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遣妾一身安社稷,不知何处用将军。
叶为萤从来不信公主和亲就能止戈,倘若真的如此,那些借由着一个女人做出如此的牺牲,而躲在幕后享受一切暂时的和平带来的成果的大臣们岂不是该太过羞愧了,文臣何必出谋划策,武将何必上阵杀敌,不如统统告老还乡得了。
安帝在位多年,其妹也被尊为长公主,那一年,宿国使臣前来替太子求娶太子妃,求娶的便是安国的长公主。一时之间,两国结下秦晋之好,传为美谈。
好景不长,三年后,安国宿国起了战事,前时身份尊贵的长公主、太子妃,到如今就成了第一个有性命之危的人质,哪怕她也为宿国太子诞下一女。
枕边人磨刀霍霍,几欲痛下杀手,那位宿国太子妃、安国长公主为了活命,抱着年仅两岁的女儿慌忙出逃,只为了能回到故土。
谁都想不到一个弱女子能跋涉千里,但是安帝在长公主回来之后,却意外发现她珠胎暗结。只因为长公主为了活命,委身于一个在宿国献艺的梧国乐工,求他带着她和女儿逃出皇宫,这一段经历对她而言是屈辱的,她身为金枝玉叶却为了保命不得不屈尊降贵,讨好一个乐工,可是二人在逃亡途中相依为命,竟然真有了那么几分的感情,甚至那乐工为了保护她不治身亡。
这是上一辈的故事。
长公主和宿国太子生下的女儿,被长公主带回安国之后就随着母姓,姓李,名辛夷。应是玉皇曾掷笔,落来地上长成花,即指辛夷。
而长公主生下了乐工的孩子,是个男孩。这个儿子的存在,一边提醒着她曾经遭受过的屈辱,一边又让她怀念着那熬过来的苦难里的几分温情,对这个孩子,她又爱又恨,内心挣扎不已,想见又不愿意见,见不到他的时候,难免有几分念着,真正见到了,又从来是冷漠着一张脸,没有半点笑容。
没有人知道那个乐工姓甚名谁?连着那个孩子也没有姓氏,长公主就一直拖着拖着,到最后那个孩子终于有了一个名字,是求皇帝为他赐的名,李同光。此道与日月,同光无尽时的同光。
回到安国的几年里,长公主从未展露笑容,一直郁结于心,她对于她和宿国太子生下的女儿笑不出来,对她和那个乐工生下的儿子也无法做一个慈母。缠绵病榻多时,她看着帕子上咳出来的血,已经知道自己时日无几,她把辛夷和同光分开,托付给了两个人,将女儿托付给了安帝,由安帝带在身边,将儿子养在了皇后膝下,跟着皇后。
安帝向来是个薄情寡义且自私自利的君王,从来没有皇子被他亲自教导,因为在他眼里,那是长大之后会和他争皇位的一头狼,而不是儿子,更别说有哪个公主会养在身边了,辛夷意外成了这个存在。
长公主病危的时候,拉着年幼的辛夷的手,对她道,“辛儿,娘亲要走了,以后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你和同光才是最亲最亲的亲人,你们一定要相互扶持,知道吗?”
辛夷流着泪,哽咽着声音,猛地点了点头,道:“他是我弟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