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宦人家的小姐未出阁之前不宜轻易见外男,譬如像姜雪宁那样天天和燕临见面,两人还一起出去,甚至一夜未归,在孟氏眼里都是离经叛道,不顾声名的事情了,只是因为燕临这个世子喜欢姜雪宁,在姜伯游看来,他以为姜雪宁以后有很大的可能嫁入侯府,否则怎么可能默许他们两个往来?燕临对姜雪宁也好得不得了,否则孟氏也就不会说姜雪宁有任何事,燕临都会给她兜着了。
姜雪蕙要出门倒也不算难,借着挑选胭脂水粉,瞧瞧衣裳首饰的借口,带着玫儿出门去。去了一家衣裳铺子里,让玫儿在这等着她,她换了一身男装就去见张遮了。
她到茶馆的时候,张遮早就在茶馆里等着了。
姜雪蕙张大人来了多久了?不会是我来得太晚了,让你久等了吧?
张遮学姜兄,快请坐,是我来得早,我也只是比你早到一会儿。你也别一口一个张大人了,我看我们年纪差不多,你直接叫我名字就好。
姜雪蕙拱手做礼道。
姜雪蕙张兄。
茶馆里的伙计身上搭着一块白色方巾,便过来问姜雪蕙要点什么,她跟伙计要了一杯香林茶,没一会儿伙计就把茶端了上来。
她端起这杯香林茶品了一品,脸庞皎若美玉,一袭天青色衣衫,勾勒着栩栩如生的竹节,身上透着一股独有的气质,整个人像出尘的雪莲般。
单就“他”身上的这一身衣衫,就不是普通人能穿得起的。
张遮还没请教过学姜兄在哪里高就?
姜雪蕙将茶杯搁在了桌面上,她纤细的手指摩挲着茶杯边缘,脸上带笑道。
姜雪蕙你这么问倒让我惭愧了,谈不上什么高就,只是有幸托生在一个富贵人家,不愁吃穿。对了,上次那件案子怎么样?
张遮已经查清了。凶手和死者在人前素有嫌隙,死者还有个哥哥,在弟弟死后,一心为弟弟申冤,直指凶手,凶手却反过来说他是讹诈,如果尸体上的伤是死后伪造的,那还真有可能是讹诈,不过仵作已经证实尸体上的致命伤确实有被开水烫伤的痕迹,这正是凶手为了洗脱嫌疑,故意伪造出来的。
姜雪蕙点了点头。
跟着两人就聊了起来,如果说张遮在别的方面都不擅长言辞,唯独在他最拿手的刑狱案子方面,他可以侃侃而谈。
聊到案子,那就是你一句我一句,你一言我一语,相谈甚欢,越聊越起劲,十句话里九句话谈的都是案情和破案的心得以及刑名律法等等,甚至谈到对时政的见解。
据说前朝皇帝设下了锦衣卫,也延续到了今时今日,叫天下人闻风丧胆,论凶狠残暴,第一个就该说到锦衣卫审讯犯人,种种滥用私刑,剥皮抽筋都在话下,据说站着进去的人从来都是横着出来。
姜雪蕙《吕氏春秋》里这样写的:“昔先圣王之治天下也,必先公。公则天下平矣。平得于公……有得天下者众矣,其得之以公,其失之必以偏。”治政之道在于天下为公,行公道则吏治清明,天下太平,偏私,则官场黑暗,百姓遭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