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不谐世事的天真烂漫一点一点被生活磨平了棱角。
世间不是所有人都是好人。
没有人在乎她的吃穿,也很少有人瞧得起她。
大家都有各自的生活。
她得到过很多人的怜悯和同情,得到过有钱人随手的善意,但她几乎没有感受到尊重。
她没有想要再像从前那般,她真的很知足了。
她只是想要获得一个普通人在社会中打拼的权利和人格的尊重。
她也不是不识好歹的人,真正有几分关心她的人她看在眼里。
但显然,社会的最底层没有这个待遇。
那种仿若有多么可惜的、带着叹息的关切眼神看她时。
她只觉得恶心。
是的,恶心。
他们自以为善良,自顾自跑过来安慰她,劝说她,让她节哀,感叹她的不容易,末尾还要加上一句命运不公。
她甚至一句话都插不上。
有谁希望每一天的生活都在别人同情的眼神中度过呢?
她不愿意。
他们做了什么感天动地的事情吗?
她努力给自己缝缝补补好的自尊,在他们一声又一声仿若看戏的谈心大会中灰飞烟灭。
终于,她学会了示弱和卖惨。
到了高三,这最紧要的关头,她忐忑不安,前所未有的恐慌让她一度看不下去书。
这个社会总是不缺人才的,她如果想要得到一份体面的工作,学历是敲门砖。
是的,她想要体面。
不管是生活还是工作。
她迫切的想要回到“曾经”。
好在,她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大学。
得知姜淼的情况后,校方还专门为此减去了一部分的学费,还告诉她,只要她保持好成绩,各种奖学金和补贴也会给到。
贫困生补助申请下来那天,姜淼花了15块钱给自己买了一小提可乐简单庆祝了一下。
她终于得以一丝喘息。
学校处于一线城市的中心,人才济济,学霸都是遍地走的。哪怕姜淼有多么努力,在学习上多么有天分,她每天的兼职就足以让她耗费不少精力,好在大学的课会少一些,这让姜淼放松了些,偶尔也能睡个好觉。
她喜欢看星星。
尤其是那种满天星。
姜淼小时候看过一部电影,它说亲人会变成星星守护在自己的子女身边。
亲人不会消失,他们只会变成天空中耀眼闪烁的星星,来为所有迷路的孩子照亮黑夜。
说实话,姜淼是个无神论者,她本是不信的。
但人总要有一个寄托。
触底反弹这话是对的,在经历美好而幸福的童年后,之后的一切不美好经历都成为了姜淼心中耿耿于怀的一道疤。
经历过最甜蜜的生活,后来承受的所有痛苦与苦难都成为了带毒的蜜饯。
回忆是那么的美好,也那么的让如今的姜淼窒息。
这让她几近崩溃。
她没有多余的时间来发愁苦思,更没有多余的钱去看什么心理医生。
过往吃不起饭的为难造成了她现如今看着余额才能安心睡觉的习惯。
她一点一点的存着钱,多花一块钱买一根雪糕都成为了姜淼一天最开心而又焦躁的分裂心情。
她渡不了自己。
但她还是渴望体面的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