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315年初,武商国多次南下伐晋。晋国不仅要抵抗南方诸国的北伐,还要防止武商国的南侵。长时间的战争令人民苦不堪言,晋国的国力逐渐衰弱,已经开始不敌武商国了。
武商在辽东战役中,以5万精兵大破晋军10万人,封锁并占领了整个山东半岛。
晋国主力被全歼,武商与晋国血战山海关。
1万多晋军,多次击退武商军的进攻。
但武商军却卑鄙无耻,强行穿越太行山,佯攻晋国的首都蓟县。沿山海关的守军回防,关外的武商军再趁机攻陷山海关,打开了中原大门。
佯攻蓟县的武商军和攻陷山海关的武商军从南北两个方向夹击晋军,并将其全歼。
晋国首都蓟县再被武商国军队围了近半个月后开城投降。晋王南逃至陈国,晋国灭亡。
武商国灭晋后的第三年2月,也就是公元前313年2月,武商国进攻金国,金国在抵抗了半个月后投降,金国首领被杀。
公元前313年三月,武商国进攻陈国,陈国战败,首都迁至青山(今青岛)。
公元前313年4月,武商国进攻西梁,西梁节节败退,不到半个月便被攻陷了首都长安,西梁灭亡。
此时,无商国的领土直抵中原腹地,一时间竟成为了所有国的公敌。
北辽,元,吴三国结成西北抗商联盟,共同抵抗武商国的入侵。
陈国退守黄河以南,单独抵抗武商国的进攻。
南平,西蜀和西宋达成合约,西蜀和西宋自愿并入南平,南平实力大增,而蜀、宋两国也保存了自身实力,为后来的护平军运动的爆发作了铺垫。
十国格局从十国争雄变成了“一国独霸,诸国连横”的局面。
而在十国后期,武商国的实力则再度增强。
北辽,元,吴三国先后被武商国灭亡,吴王南逃至南平,北辽国首领和元国首领被杀害。
公元前313年7月,武商国全力进攻陈国,陈国不敌,被攻破青山而灭亡,陈王和晋王带兵南逃至南平。
武商用短短的三年时间,便攻灭了晋,金,西梁,北辽,元,吴,陈七国,统一了北方,与南方的南平形成了对峙的局面。
公元前313年8月,武商国分五路进攻南平,史称“江北大战”。
一路从兰州出兵,南下进攻绵阳,攻成都,入内江,再打渝州(今重庆)。
一路从长安出发,南下入汉中,取万州,攻怀化,打贵阳,在图云南,交州。
一路从郑州出兵,入南阳,取襄阳,攻宜昌,拿下长沙。
一路从开封出兵,取阜阳,打信阳,攻武昌、南昌、景德镇,再入南海郡。
一路从济南出兵,入淮安,通淮南,占建康,图安庆,灭南平。
第一路拿下了绵阳, 但成都却迟迟攻不下。
第二路拿下了汉中,万州,在进攻恩施时,被南平军击败。
第三路拿下了南阳,襄阳,与南平军在宜昌对峙。
第四路拿下了阜阳,攻取合肥失败。
第五路拿下了淮安,却没有突破南平军的淮南——扬州防线。
到公元前313年9月,江北大战以南平取得阶段性胜利而告终。但南平虽然胜利了,却也损失了长江以北的全部领土,南平军被迫退守长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