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欢脱小娘子
本书标签: 古代  原创作品  原创征文 

韩姨娘认亲

欢脱小娘子

六月十五这日韩姨娘带着儿子沈祎瑜来向秦氏告假回乡,大意是韩姨娘自幼被拐,如今已经找到了亲人,她想回去看看。

秦氏应允她六月十七回老家的请求,韩姨娘来说时恰逢宝欢宝琳和祎康三姊妹都在场,三个孩子听说韩姨娘要带九哥祎瑜回农村老家认亲也闹着要跟去,沈宝琳穿越到古代这么久还没见识过古代的农村是什么风貌,这次有机会去见识一下怎能不心动,可是秦氏怕没人能看住几个熊孩子就没答应,尤其是体弱多病的沈祎康,她怕没人照顾好他。

韩姨娘的老家叫诗源村,听名字就知道肯定是个世外桃源的好地方,沈宝琳很想去一睹风采。

沈宝琳见秦氏这边没戏就拉着两个哥哥姐姐求到老太太跟前,老太太倒是爽快的答应了,只是要求多带几个下人跟后,老太太把身边的菊香和秀香都给宝欢宝琳两姐妹带去,秦氏一开始还是不允许三姊妹跟去的,后来十哥祎扬,十一哥祎祥,双胞胎十三祎德和祎璋听说这件事后也闹着要去,就连七姐宝丽还有另外四个小姐姐也闹着去。

太夫人也说孩子们老在家呆着也闷,不如出去走走也好,大不了都安排几个下人跟去伺候,太夫人派自己的大丫鬟玉莲跟后,又说若是韩姨娘家里没地方住可以去自家庄子上住,沈家有一处庄子就在诗源村外面,那里虽很久没人住了可以先派几个人去打理打理还是能住人的。

秦氏没法子了只能让几个小孩子跟韩姨娘一起回老家认亲,秦氏恐人不够,就派自己的贴身丫鬟玉琴跟后,玉琴知道有太夫人和老太太的人在姑娘们身边,她主要管祎康就够了,后来十二哥祎匀也去了,刚开始邢姨娘舍不得儿子去农村吃苦说什么也不想让他去,可祎匀却说让她在家好好照顾十六弟,邢姨娘最终拗不过儿子。

临走这天大嫂史氏安排了十几辆马车,大包小包都往车上榄,秦氏对前去照顾祎康的凤梨和奶母千叮咛万嘱咐,说要时刻记得给十五爷喝牛乳保养身子,每日要给他喝一碗鸡汤,奶母和凤梨都一一都记下。

秦氏对两个小女儿的叮嘱只有“别到处乱跑”五个字,肖姨娘对宝丽宝嫣两个女儿说些:“要听话,跟着九哥哥别乱跑”之类的话,郑姨娘给小儿子祎祥和双胞胎女儿宝潇宝然准备了很多吃的用的。

祎德祎璋两兄弟昨日还跑去五房跟堂哥祎昊说今日要出门的话,而祎昊却被亲爹圈在家里读书写字,这两兄弟这时去说事在他眼里就是来炫耀的,结果毫不意外的是两人挨揍了。

沈宝珠也想出去玩啊!可是秦氏却说她已经十五岁了不能随便外出,宝珍宝芙两姐妹比宝珠大五岁就更不能去了,于是九哥祎瑜带着六个弟弟和七个妹妹在众人的羡慕嫉妒恨的目光下乘着马车离去。

祎瑜带着十二岁的祎扬和祎祥骑马而行,后面跟着第一辆马车里坐着韩姨娘和宝薇七姐妹,第二辆马车坐的是十一岁的祎匀,九岁的祎德祎璋和六岁的祎康,玉莲菊香等几个大丫鬟还有六姐妹的贴身丫鬟都坐在后面的车辆里。

沈宝琳看着韩姨娘脸上露出期待的神情,想来她定是很想念家乡的,韩姨娘虽然已是四十有一的年纪了可看着如同三十出头,一张桃花脸,蛾眉皓齿,秋波含泪水灵灵,桃唇微启柔灵光,目光炯炯地望向前方,似乎家人已近在眼前。

宝琳把屁股挪到韩姨娘身边,顶着天真无邪的脸问道:“韩姨娘,你老家是什么样子的?”

韩姨娘被这话问得愣神,自打跟着那人出来以后她已经记不清家乡的容貌了,她结巴着说自己记不清了,只记得村口有口大井,记得那口井水与村后山的小河相通。

对面的宝欢闹得太吵,七姐宝丽为了让她能安静点不吵人睡觉就动用武力把她制服了。

沈宝琳静静地看着这样思乡却记不清家乡样貌的韩姨娘,心中生出怜意,她只知道韩姨娘是沈老爹的朋友赠送的,不知道她是哪里人,也不知道老家在哪儿,只记得自己姓“韩”和村口的那口井,家里好像还有两个哥哥和一个姐姐,这些都是韩姨娘对家乡少许的记忆了,在她的脑海里那个带她离开家乡的人似乎被叫做“祖母”。

这些年韩姨娘都在暗地找人帮她寻找家乡,最终却都没有消息,每逢春节初三初四肖姨娘、郑姨娘和邢姨娘回娘家的时候,韩姨娘和薛姨娘只能在院子里发呆,薛姨娘是有娘家的,且她娘家就住在京城,只是薛姨娘不愿意回去。

而韩姨娘根本就没有娘家,甚至都不知道家在哪里,听闻这次是新来做杂役的赵狗子的老婆说她娘家大嫂有个堂妹走丢了,韩姨娘和赵狗子家的闲聊时得知她娘家嫂子姓韩,家住诗源村,她嫂子的堂妹是五六岁时丢的,她堂妹也是有两个哥哥和一个姐姐,他们村口正好有井,在村子后山那边也有条小河。

如此多的巧合让韩姨娘动心了,她觉得可能找到了亲人,前几日赵狗子家的不断给韩姨娘和娘家嫂子通信,她嫂子听韩姨娘的口音像南方人,问韩姨娘是几岁丢的,可还记得家里有什么人等语,韩姨娘记忆里的事物和那位嫂子说的都一一重合,韩姨娘心中几乎都认为自己就是那家人丢失的小女儿,韩姨娘让赵狗子家的帮她去信给那丢女儿的人家,她想回家看看,也好确认身份。

走了两天的路程才抵达诗源村,此村归属南方的一个小镇长南镇所管辖。行至村口韩姨娘撩开帘子看到了记忆中的那口井,更加笃定她的家就在这里。

村口早已有人在此等候许久,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央有位老妇艰难的伸头看望来人,眼里噙着泪,满是期待。

韩姨娘让几位小姑娘在车里等候自己先下去,沈宝琳想看看韩姨娘的家乡是什么样的,于是她悄悄撩开帘子只见村口站满了人,一对老夫妇看到从马车里下来的韩姨娘,细细端详,口中呢喃道:“是了,是了,是我们的四娘”,老夫妇激动的走上前来,身边的几个媳妇赶忙搀扶她,身后几个中年男主跟上来。

韩姨娘已猜到这对老夫妇可能就是她的亲爹娘,老妇人一把抓住韩姨娘的手,泪眼婆娑道:“是我的四娘,眉眼生得像她姐姐,脸蛋子也像她姐姐,你定是我的四娘了”。老者拭泪道:“生得像老婆子你年轻时候,这位姨娘定是我们的四娘”。

闻得这些话韩姨娘已经确定自己找到亲人了,哭着喊了一声“爹娘”,沈宝琳看着这一幕感动得涕泪横流,身后人童声道:“韩姨娘为什么哭了?”五颗小脑袋也凑过来偷看外面,看到韩姨娘哭了忍不住问。

“咦!小妹你哭什么?我又没打你!”沈宝欢看到妹妹也哭了不解地问道。

沈宝琳擦了擦鼻涕眼泪道:“沙子进眼睛了”。

“那你转过来,我帮你吹吹”,沈宝欢把妹妹的谎话当真了,见妹妹迟迟不转过来还在盯着外面看,沈宝欢捉住沈宝琳的小肩膀就想强行帮她转过身,沈宝琳连忙摆摆手说沙子跑出去了,沈宝欢执意要帮她吹沙子,沈宝琳赶紧摆脱她逃到对面去。

这时沈宝欢看到小哭包沈宝嫣哭得比宝琳还伤心,天真地问道:“小十妹,你是不是眼睛也进沙子了,别哭了,我帮你吹吧!”

沈宝琳以为小十和她一样是被感动哭了,没想到是她想岔了,沈宝潇道:“小十姐的眼睛没进沙子,她是看韩姨娘哭才哭的。”原来这孩子是看别人哭就哭啊!害的沈宝琳以为她和自己一样呢!

看到韩姨娘母女相认的画面沈宝丽也红了眼眶,用手捉住执意要给沈宝嫣吹沙子的宝欢,打她的手心凶道:“你再闹我就把你从车上丢下去,让你摔脸上变成丑八怪”,沈宝欢被吓怕了不敢再闹腾。

沈祎瑜从马背上下来嘱咐几位家仆去收拾自家庄子,村里人忙把韩姨娘等人请进村,有几个壮汉来帮沈祎瑜兄弟牵马。

进村后的第四户人家就是韩家,马车在韩家院子门外停下,奶母们来抱各自姑娘少爷下马车,村里人看着韩姨娘的眼神里有羡慕,有嫉妒,也有欣慰,他们羡慕韩姨娘好命能在富贵人家做妾不愁吃穿,嫉妒韩姨娘穿金戴银,欣慰的是韩家老夫妻终于找到小女儿了。

村里人帮着把马车上的东西卸下来,众人进屋后正堂上坐着年过八旬老妇,韩老娘说她是韩姨娘的祖母让韩姨娘给她行跪拜礼,方才看到这位老妇人的时候韩姨娘心中一颤,记忆中那模糊不清的脸渐渐清晰,韩姨娘的祖母眼里闪烁精光,面上冷淡好像很不喜欢韩姨娘回家认亲,韩家人带韩姨娘一一认过村长,族长和亲朋好友。

以往韩姨娘很羡慕同住的四位姨娘有娘家可以回,唯独她没有,以前她如同没有根的浮萍不知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韩姨娘五六岁被卖入教坊司,七岁被送到南方的锦州学艺,十一岁出师在市井中卖艺不卖身,韩姨娘十三岁时锦州长史韦老爷见她生的美丽动人便买下来做妾,当年韦老爷与锦州刺史贺老爷交好,贺老爷见韩姨娘生得惊如天人很是喜欢,韦老爷就将韩姨娘送与贺老爷。

贺老爷家中妻妾十来人,正妻贺夫人为人善妒最见不得有贺老爷专宠美人,当年韩姨娘入府后得到贺老爷的专宠,贺夫人暗中对其殴打谩骂偷偷磋磨,韩姨娘实在受不了这样的折磨几次偷偷抹泪,后来贺老爷为结交权贵把韩姨娘送给了沈侯爷。

沈大太太秦氏对妾室不好也不坏倒是能容得下她,韩姨娘才得以在沈家安定下来并且还能生儿育女。

现在韩姨娘有儿子傍身,又认了亲爹娘心内满足了。韩姨娘将沈家孩子们引见给村里人,韩老娘得知女儿在侯府为妾又生有一个儿子日子过得很好,心中放下了一块大石头,这些年她都在想小女儿,想她过得好不好,有没有挨饿,如今见她衣锦还乡才能安心。

被韩姨娘抱在怀里的沈宝琳看了看韩姨娘,又看韩老娘,真心觉得两人眉眼生得很像,虽然韩老娘已经七十六了,满脸沧桑,仍还能看出几分年轻时的影子,韩姨娘与她几乎一个模子刻出来,坐在韩老娘身后的妇人是韩姨娘的大姐,两姐妹都是一样的鸭蛋脸,秋波眼,弯弯的柳叶眉,鼻梁高挺,妇人与韩姨娘不同之处在于她年纪上去了,又常年劳作饱经风霜,韩姨娘今年才四十一岁,虽早年吃苦,自十八岁入沈府后就没有再受过罪,故此韩姨娘看起来要更美一些。

韩姨娘将自己带来的礼品都让丫鬟分送给村里所有人,韩大舅、韩三舅两家人拿出所有好吃的好玩的来招待沈家兄弟姐妹,几个孩子礼貌性推脱一番后还是拒绝不了韩家人的热情。

沈祎瑜怕弟弟祎康积食不让他多吃,祎康吃完两块糕就被玉琴抱到隔壁屋里玩,沈宝欢六姐妹可不管积不积食直接放开了吃,沈祎匀年长一些已经不是爱吃零食的年纪了,所以他吃的不多。

沈宝琳一边吃着橘子,一边打量四周,韩家能住得起茅草屋还算是村里普通人家,家里还有个养鸡的小院子,四面墙壁虽然已经破损却还能勉强遮风挡雨,韩家有四座茅草屋环绕,东屋是韩大舅家,西屋是韩三舅,第一间北屋住的是韩三舅的二儿子夫妇,第二间北屋给两家待字闺中的女孩子们住,韩大舅和韩三舅还没分家。

韩老爹那辈有兄弟四人,原先还没分家的时候四兄弟的子女都是一起排行的,后来分了家因叫惯了排行就没有重新给子女弄个小排行,所以韩老爹的两个儿子还是叫韩大郎和韩三郎,韩姨娘的姐姐在姐妹中排老大,因此叫韩元娘,韩姨娘被拐前在家里排老四就叫四娘。

韩元娘嫁给了邻村人范老二,生有三子三女,韩元娘的长子已经娶妻生子了,孙子和沈宝琳一样有四岁了,长女和次女也嫁人生子了。只有二儿子,小女儿和小儿子还未婚嫁。

韩元娘也没有分家,范家所有兄弟姐妹都是一起排行的,韩元娘的二儿子排行第五叫范五官,今年十九岁。

小女儿叫范五姐,年方十六岁,韩元娘的小儿子名叫范八官,今年才十二岁。从刚才沈祎瑜带着弟弟妹妹进门开始这个范八官就一直用贪婪的眼神盯着他们看,这让沈宝琳感到很不舒服,感觉这人好像马上能来抢他们身上的好东西。

韩姨娘与父母兄姐说了一会子话,起身把自己准备的绫罗绸缎拿出来送给韩老娘,韩老娘不舍得收女儿的东西,韩姨娘却说自己年幼走失未能孝敬父母,这点东西是她的孝心,韩老娘这才收下,又拿了些锦盒玉食送给她二叔家的孩子们。

韩姨娘的祖母韩老太在旁边看着这些绫罗绸缎,锦盒玉食,眼里闪烁着精光说道:“四娘回来认亲只顾孝敬自己的爹娘,也不说孝敬孝敬祖母和三叔四叔”,韩老太故意放大声音让里里外外的人都有听见。

韩姨娘柔柔一笑,道:“孙女怎么会忘了祖母和三叔四叔的东西呢!我已经叫人送家里去了”,韩老太满意地点点头。

里屋炕上的几个红衣女孩小声啐道:“她又不是外曾祖父的亲娘”,“当年要不是她,四姑婆也不会丢了”,韩老太离得远没听见女孩子的说话声,沈宝丽在身边听见这些话好奇问道:“这老太太不是韩姨娘的亲祖母?”

沈宝琳爬上炕来听八卦,韩大舅的外孙女翠姐道:“我听外祖母说韩老太是外曾祖父的继母,四姑婆六岁时就是被她带出去走丢的,那时韩老太只带着四姑婆一个孩子,怎么就这么巧走丢了,她又没去买什么东西哪里就看不住孩子?”

“后来外曾祖父一家到处去找四姑婆就是没找到,问了老太,她只说是镇上人多走丢了,她也不知道丢哪去了!外曾祖父也没法逼她,外曾祖母当年丢了女儿差点就哭瞎了眼,幸好有大姑婆在身边劝着才缓过来”。

“现在四姑婆回来了,老太还好意思觍着脸来给她和她的两个儿子要好东西,”韩大舅的几个外孙女七嘴八舌地数落韩老太,幸而韩老太在堂屋里不曾听到这些话,不然肯定要打骂几个女孩子。

沈宝琳觉得韩姨娘应该不是自己走丢的,韩老太当年只带着一个孩子出去赶集又没买什么东西怎么就容易丢了孩子?恐怕这里头还有什么隐情。

沈宝丽把嘴贴到翠姐的耳边问道:“会不会是韩老太卖了韩姨娘?”翠姐看了看堂屋确认没人,悄声说道:“我们也是这么想的”,沈宝琳爬到沈宝丽的背上侧耳倾听她俩的对话,说实在的沈宝琳也怀疑是韩老太卖继孙女。

上一章 又见那人 欢脱小娘子最新章节 下一章 韩家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