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733年和公元前732年,陆国先后灭掉了秦国和赵国。
陈国,晋国,宋国支持抗陆派
楚国,齐国支持瓜分派
韩国,中山国,卫国,郑国支持亲陆派。
魏国,周王室支持静坐派。
燕国支持投降派
到底哪个派才是正确的呢?历史给了我们答案。
公元前732年6月,陆国开始对燕国进行战争,燕国利用地形优势暂时稳住了阵脚,也让陆国暂时停止了对燕国入侵。
燕国变成亲陆派
公元前732年9月,陆国开始对陈国和晋国发动进攻,两国立即组成陈晋联盟,抵抗陆国入侵。
战争一直持续到公元前731年初,陆国由于战线过长,最终放弃了对两国的入侵。
魏国变成抗路派,与晋国和陈国组成三国同盟。
楚国则是发动了对中山国的入侵,中山国在抵抗了三个月灭亡。
齐国则发动了对燕国的入侵,燕国利用于贵高原的复杂地形优势,多次击败齐军。
最终齐国放弃对燕国入侵计划。
而楚国在公元前731年前后先后灭掉了宋国,卫国,郑国,西周公国。
对韩国,魏国和陈国的入侵都以失败告终。
陆国对燕国和韩国的严重剥削,使得两国变成抗陆派。
最开始的五派割据,变成了瓜分派和抗陆派两派对立。
陆国实力强大,齐楚两国不加入是不行的。
为了促进抗陆联盟的建立,从公元前730年开始,陈王派王状出使晋,魏,韩,齐,楚,燕六国,商议联盟一事。
公元前730年4月,王壮到达晋国首都蓟城,经过了简单的商讨之后,便出了晋国。
公元前730年5月,王壮突破陆军封锁线来到魏国,此时魏国的飞地已经被陆国吞并。
魏王与王壮进行了商讨之后,组建了抗陆联盟。
公元前730年7月,王壮到达韩国,与韩王进行了长达三天的“斗争”之后,终于将韩王说服,韩国加入抗陆联盟。
公元前730年10月,王壮在前往楚国的途中险些被抓获,但最终安全来到楚国。
介于陈楚之间的紧张关系,陈国同意将陈国南部部分领土让与楚国,使楚国加入抗陆联盟。
公元前729年5月,王壮在鄱阳湖附近病倒,耽误了几个月的时间,直到公元前729年7月才离开楚国。
公元前729年12月,王壮到达齐国,多次与齐王进行谈判,但最终都以破裂而告终。
以至于最后只得用要挟齐王的办法,让齐王妥协,齐国加入抗陆联盟。
公元前738年2月,王壮到达燕国。与燕王进行了简单的谈判之后,燕国便加入了抗陆联盟。
公元前727年6月,王壮返回到陈国。

历时三年多的周游七国终于结束了,抗陆联盟正式成立!
而陆国这边,却没有在公元前730年到公元前727年这段时间对东方诸国进行战争,这是为什么呢?
答案是陆国那边出事了。
吴国进行东扩,大败陆军,陆吴之战爆发了三年,最终以陆国取得阶段性胜利而暂且告终。
但吴国和陆国的战争却没有彻底结束,两国仍处于战争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