单的黑色运动服,他直接去了导演棚,与李导沟通后续的拍摄安排。
苏晚是从其他工作人员的窃窃私语中得知他回来的消息的。当时她正在拍一场图书馆看书的戏,听到旁边场务小声说“战哥回来了”,她捏着书页的手指下意识地收紧,纸张边缘泛起细微的褶皱。
她强迫自己将注意力拉回剧本,但接下来的几条拍摄,她都感觉有一道沉静的目光落在自己身上,如影随形。
他没有像以前那样刻意制造“偶遇”,甚至有意避开了与她的直接接触。但苏晚能清晰地感知到他的存在。在她认真与对手演员对戏时,在她低头专注研读剧本时,那道目光总会适时地、短暂地停留在她身上,带着一种复杂的重量,有挥之不去的愧疚,有深沉的思念,更有一种极力克制后的小心翼翼和不敢靠近。
当她警觉地、带着一丝自己都没察觉的慌乱循着感觉望过去时,他又会迅速而自然地移开视线,或是与身旁的工作人员低声交谈,或是认真地看着监视器,仿佛刚才那片刻的凝视只是她的错觉。
这种无声的、保持距离的注视,比之前那些强势的靠近和霸道的宣言,更让苏晚心乱如麻。它像一根极细的丝线,缠绕在她心上,不紧,却也无法挣脱。
转折发生在一个大雨倾盆的夜晚。剧组当天在一个大型摄影棚内拍摄几场重要的内景戏,收工时已近晚上十点。
苏晚和苏晴随着人流走到摄影棚门口,才发现外面早已下起了瓢泼大雨,密集的雨点砸在棚顶和地面上,发出哗啦啦的巨响,溅起的水雾让几步外的景物都变得模糊。
苏晴哎呀!怎么下这么大雨!我没带伞!
苏晴懊恼地跺了跺脚,拿出手机。
苏晴我叫个车吧姐。
然而,雨天加上影视基地偏僻的位置,打车软件上显示前面排了几十位。工作人员和主要演员们大多有车接送,陆续都离开了。门口渐渐冷清下来,只剩下苏晚、苏晴,还有几个同样在等车的群演。
雨丝毫没有变小的趋势,反而越下越猛。寒意透过单薄的戏服侵袭而来,苏晚下意识地抱紧了手臂。
就在这时,一个高大的身影从棚内阴影处走了出来,是肖战。他也还没走,身边只跟着大波。他似乎犹豫了一下,然后对大波低声交代了句什么,大波点点头,快步走向了停车场方向。
肖战站在原地,目光穿过雨幕,落在了苏晚身上。他抿了抿唇,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迈步向她走来。
苏晚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看着他一步步靠近,在距离她一步之遥的地方停下。
肖战没带伞?
他开口,声音在雨声中显得有些低沉,但很清晰。
苏晚点了点头,没说话,心里有些莫名的紧张。
他沉默地看了她一眼,然后将自己手中那把黑色的长柄雨伞递了过来,骨节分明的大手稳稳地握着伞柄。
肖战拿着。
他的语气很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持。
苏晚愣了一下,下意识地拒绝。
苏晚不用了,我们叫了车,应该快……
肖战雨太大,一时半会儿等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