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静得可怕。
恍惚间,床榻上的女子微微睁眼。
不知为何,困意全无。
“这是……”
她愣了愣,发现周围的陈设十分古怪。
卧榻,木几,蜡烛……
古代?
她的嘴角抽搐了一下,心里却没有太多的诧异,也许,是已经经历过了太多,再发生什么,心里也不会荡起太多涟漪了。
闭上眼,脑海里是挥之不去的,是那份沉重的死亡通知书,那个雨夜,他在狂风中的嘶吼……
既然上天给了她重新开启另一段人生的机会,为什么不珍惜呢?
……
她拥有一个冷静理性的头脑,曾投身于传统物理学的研究。
她打量了一个屋子的陈设,虽然是深夜,但借着一星烛火,勉强可以看清,屋子不算太大,但很宽敞整洁,并不豪华,但可以称得上简约素雅,这一点倒是很符合她理想的装修风格。
有古琴,有琵琶,看来原主应该擅长乐律。
床头有书,看来是个家境不错,受过教育的闺秀。
她在微弱的烛光下简单翻了翻那些书,不过是些寻常诗词、女德之类的,便觉无趣,开始打算起以后的规划。
能有什么规划呢?
这里既是古代,那要么是历史中本就有的,要么是架空。
若是历史,那应该是穿越了。
若是架空,那应该是穿书了。
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去,怎么回去,她也不想回去。
如果能在这个世界,平平安安,平平淡淡地过完这一生,又何尝不是幸福……
……
阖眸,辗转反侧。
……
黎明的微光爬入窗棂,虽然微弱,但足以把她唤醒。
丫鬟进来服侍。
穿衣时,她特地留意了丫鬟的打扮,倒不像是哪个朝代特有的装扮。
洗漱完毕后,她秉退了左右,打算先弄清原主的一些信息,毕竟,现在连原主的名字都不知道,贸然与人交流,风险太大。
她坐到妆台前,看着眼前的铜镜,到底不如现代的清晰,可足够看出这镜中人……美得出奇。
就连看惯有现代化妆技术加持的美女的她,也不禁愣住,更何况,镜中人不施粉黛,只是简单地用玉簪别起了青丝,便已是倾国倾城之色,仿佛春天的桃李,也只是这镜中人脚下的一捧黄土。
她闭上了眼,不敢再多看,深怕亵渎了镜中的仙子。
起身,只听一声脆响,似是什么东西落在了地上。
她猛地睁眼,才发现,是衣服上的一块白玉落在了地板上,所幸并没有摔碎。
她俯身捡起这块玉,仔细端详,成色上成,上面精心刻着――“韩山酝”。
!
这是原主的名字!?
和她的,不,和出生时她母亲原来打算给她取的名字,一模一样,后来不知为什么因为父亲觉得不好,便没有采纳。这件事也是一次偶然听母亲提起的。
她没敢多想,这仿佛既是起点,也是旧路……
……
“小姐?你起了吗?”
门外传来敲门声。
她,韩山酝整理好思绪,连忙道:“起了。进。”
那人推门而入,福身翩然一礼,看穿着,也是个丫鬟,眉目清秀,穿戴也比之前的更好些,应该是个大丫鬟,或者是这小姐的贴身丫鬟。
“何事?”
“夫人请您过去用膳,”这丫鬟笑着,倒了一杯水,递给了她,“您先喝口热茶,暖暖身子。”
看来这侍女和这小姐关系不错。
“嗯。”
“外头又下雪了,今年的雪真是下得格外早。”
“嗯。走吧。”
“是。”
一路上,韩山酝仔细观察着府院的布置,在脑海里记录走过的路线,以免以后露出破绽。
章菏院――
又侍女将她们让进正厅。
正厅里,一个妇人端然稳坐,看样子就是主母了。
她并不雍容,身上是一种典雅之美,一眼望去给人端庄贤淑之感。
“母亲。”韩山酝深识一礼,像她看过的电视剧里的人见到母亲的样子。
“酝儿来啦,坐吧。”
韩山酝微微一笑,坐在了夫人一旁。
“这件事本来应该由你父亲告诉你,只是他近来忙于公务,不得空,也不是什么大事。”夫人端起一旁的茶碗,小呡一口,“不知为何,年关将至,皇帝却急召你父亲进京述职,虽未过多说明什么,但老样子是有万事,非去不可,这年恐怕不会在章城过了。”
“父亲何时回来?”韩山酝试探着问。
韩山酝仔细看着眼前的女子,观察着她的神色,其中,她的眼睛有些浮肿,似乎哭过……也或许,是没睡好。
“不知道,总之,年前是回不来了。我会同你父亲一道去,到时候,管家会留在家里照顾你,春和也在,不会有什么事。”
夫人的语气十分轻松。
“嗯……何时出发?”
“快了,多则三日。”
“这么着急?”
“圣上的意思。”
韩山酝的脸上露出一丝担忧之色,凭借以往的经验,她想,此去注定不凡。
开场,即是修罗场?
……
“酝儿?”
“嗯……嗯?”韩山酝回过神来。
夫人微微一笑:“你在家要好生照顾自己,莫要让我和你父亲忧心。”转而又向刚刚领着韩山酝来的侍女看去,“春和,不可让小姐又任何闪失,我和老爷就她一个女儿……”
夫人忽然住了口,韩山酝听出她似乎话里有话。
韩山酝首先来了口:“母亲放心,我已不是孩童了。”
随后二人又寒暄了一会,韩山酝便找了个理由离开了。
回到自己的住处,皓平轩――
韩山酝走到铜镜前,再次审视自己,心里不禁百感交杂,或许不久的将来,又有风浪在彼岸凝望她。
“春和。”
“小姐。”
“我想出去转转。”
“春和这就去备马车,小姐要去哪里?”
“去寺里还愿。”
她编了一个借口,主要是为了多了解了解这里的情况。
“好,我这就去。小姐以往倒是很少去寺里呢。”
韩山酝没说什么,春和也没多问,便离开了。
不一会,又一个丫鬟走进来,呈给韩山酝一顶帷帽,引着韩山酝出门。
“我可以不戴帷帽吗?”
小丫鬟愣了愣:“夫人说过,小姐出门必须戴着,若是小姐不想戴,还得先去找夫人商议。”
韩山酝点点头,戴上了帷帽。
也好,兴许不会被人认出来。
一路颠簸,到了寺庙福安寺,这里看上去也是香火不绝,人往不断。
韩山酝按着寻常的规矩,敬了香。
“春和,我有些渴了,你去给我要些水来,我就在此处等你。”
春和本有些犹豫,奈何是主子的命令,只得照做。
韩山酝瞅准时机,支走了春和,转身隐秘在人海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