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大平王朝:定都生乱世,悠悠五百年
本书标签: 古代  大平王朝 

第五章:内乱与战国

大平王朝:定都生乱世,悠悠五百年

如果说公元前770年东周王朝的建立~公元前736年燕楚灭巴蜀这34年是该小说的春秋时期。

那么公元前735年各国内乱~公元前724年平朝建立这11年就是该小说的战国时代。

书接上回,公元前737年,晋国灭燕后,疆域就达到了39万平方千米(跟云南省差不多大),位居第二,仅次于陆国的48万平方千米。晋国也进入了一个“鼎盛时期”

然而,“鼎盛”的背后是晋国内部的各自为政,民族争端与阶级分化。

士夫大臣们的权力越来越大,王权被驾空,晋王成了吉祥物,新版的“诸侯争霸”在晋国内部上演了。

而在这些士夫中,赵氏,燕氏,韩氏和魏氏的权利最大。

晋国忠臣们想铲除这四家,做到“杀鸡儆猴,扶晋降夫”。

于是,他们在晋王的允许下,开始对赵,魏,韩,燕四家进行削弱和打压。

赵,魏,韩,燕进行反击,四家在与晋国在邯郸,常山,蓟一代大打出手,晋国陷入内乱。

经过了几个月的战争,最终以赵,魏,韩,燕四家获胜,晋国开始解体模式:

赵家获得分布在宁夏,陕西,山西,河北一带的晋国领土,都城为邯郸(令邯郸)。

韩家获得河南中部的晋国领土,都城为郑(今新郑)。

魏家获得山西和河南的晋国领土都城在河南本土上的大梁(今开封),魏国领土被韩国分成东西两部。

燕家则获得辽河以东的山东半岛和朝鲜西北部,都城为壤城(今平壤)

而晋国领土从39万k㎡缩退到11万k㎡都城为蓟城(今北京)

燕国独立之后,晋国便东征燕国,燕军节节败退,不久壤城城破,燕国灭亡。

所以实际上的“四夫反晋”就变成了“三家分晋”。

从公元前735年开始就变成了战国时代。

其实不光晋国,陈国,齐国,燕国,楚国,秦国,陆国等国都发生了内乱。

例如:

陆国就在公元前738年爆发了著名的“陆东大起义”,这场起义一直到公元前734年初方才平定,陆国进入由衰转盛阶段。

陈国在公元前736年灭掉鲁国后,鲁国旧地就爆发了大规模的反陈起义,不过很快便被消灭,陈国实力逐渐开始增强。

齐国的田氏势力逐渐增强,后独立建齐,史称田齐,与姜氏齐国对立(简称姜齐),没过多久,田齐使灭掉姜齐统一齐国。

燕国南部的蛮夷独立,古蜀也发动了“成都事变”,燕王被杀。

燕国太子在汉中击败蜀军,挽救了危局。之后组织兵力与蛮夷进行战争,在南中之战中大败蛮军,结束了叛乱与起义。

经历此事件之后,燕国开始由进攻战略转为防守战略,加强防御与巩固,这使燕国成为所有国家中最为稳定的国家。

楚国在经历了“郢城事变”,“湘赣之乱”,“长沙起义”等许多场起义和叛乱的打击后,实力逐渐衰落。

秦国,中山国,宋国,魏国都相较和平,没有发生内乱,但实力却也在逐年渐衰。

就连周王室也难逃内乱的命运:分裂成了东周公国和西周公国,西周公国不久便被楚国灭了,东周公国,后来被陆国所灭。

诸国内乱一直从公元前738年~公元前733年,历经了五年。

在这场浩劫之中,楚国,晋国,燕国等强国逐渐走向衰落,而新诞生的韩国,赵国,魏国和重新整治的陆国,齐国,陈国逐渐强大,而像秦国,中山国,宋国这样的国家,虽无内乱,但也无法崛起了,到最后只能一一被吞并。

上一章 第四章:燕国南迁与齐国西扩 大平王朝:定都生乱世,悠悠五百年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六章:秦赵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