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306年,14岁的平永帝刘平天灭亡武商,建立大平天国,百年号为永平,定都平京(今北京)。
注意:(本书为大平天国,不是洪秀全的太平天国,请不要弄混,谢谢!)
另外,元旦了,祝大家新春大吉!
平永帝复位后,此时中原久经战乱,生灵涂炭,平永帝决定进行改革,让大平天国迅速强大起来。
他在农业上重农抑商,奖励耕植,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授田于百姓。
在经济上,轻徭薄赋,提倡节俭,减少财政支出,改善刑罚,当时的税收仅为一个正常百姓的三十五分之一的收入。
长时间的战乱,虽然使天下生灵涂炭,但也加快了民族大融合。
平永帝复位后,安抚各族人民,内迁和通婚还能得到政府的特殊照顾,这使得许多少数民族内迁,逐渐融入中华大家庭中。它也加快了民族大融合,同时消灭了企图让大平天国再次分裂的分裂势力。
平永帝励精图治,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国力日益强大。
公元前303年,平永帝派大将于猛良北上清扫武商国残余势力。于猛良百战百胜,收复了河套平原和宁夏平原等地区,彻底消灭了武商国的残余势力,武商国至此才算真真正正的灭亡了,武商族这个少数民族也就此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之中……
平永帝刘平天有一个特殊的爱好,那就是屯粮。
他在被软禁的三年中,每一天都能看到许多黎明百姓因吃不到粮食而饿死,甚至为了活命,忍痛吃掉自己的孩子。这些让仅仅只有十一岁的平永帝刘平天大为震惊和同情,但那时正逢乱世,平庸地也有心无力,只得作罢。
后来护平军运动爆发,武商国灭亡,大平天国建立,这使得平永帝刘平天复位。
他复位后,先是将那些饿死的百姓都安葬在了保州(今保定),让身首分离了近百年的平常胜王刘安国回到了故土,被安葬在了南阳。之后再进行改革,同时还不停的囤粮。
到公元前281年时,平永帝囤积的粮食已经够当时的人民吃上整整20年!
后来平永帝在济南,成都,南海,武昌,南阳等七个城市和地方广设仓库来储存粮食。
这里的粮食,既包括供应朝廷的粮食和物资的仓库,又包括备水旱赈济而设置于乡间的义仓,积蓄丰富
这么大的粮食储量,也让一些人眼馋。
后来继位的平华帝和平武帝都说:“幸亏父皇英明,不然打打仗就断粮了。”
平永帝时期通过修身养息,使大平天国强大了起来,史称“永平之治”。
然而,从公元前299年开始,每年都会有著名的官兵,将领因各种原因死亡。
公元前299年,名将于猛良病逝。
公元前298年~公元前278年, 许多的功臣良将都相继病逝。
公元前291年,大平天国爆发天花,被病毒带走了300万生灵。公元前291年也被称为“二九一惨年”。
公元前289年,丞相王平安去世。
王平安在去世前,曾与平永帝有一段只有他们二人才知道的对话。
王平安躺在病床上,平永帝就在床边陪着他。
王平安虚弱的问:“咳咳咳咳……皇上……你有什么…要问的吗?”
平永帝:“爱卿,大平经历四百余年了,期间有多少次差点儿灭亡。朕知道,如有未卜先知的能力,而能否告知于朕,大平何时亡?”
“皇上……真的想知道吗?”王平安说
平永帝:“当然。”
王平安:“臣在告知于皇上时,还请皇上不要下令去抓捕他们。因为时间永远都改变不了,一个王朝该什么时候灭亡,他就会什么时候灭亡。”
平永帝:“嗯,爱卿请说吧。”
“华武之志,文周中衰,蛮兵代刘,蜀州建国。大平何时亡?刘家出邦,大平必亡!”
平永帝:“朕,知晓了。”
王平安说完后,便咽了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