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自从见过李姑娘后为人越发沉默,朝堂上议事更是不掩锋芒,百官见风使舵一时之间处事谨小慎微了很多。官家见此对太子倒是越发的满意了。
“美人关英雄冢,你身为太子,重任在身,我赵家的子嗣终究是稀缺了些。”官家看着敛尽锋芒越发看不出深浅的太子,语重心长的劝解。
太子收起脸上温润的笑容面具,嘴角微翘:“所以父皇默认了母亲的行为,或者说,母亲的行为就是您引导的。”
官家摇摇头,看向远方,目露怀念的说道:“朕这一生建树寥寥,可朕能稳坐朝堂,压制的你三皇叔五皇叔无反手之力,全因朕对自己认知清晰。”
他指了指自己鲜红的龙袍,继续说道:“我们赵家的龙袍乃是红色,与一品大臣的官袍同色,这是我们和前朝皇帝的不同之处,也是我们的短处。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朕甘心吗!不甘,可无能为力。君者,乃是霸道,是唯一的最高的权威!”
“朕做不到,但是,你可以!等皇后寿辰后,朕就传位与你,至于其他,你放心,朕不会让任何人给你添堵,包括你的母亲和舅家。可你也不要让朕失望啊。”官家拍了拍太子的肩膀。
“子嗣皆有天数,强求不得。做其位行其政,儿臣百死不悔。但墨儿不同,她是儿臣唯一的软肋,失了她,我纵是还活着,也不过是一具行尸走肉罢了。”太子朝着官家磕了一个响头:“母亲寿辰将近,请父皇允许儿臣前去接她回京。”
官家叹口气,妥协的把他扶起来,算是默许了。太子得了允许,带上早已点好的人马快马加鞭的往边关赶去。
皇后看着太子快步离开的背影,从帘后露出头来,张张口终究没有喊住他。
官家回头朝着她微微一笑,拉着她的手拍了拍。皇后看着官家柔和的眉眼,失落的说道:“您放心,我知道怎么做。我先是大宋的皇后,然后是太子的母亲,后面才是李家的姑娘。”
“等朕退位后,就带着你四处走走,看看我大宋的河山。你可以只做你自己,不用考虑朝堂的平衡,母亲的责任,更不用再背负家族的使命,你只是你自己。”听到官家暖心的流露,皇后忍不住把头靠在他肩头,流着泪点点头。
皇后身居后宫多年,洞悉人心的本事更是经历众多宫斗历练出来的。既然确定了官家和太子的态度,雷厉风行的就把之前的动作都给抹平了。
李家嫡姑娘刚使出了小手段,皇后娘娘就轻蔑的把她叫到面前来训斥了一顿。还叫来李家的当家主母谈心道,高嫁有高嫁的难处,低嫁有低嫁的好处,自家女儿自家疼,就不必高嫁了。
李姑娘听到母亲的转述,面如死灰,想要进宫替自己辩解一二,却被父亲阻止,还让母亲尽早挑选儿郎,免得触怒了皇后。
李姑娘性子坚韧素有主见,平日里最得父母宠爱。如今虽被皇后发话要低嫁,可为人父母的到底心疼自家孩子,宽慰的对她说:“幺幺放心,科举马上就开始了。到时候我和你父亲挑个状元或者榜眼给你做夫君,不见得比那些世家贵族的纨绔子弟差。”
李姑娘惶惶,心绪难平,礼貌性的谢过母亲就跑回房了。徒留两老想着怎么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