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作品大纲和人设
本书标签: 古代 

竺星

作品大纲和人设

对比的时候保持文字叙述和口语化。那么来详细比较设计思路异同之处吧,从每个维度都要有对比和点评,千万别混淆。

代卡·阿蓉吉(Dait Kab Hnub Nyongx Jit),苗族连名制,竹子与星斗。汉名:竺星(取苗名意译,同时暗喻她在追逐星光/追逐真心之人,星与心同音)

出生于湘西的边城,但幼时长于桂地,在壮寨中吃着五色糯米饭、抛着花绣球长大,于桃花江畔戏水打闹,在九马画山间玩捉迷藏,也曾在满城金桂绽放的季节,折桂枝于手,立于独秀峰顶俯瞰全城,挂着淡笑温婉的表情却若有所思。

外貌:她整体是典型的西南少民打扮,脸蛋微圆,小麦肤色,瞳孔黑色比起正统的汉人稍微淡些,脸庞不施粉黛亦唇红齿白,柳眉杏眼,高鼻薄唇,眉眼轮廓如漓江山水般清秀,灵透柔美又古灵精怪的长相,表情总是偏向开朗,大多数时候脸上挂着玩世不恭的笑容。

着装:身着深靛色交领右衽短衣,襟口缀鱼鳞状锡绣,下身藏青麻布百褶裙长及小腿,裙腰缠一条嫣红壮锦带(上有几何图形纹绣),捆束住尽显腰肢纤细。

乌发盘成螺髻、斜插银钗(钗、簪形如喀斯特地貌岩洞的半溶钟乳石),在眼下绘有微小的蓝紫色蝴蝶纹饰(象征苗族的古老传说中蝴蝶妈妈的传说)

佩细圈的银项圈压襟,圈心挂着银长命锁片(正面为錾刻汉字楷书"午日午时",贴在胸前的那面,则是阴影中的五毒图)

踝上红布绸,系了对镂空银铃铛,一边是太阳纹,一边是蛙纹设计。内侧分别写有相应的布洛陀和米洛甲之圣名,这两位是壮族的创世神明。(个人喜好上,她的确是下意识偏向壮族的,甚至最后确认感情也是用装饰的抛绣球这种习俗)

她平日里习惯赤裸双脚行走,足染泥尘、亲近自然,裙摆会沾着晨露或苍耳果。

平时经常独自唱着清越动听的飞歌,若能呼朋引伴,则改为相互唱和的热闹嘹歌。

"来尝尝我刚摘的黄皮果吧,喝完油茶吃几颗很爽口的。"

阿星从小由奶奶抚养,出生不算特别幸运,但整体度过了一个愉快的童年。周围大部分撞人和汉人的孩子跟她关系都不错,尤其有两三个玩的很好的发小。

她也有过因为是苗人而被壮人孩童歧视,可后者被阿星狠狠收拾后,如今是头号马仔、最听话的小弟(孩子王实锤了)

其实那个时候她身体素质没多强,也还不太会用蛊,能打赢对方单纯就是狠,阿星一开始被对面压着打,但是打到头破血流,却依然用头追死命攻击,属于是对方被这种狠劲吓到了,被逼着向她道歉,大人不拉偏架,只是默认小孩的争端。

当时被打的那个歧视者,其实是寨子的主人--也就是壮族师公的曾孙。

而伤心的阿星哭泣着向师公询问,自家寨子的壮族师公先是打了提出种族歧视论调的亲孙子一顿,然后才强调:"中原王朝曾经入侵南疆,他们的铁骑杀进了十万大山,狼烟四起,鲜血染红了八桂大地。

那时候苗族和壮民还有瑶人的先祖共饮血酒,在祖地盟誓,联手抗敌。他们在篝火边唱着各自的山歌,用吹箭袭击入侵者。

但大家反抗的是入侵的行为,而非某个具体民族,生存在南疆的汉人也是前来帮助他们的,划定立场的是文化而非血脉,大家都是生死与共的战友。"

阿星听后破涕而笑,她非常喜欢与欣赏这个民族叙事的视角,也是后续遇到了极端排外以及种族歧视的愚昧者,她才意识到自己是幸运的,壮族师公的民族意识的确进步。

她对自己的文化归属并不在意,顶多就是用"熟苗+壮人一笔带过"。因为身边遇到的壮人都很友善包容,她受奶奶的苗氏教育,又在良好包容的壮寨中长大,还有个汉人师傅,所以对各种文化的看法都是取其精华即可,不用非此即彼,更不会有盲目的自大,比较实用主义。

例如在汉地参加庙会时,她专门选一件左衽的月白色道袍,别人问着装理由,阿星只摆出pose问:好看吗?儒雅不儒雅?

得到肯定回答后,她假装谦虚的摆摆手:那是自然,只要青春靓丽,穿什么都得体

她对极端排外者嗤之以鼻,是懒得辩驳、把对方当做弱智的那种,见到只想绕开走,或者直接抽出骨笛开嘲讽:"he~tui!今儿姑奶奶就来教训一下极端分子,记住了这是爹打儿子,赶紧给我翘起屁股来!"(唾弃)

(底层设定:与其说是不在意种族归属,更好的说法是她作为各个族群的边缘人并不想深究,得过且过,自己开心最重要。

曾经被保守的汉人老者说:"你在哪都是半吊子,因为你始终不曾真正选择。你明明可以就归化到中原来。"

但是阿星却嬉皮笑脸:"你何不反过来想想呢?明明各族对我都很友善,苗人赋予了我身体发肤,又在壮寨和壮人的爱中长大。现在在中原认识了生死与共的朋友。

换个说法就是我在哪都有容身之处,我是中间派,大家都能接受折衷吧,谁喜欢和发情的公牛似的极端者呢?"

例如:对湘西凤凰的苗族祖地,明知上一辈有矛盾,虽然不关自己的事,但为了避免麻烦就不回去了,毕竟我不会给自己找不痛快。

但后来机缘巧合下,阿星还是回了趟凤凰古城,见到了处死自己父母的苗族族老,双方没有很剧烈的冲突,族老沉重的说自己很后悔当初的决定,阿星心里有些微妙,却只说她从小没见过自己父母,所以也不恨对方,一切都过去了。

族老问她想不想回苗寨,大家会欢迎的。阿星摸索着腰上的壮锦,微笑着摇头。

虽然但终只是留着吃了顿饭,但好歹也算是跟原生家庭的创伤进行了和解。

从小在寨子中,对壮族人偶尔在意自己的打扮,但是这么多年都习惯了,人家也没有明确歧视或者说什么话,那我干嘛还要去没事找事,闲的慌?至于如果中原人觉得自己奇怪,那不怪我啊。

"问题就是他们没去过南疆,少见多怪嘛,我那么漂亮,包容点咯。"

甚至被人嘲讽为三姓家奴,她懒洋洋的反唇相讥:我真有吕温侯的武艺的话,现在早就把你脑袋摘下来当绣球抛着玩了。

别人说:四不像,你到底是谁?星:你管我是谁?你缺爱的话我是你爹都行。)

她是南疆的孩子,而不局限于一族一地。

奶奶原本是族里的巫祝,他们那一脉苗人世代居住在湘西的凤凰古城。可奶奶因为支持阿星的母亲(苗女)和父亲(一个汉人)相恋而被逐出族群,父母宁死不愿分开,被族长投入到毒窟做了亡命鸳鸯,他们可以选择分开活下去,却宁愿用生命证明爱情,最终相拥而亡死而无憾,这样跨越种族和生死的爱情也赢得了凤凰城苗族族老的尊敬,所以他放走了奶奶还赠送财务,让奶奶能带着襁褓中的阿星离开。

奶奶只好带着无父无母的孙女离开,从小就传授她精湛的蛊术和高超的用毒技巧。

在桂地,奶奶是很受人敬仰的巫医,不仅能帮人治病正骨,还能帮牛马接生,而且大部分时候只收草药的成本钱,声望相当高,所以大家对阿星算爱屋及乌。

由于父母的爱情以悲剧收尾,她总是劝自己不要动心,保持克制,爱情又不是生活的必需品,为感情牺牲就太没头脑了。

"阿星,记住师傅的话,不要被外面的坏人给骗了哦,防火防盗防负心人哦。"她在心中想到。

由于生长在壮乡,她爱唱的山歌其实是壮式,热爱对山歌以及用山歌表达心意。(嘹歌更为擅长,飞歌仅限于独自清唱,但是到中原后唱的就少了)

在奶奶去世后,她继承了巫医的职位,帮村子里无偿治病,医术可以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因为阿星有个汉人师傅何笙,本身是隐居的儒侠,教会了她中医理论和汉字读写,并将武艺倾囊相授,训练非常严格,同时教导做人的三观。

不过师傅何笙本身是属于有点老顽童的感觉,他正义感很强,但从不迂腐,所以能认同竺星天马行空的思路,一老一少特别有共同话题。竺星也多亏了遇到这么个师傅,她那无法无天的性子才被约束住一些,学会了一手还算端正的毛笔字,并看完了《黄帝内经》等中原医著经典,甚至偶尔能扯上一两句四书五经里的名言,她的确挺伶俐,善于思索、悟性较高。

如今师傅去世,阿星自己也年满十九,她在师傅临终的建议下,守孝三年后也准备离开南疆去外面看看,想知道师傅心心念念的中原和故乡到底好在哪,当然也记住他老人家让自己有防范意识的叮嘱。

能力设定:①蛊毒精通,最核心的是奶奶留下来的、家族世代饲养的"金蚕蛊",既可以保护自身,也可以伤害他人,饲养在丹田中,以她的内力和真气为食,但不算痛苦,而且吃掉的部分并不会严重影响修炼,整体从性价比角度看是划算的。

但由于并非自己所饲,所以每月只能用一次,她本身也觉得这东西不是自己从小培养的,所以"养不熟",什么叫养不熟呢:竺星是觉得在有必要的时候,所有的蛊虫都得为保护主人而毫不犹豫的自爆,但是金蚕蛊不一定愿意这样,所以说"忠诚不绝对就是绝对不忠诚",不防不行。

就一直当祖宗供着,天天祈祷它能保佑自己发大财,认为这是最大的意义了。

竺:既然带个金字,就赐我场暴富吧。(她以前在南疆时以物易物,到中原就明白没钱万万不能的道理,越看越觉得外圆内方的小铜钱可爱了,当然更喜欢白花花的银子,还有圆润发赤的金元宝。)

②同时有着"情蛊",同心蛊,但没遇到真爱之人不会用,那是两只并蒂双生的晶莹剔透的粉红色蠕虫,只有当真心相爱之人分别服下后,才会在各自的身体里成长,并最终破茧成蝶。

③ 还有着"石蛊",可以给石头赋灵而影响风水,不过作用微乎其微,基本上是转运的心理作用和起祝福的寓意,她都是随手送人,表示"效果虽然聊胜于无,寄托的是我的心意,情感重于泰山嘛。"

④由发小、壮族的阿牛哥赠送的"蚂拐蛊",实际上是一只通灵性的青蛙,能够保护主人,预测天气。这只小青蛙被竺星取名为八桂,是她喜爱的宠物和玩伴,她无聊的时候会和八桂玩耍聊天,这个算是那么多蛊虫里面唯一真正投入了感情。

她装蛊的用具主要是继承于奶奶。

①一个是茶壶外表的五毒瓮,平常揣在怀里,里面放有已经培育好的火蝎、水蛭、蜈蚣等小型毒虫,用手指轻轻扣打,按照特定节奏就可以命令它们。

②另一个是血藤篓,就像采茶女的茶筐一样,她需要远行的时候就背在背后。是用于培育蛊虫的,采取被雷劈过的榕树枝气根,阿星从12岁起连续三年用自己的经血泡制(毕竟要求处子经血,她没跟别人说过,如果提起的话会脸红害羞的啦),主要是让蛊虫相互吞噬养蛊的过程中,同时也能都记住自己的味道,以免伤害主人,也算是彼此双生。

③还有一个百年蟒蛇的蛇蜕做成的皮袋,用艾草和各种名贵药物熏了九九八十一日,由奶奶留下来,里面主要是放大壁虎、蜥蜴、箭毒蛙然后眼镜王蛇等大型毒物,平常一般不带出去。

④最后就是自己胸前挂的银锁,正面汉字"午日午时",里面小夹层是雄黄粉和两只粉色晶莹并蒂虫,这两只情蛊同心小虫尚在沉眠中,只有分别在有爱之人体内长成后,它俩才能化茧成蝶,绕花而飞。

⑤人骨笛。白森森的骨质短笛,充满着阴气,不知情者看到上面斑斑驳驳的黑色干涸血迹,就忍不住想象这武器的素材在死前经历了多少痛苦,简直令人齿冷。

(情报有误!为了最好的绑定自身与蛊虫的关系,素材是竺星自己的胫骨,由师傅进行麻醉手术抽出做成笛子,之后她的身体被师傅用秘术治好)

吹奏骨笛是用于安抚蛊虫。本身由于其经过自己的毒血和各种各样的珍贵药汤常年浸泡,所以坚硬非常,甚至可以和宝剑碰撞而不坏,用来战斗很方便,比如拿去敲别人头(?)

性格方面:①古灵精怪,刚认识的时候相处起来可能会有些困难,她爱好捉弄人,

各种善意的谎言张口就来,玩笑中常真假参半,认为语言中带幽默感才有魅力。

(比如第一次在中原帮助别人,受助者问她的姓名,阿星随口说:我是壮人刘三姐,那个俗话说"山歌好比春江水,这边唱来那边合"啊,你听过我的传说吗?

心里想的却是:那我发小居然都真叫阿牛哥了,我还不能是刘三姐吗?想着想着差点没绷住就笑出声来了。

又比如说,跟中原的伙伴并肩战斗的时候,会故意狡黠的设计一些中二但自认为帅气的出场词,例如说"我是大自然的守护者!"让双方都感到尴尬。)

自身的情绪也有些多变,就如同南疆这"天无三日晴"的多变天空,但同样也会兴趣盎然就如同"地无三里平"的崎岖山路,相处起来充满了新鲜感与趣味性。

但严格来说是外热内冷的,具体见后面。

②重情义,重诺言,正因为自知平日轻挑,所以从不轻易与人许下约定,但如果认真达成协议将一诺千金,宁死不贞。她把君子之言驷马难追,当作信条之一。她属于是欠了别人钱,如果不按期还款晚上都睡不着觉到那种程度。

例如后续面对白洛洛,我答应要为你治病,那一直没好,就陪你一辈子呗。

③意外的纯情。虽然因为平时的举动让人误以为是不拘小节,但实际上她向往着真挚的情感(爱情和友情皆是如此)有时候会下意识试探情感,想要证明自己被重视,之后却暗自后悔,人性经不起反复。

她的确很重视情蛊,但培育的主要目的是其"共享生命力"的功能性,这也是对爱情的态度,阿星认定后愿意为之付出,只不过需要衡量好付出的度,反正她始终是有点自我为中心的,但绝不过度自私。

④爱憎分明,在意是非,绝不内耗,药医不死病,斩业非斩人。

认为所谓悬壶济世的医者仁心只针对好人,而对无可救药的坏人就要尽可能的早点把他们送去见阎王,这才是真正有利于社会,杀的时候利落点就算人道主义了。

"个子矮,就别怪我多踩两脚。"

就喜欢快意恩仇,只要杀的该死之人有什么好后悔,至于什么叫该杀之人?我比你强,那么我说的话就是正义。(从小时候她靠狠辣打得歧视者求饶,阿星就把力量和坚韧的重要性铭刻在了自己的骨髓里)

⑤对待感情的态度上,从小以血饲养的“情蛊”(同心盅),却不打算苗女按惯例去偷偷给所爱之人下蛊,而是期盼遇到一个得知了所有真相后也心甘情愿服用它的人(男女皆可,重要的是感情不是性别,阿星并不排斥和漂亮的女孩子贴贴,她也考虑过没准女生心思细腻更好相处?)

阿星也承认自己其实挺颜控的,她从来都敢于展示自己的欲望,比如行侠仗义会渴望得到赞扬,她会直接和朋友说,我就是俗,但少年感不就是这样吗?)

竺星强调双向选择,却也觉得爱情需要一定的理智,像父母那样飞蛾扑火就是愚昧的,而且她其实不太喜欢过于热烈的情感,更倾向于把坚定选择后的陪伴作为最长情的告白,互动上能含蓄的去体贴,在长期的相处中,仍然保持初恋的憧憬。

还有就是她把蛊当做工具,所以自然排斥自己被情蛊同心给绑架起来。

"江南有杨柳、桃花,有燕子、金鱼,真想去看看。壮人中有的是英俊勇武的男子,汉人中倜傥潇洒的少年……那些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我偏偏就是不喜欢。"(改编自《白马啸西风》结尾)

武功:①核心功法是"万毒混元功",师傅何笙专门精挑细选出来,并做了独门改良的。以数十种风干毒虫的躯壳碾成粉末,混上毒蛇的苦胆再加上数百种毒药草熬制成的药汤,用这种药水烧开了后,趁沸腾跳入,全身浸泡,痛苦难耐,煮熟皮肉。

每月一次,十年方成,之后就不会再难受了,只要每天服毒,比如将砒霜或者鹤顶红放在饭中一起吞服,保持身体毒性,甚至可以让自己的口舌变为毒腺。

在此之后,本身的血液就是最好的奇毒,如果愿意的话,即使是唾沫汗水之类的体液也有腐蚀能力,同时可以逆向吸取别的剧毒为己用,所以可以治疗中毒者。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修炼方式危险而痛苦,但这个功法本身并不是禁术,而是堂堂正正的奇功,最初甚至是医者为治疗中了毒雾瘴气的可怜百姓所创。

比起南疆传统的以身饲虫,这个功法显然更加人道,也减少了反噬,不会短命。

②腐血沼泽。

万毒混原身的附属姊妹篇,用自己的血液为引迅速腐化周围的土地,创造作战的地理优势。被腐蚀后的土地呈紫红色,面上布满了微微发烫的淤泥,孔洞冒出毒烟。

这些污秽的暗红色淤泥仿佛沸腾般咕嘟咕嘟的冒着泡,里面是无数剧毒的紫色水蛭和尖牙盲蛇,除了实际杀伤力外,还有可能给对手留下一定的心理阴影。

后期利用中原毒门的技术,结合南疆的蛊,培育了顶尖的异兽"翡翠眼镜王蛇",大规模无差别杀伤的能力,号称"屠城之毒",面对好友的询问,她轻飘飘的表示:"蛊也好毒也罢,归根结底不还是武器么?翡翠眼镜王充其量是把锋利的刀而已,操刀者始终是我,也只能是我。"

她曾经还轻描淡写地说过:"蛊本质是什么呢?是一堆毒虫相互吞噬后,最强者才有资格活下去,它们根本就没有人性的,为什么这些虫子听我话?只是因为我比它们更毒啊,所以我自己就是蛊王。既然我是王,那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它们作为工具,当然只有顺手和不顺手的区别咯。"

(这里其实有点暴露底层逻辑了,她三观毫无问题,但性格本质上就是外热内冷,还有个体现是她曾怀疑好友背叛,表面上说:"这样会失去我的,到时候,你又上哪去找这么可爱的小星星呢?"

说这话的时候她表情泫然欲泣,语调却平淡如水,真的感觉特别的戳人hh。

可实际上已经气沉丹田,浑身运功,汗腺变为了毒腺,心中压抑着仇恨,并如此想:"辜负真心的人该吞千万根银针,不必劳烦老天爷收你了,真是背叛者由我亲手来制裁,万虫蚀身、必教你生不如死,方可解吾心头之恨。")

她这么想的时候是说到做到,因为在竺星看来如果他人对自己发动致命攻击,那么就必须斩草除根、绝不能心慈手软。

例如说,对于真正背叛之人,阿星觉得自己不让虫子活活咬死,而是亲手用骨笛敲碎对方的天灵盖,那就已经是仁慈克制了,是亲自送曾经好友上路的"庄重",杀完以后再有点惆怅:遇人不淑呢,阿星要更当心哦,不要被坏人的伪装给骗了哦。

(她估计会耸耸肩玩笑的说:骗我还想要我命,那我想十天十夜也觉得他该死啊,大不了杀完挖个坑埋了,无公害处理。)

至于如果只是日常生活中的欺骗或者!骗钱,阿星大概的想法是"骗了就骗了吧,也怪我不够灵敏",估计是随意的教育一下就过去了,毕竟她自己也满口跑火车,所以欣赏能靠智慧骗到自己的人。

至于被生人骗走钱财或者白打工,她其实倾向于报官走流程解决,甚至不会亲自追杀,因为觉得没必要,太掉价了。

她一直追求的是系统性的武学体系,可视化、呈线性、规律性进步的盅术,自身的蛊毒造诣早就超越了奶奶,阿星也隐秘的认为:奶奶错在把蛊当成了需要供奉的神圣之物或者心心相印的伙伴,所以不敢进行实验,束手束脚,仿佛虔诚教徒。

而自己则是它们说一不二的主人,是绝对支配者(些许隐藏的骄傲或傲娇),要推动蛊术传播的广泛性。

毕竟竺星觉得虫子又没有什么智慧,它们如果失去控制只会害人。所以她其实厌恶不完全听话的金蚕蛊,认为工具如果不能被绝对利用就是不合格,可从性价比的角度她又没有舍弃这个最强力的武器。

还是那句"忠诚不绝对就是绝对不忠诚"。

至于石蛊,反正转运效果聊胜于无,她干脆就将其画的漂亮点做成吊坠,闲暇时拿到市场上叫卖,号称能给人好运。

因为主要用于战斗,所以她就觉得:"这只好用就多喂点血,留了吧,可以弥补战斗中我缺少偷袭手段的空白。

这只,嗯,虽然忠心可短板太大,就让其配种然后换个配方重新培育,或许可以将某几种药草的比例进行置换,对照。"

所以自己就是蛊和毒的大脑,要如臂使指,本质上是共生互利,但分清楚主次,如果是没有训好敢咬主人的虫子,必须一脚踩扁啊。(当然表面上她绝不会这么说,总强调蛊是自然之灵与和谐共生)

③弱点:竺星本人的拳脚功夫也是跟师傅学的,但是挺差强人意,当初她大部分时间都用来泡毒浴了,基本功就不扎实。

上一章 剑·三人组的感情 作品大纲和人设最新章节 下一章 排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