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95年,刘勇出生。
公元前289年,刘实秋出生。
公元前266年,平华帝刘勇29岁,刘实秋23岁。
公元前266年,北方匈奴再次南侵,平华帝率20万大军北伐匈奴,前后共有三次,最远追至北海(贝加尔湖)。
就在这时候,刘实秋邪魅一笑:“十年啊!整整十年啊!终于让我等到这个机会了!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破釜沉舟,就在今日!起事!”
牢房的官兵放刘实秋出来,刘实秋在公元前256年秋天发动兵变,占领平京,史称“勇秋兵变”。
前线的刘勇知道后大惊,率领剩余的5万大军回京。
刘实秋率领15万大军与刘勇的5万大军在平京一带的长城发生大战。最终刘勇战败,自杀而死。
刘实秋在平京登基称帝,成为平朝第十五位皇帝,史称平武帝。
平武帝削弱诸侯王势力,加强皇权,削弱丞相权力。
北击匈奴并彻底击溃匈奴,使得匈奴西迁。
与塞琉古帝国,孔雀帝国,西域诸国有着密切的商业往来,带动了商业,旅游业的发展。
平武帝兴修水利,在公元前256年派遣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直到公元前251年正式完工。(注:这是真实历史,包括时间)
都江堰的修建,使成都平原成为一片沃土。
平武帝修建水利和运河,沟通南北,巩固统一,促进了南北方经济交流和运河沿岸的城市发展,使大平天国更加强盛。
平武帝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简,知人善任,虚怀纳谏,选贤任能,改革吏治,发展生产,大兴文治,改革强兵,经济有很大发展,社会空前繁荣,人口较快增长,到平武帝末期已经增长到7000多万。
平武帝还积极发展对外贸易,开通海上交通和路上交通。陆地最近到达葱岭(帕米尔高原),最远到达美索不达米亚(两河流域)甚至巴勒斯坦地区;海上最近到达朝鲜、日本,最远能到达马来群岛甚至波斯湾。
平武帝注重情谊,讲究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正是因为平武帝有这样的义气,才会不远万里支援安息对抗罗马,展示大平天国的气度和中华民族的气节。
平武帝和平华帝统治时期,政治清明,国家强盛,平王朝进入鼎盛时期(以前的天平顺治,谐乙中兴都不是),史称“华武盛世”。
公元前253年,蜀秦国入侵四川,平武帝亲率大军,击败蜀秦军,蜀秦国再次开始闭关修炼。
公元前243年,平武帝刘实秋病逝,终年46岁。
可惜一代明君,竟这样不长寿。
平永帝,平华帝,平武帝三位明君的励精图治,世称“40年国力顶峰”。
平武帝死后,大平天国及平王朝开始了中落,由盛转衰。
公元前243年,19岁的平文帝刘周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