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人生记录:小吏陶四
本书标签: 古代  古风架空  古风言情     

美味宴席

人生记录:小吏陶四

陶少川原来如此。

梁白泉多谢秦先生,先生真是博学多才。

等秦守中解释完,宴席也正式开始了。

首先,陶梁二人遇到的那村民率先上台了。

一番漂亮的介绍后,几人才知道:这位村民姓魏,今天宴席的主要负责人便是他。

欢迎过后,第二个流程即是主人公——村长的孙子孙女。父母将脖子上戴着大项圈的两位小朋友从屋子里抱出来,介绍姓名与取名来源,再由村里几位主要干事以及孩子的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各自在项圈上系上一块刻有字的小木牌,比如健康顺遂之类,再说上一些吉祥话。

第三个流程,即是“百事吉”。此次满月宴的“百事吉”,从乐队奏乐开始,欢快的曲子一起,村长的儿子儿媳便开始把红色盘子里的橘形糕点放置在花盆里。

乐曲节奏稍微变缓,意味着到第二部分,由村长以及其他村赶来的村长或者出席人往花盆里插入柏树枝。这部分一般也都是由各家长辈来完成的。而此时孩子与父母也会站在一边,与参与的人简单的交流几句。

之后,乐曲节奏变得欢快,意味着来吃席的各位可以上前放柿子了。

刚满月的小朋友皮肤不似刚出生般,经过一个月母亲的辛苦喂养与家人的悉心照顾,已经变得白白胖胖了,脸色红润,皮肤嫩滑,小肚子鼓鼓的,时不时吐出一两句稚嫩的话音,极其可爱。

陶少川没见过,更别提还是一对一样可爱地眨巴着眼睛的龙凤胎,萌的差点忘记自己要干嘛了。还好梁白泉在旁边一起帮忙提醒,他才反应过来。

最后,由乐队主负责人放上柿饼,代表着这一流程结束。

然后,就是开席了。

徐建融景阳市与其他地方不同,对满月宴并不热烈。在景阳人心中,值得大办的是十岁生辰礼。年岁第一次成为两位数,也是“十全十美”这样寓意极好的数字。而且此时的孩童已经半明事理,多数人家会将部分事务直接交给这位“小大人”来办。

徐建融看对面两人不可置信的模样,主动解释道。

陶少川原来如此!多谢先生解释。

秦守中十里不同俗,比如我家乡,那边办的大多是出生宴,见不到孩子,也看不到孩子父母,挺无趣的。不如这边有意思。

秦守中自小宴席参加的也多,各种比较下来,除了各种交际以外,他最讨厌的就是出生宴一类的宴会,打着庆祝的名义行结交之意,表里不一。

此次宴席的菜花样不多,但胜在新鲜与美味,同桌人的饮食习惯也好,陶少川几人吃的格外开心。

陶少川你说的对,这席确实好吃。

陶少川夹了块鱼肉,在面前盛了汤的小碗里涮了涮,才放入口中。不知道这做菜的是怎么操作的,表面看不见什么辣椒,一吃才知道这竟是一道辣菜。对面的秦守中不设防备,吃了一口被辣的连连咳嗽,与旁边人聊的热烈的徐建融给他倒了杯水,喝了才好些。

梁白泉自然,别说这菜都是新鲜的,就连这主厨都是身经百战的。

梁白泉虽长在陶府,但比陶少川更自由一点,空闲的时间里他不会常在陶府,而是去外面嬉戏。长大了之后,他朋友越来越多,受邀参与各种宴席的机会也越来越多,有时陶少川会一起,但距离远的陶少川就去不了了,因为陶母不允许。

也不知是不是因为陶母的关系,梁白泉对陶少川的“公子”称呼一直延续至今,没有变过。陶少川刚开始听着也不顺耳,但梁白泉性子执拗不愿意改,也没有办法。后来梁白泉看陶少川还是不接受,也想着改,但叫习惯了,一时改不过来。因此,两人便说好都只当作一个称呼,无其他意义。

陶少川真的假的?

秦守中也忍不住抬头看梁白泉,等待着他的解释。

梁白泉村里办宴席,基本不会从酒楼里请师傅,大多都是邻里亲戚介绍的,这厨艺是口口相传的。若真技艺不精,早就混不下去了,更别提给村长家做。

自家办宴席请人可能请不了这么全,难保别人突然有事,但村长家不同,一有什么大事,各家都门清,所以如果这一做不好,全村人都知道了。

家家户户都心知肚明,这师傅自然混不下去。

上一章 百事吉 人生记录:小吏陶四最新章节 下一章 度数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