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感觉因为经常分隔两地,而且拍摄的画面并不是像后陡门那样空旷,很多室内画面,看起来就很混乱,人数不够多所以能串起来的逻辑也不会有那么顺畅,应该有些没头没尾的内容只能删掉。
没错,我只想追团,看他们老实种地,不想被虐粉提纯割韭菜,不想不停的去发声发声,不想拿着放大镜去看谁又被不公正对待,不想时刻提心吊胆害怕被节目组背刺,真的很累,我的生活已经很累了,现在感觉已经背离电子乌托邦的title了,就这样吧,这可能就是内娱,不要期待就没有伤害
温禾禾唉,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人红了就没有那么用心那么拼命了,我是团偏2,超级喜欢2的歌,尤其是他没红的时候自己原创的几首,百听不腻,不输一些热度高的歌曲,现在他的新歌感觉越来越不好听了
因为第三季变成了大型过家家,囊谦,东北,湖南,嘴上说的是好的做大做强,开始帮助别人了,可是就东北沙棘皂而言,就我自己而言,我认为这件事做的不够实,为什么大集上手工皂能卖完说实话是粉丝经济,这个手工皂说是加入了沙棘,实际上沙棘的功效是无法在这块肥皂上体现的,远离了粉丝经济后到底能持续多久还是个问题,还有在后陡门种紫薇树,把池塘变为泳池,真的适合这块土地吗?第一季为什么好因为他们在踏实的做好一件事,关于种地的事。不可否认第二季种梭梭树确实带动了很多人关注这件事,他们确实利用自己的明星效应帮助了发展,但是如果想第三季一样的话,这个节目对我来说真的没必要在看下去了
鹭卓对呀,我真的觉得第一季因为他们有负债,所以日子过得紧巴,他们深度参与,才能真正感受到农民的艰辛。现在第三季真不知道是不是他们从粉丝那里捞了太多,能快速变成企业家去助农,家里的地是随便种的,水培花是送的,娘拉乡大棚电费他们掏,怎么看怎么奇怪,很虚浮
李昊说句不好听的,我觉得第三季弄得好的只有玉树囊谦和红盐那几个,因为只有这部分我认真看进去了,其他的我看着看着就走神了,有点无聊,以前从来没有这种情况过。
第一季是真的穷,真金白银的他们会像自己创业一样去对待。第三季就在囊谦自己出钱拉电拉水还出资送人去旅游,就感觉很奇怪,扶贫的有个标准,为什么帮他不帮别人,帮到什么程度都没有标准,感觉很儿戏。现在有那么多资源和人脉,就认真的做农业公司,以盈利为目的并不可耻,这样反而更真实。但也许他们有了更快速的赚钱方法,谁还想真的把农业公司做起来呢
温禾禾很明显,说难听的是因为她们也在三楼的舒适圈里活着,小三楼这种音乐模式明明一点都不好,但是因为没有人去打破所以就都听习惯了。但是其实本不该这样的,音乐人就是要突破,有创新。红队的歌曲好的点就在于他们足够创新,他们已经有一只脚迈到舒适圈外了,而且他们的编曲非常具有包容力,可以轻而易举的升华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