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人
路人中年男子:你家,呃,里面那位怎么称呼?
梁白泉我家公子。
中年男子以为他们是兄弟,因为身量差距不大,所以不好称呼。听到这意料之外的答案,中年男子满心怀疑,但也没有多问,说不定,人家喜欢呢。
路人中年男子:哦,你家公子之前是不是腿没受过伤?
梁白泉是。
正如指路的路人所说的,磕磕碰碰都是在所难免的,但陶少川不同,自从他学会走路后,到现在,都没有摔过哪怕一跤,无论爬树爬坡,还是上山。
哪怕小时候梁白泉一次使坏故意想要绊倒他,都是以自食恶果而告终。
路人中年男子:怪不得你这么担心。放心吧,他摔得不重,一根小骨头错位而已。
错位不严重,既没有断掉,也没有裂开,用劲接回去就成。
梁白泉都伤到骨头了,这能算不严重吗?
路人中年男子:真的很严重吗?
梁白泉……
听到中年男子的反问,梁白泉突然语塞,也对,对于一个见多了的大夫来说,只伤了根骨头,好像确实不是什么不得了的事情。
路人中年男子:我不是那个意思啊,你别误会。
知道梁白泉还放心不下,他出于好心是想宽慰梁白泉一下,没想到,似乎适得其反了。
梁白泉没有没有。
其实,梁白泉确实是误会了,但对方有恩于他们,出于礼貌,出于别的,他也只能说没有。
路人中年男子:我是想说,那骨头我接回去了,最好你们两个是明天早上再出发,然后半个月内不要有剧烈的运动。
梁白泉明天早上?!
路人中年男子:头次受伤,小心点为好。木屋里有临时的床,还有一些东西,傍晚时候我就回家去,你们两个可以待在这里,明天早晨我就过来了。
梁白泉好,多谢了。
路人中年男子:没事没事,他晚上要是饿了,你就给他煮点东西吃。你应该会吧?
梁白泉会的。
路人中年男子:里面有米有面,走之前我再给你们搓点面条留着,饿了的话煮了后就能吃,要不了多久。你们要是想吃别的,也可以自己做。
梁白泉好。
刚下过大雨,面馆没什么客人,中年男子吃过后继续在原处捧着那本医书看,梁白泉则在对面继续嗦面条。
路人中年男子:我这还有书,你要不要来一本?
梁白泉有什么书吗?
路人中年男子:你喜欢看什么?
梁白泉乐谱。没有的话,随便一本就好。
路人中年男子:等下。
中年男子走到锅边,拿出一个木箱子,蹲下身来找了找,一番功夫后,梁白泉的面吃完了,他的书也找到了。
梁白泉真的有乐谱啊!
梁白泉看着手上这本古旧的书籍,内心狂喜。这本《子期》是百年前宫里御用的一位琴师寿终正寝前三年编写收集的,不仅涵盖了不少知名乐谱,还有一些他自创的,以及根据之前的一部分残谱半自创的,无论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总有至少三首曲子会令你爱不释手。因此,此书一出便引得无数人争抢。
可惜,因为琴师儿子反叛,《子期》也遭到牵连,慢慢地无人敢看,无人敢提。直到最近,新南面有意无意地透露,这本埋尘的著作和其他类似无辜被埋没的知名书籍才终于重见天日。但人们摸不清,只能私下偷偷提起。
路人中年男子:父亲之前的一个病人为了答谢而送的,他知道父亲喜欢看书,收罗了一马车给送过来的。
不知道这位公子是如何收集的,很多古籍甚至现在都找不到被记载过的记录,只有一些垂髫暮年之人才依稀记得,原来当初还有一些曾经令人爱不释手的书籍,如今被废弃在书堆下,无人问津。
梁白泉书翻过三页后,中年男子端来碗清汤素面走到他面前,结果他看的入迷,完全没注意到。
中年男子无奈,右手曲起扣了扣木桌子,打断了轻声哼歌的梁白泉。
梁白泉怎么了?
路人中年男子:差不多快醒了?不去看看吗?
梁白泉哦,不去了,我先看看这个。等下,你刚说什么?
痴迷书籍的梁白泉下意识想拒绝,又意识到不对劲。
路人中年男子:走吧,你家公子要醒了。
梁白泉好,面我来端吧。
不知道这个人什么时候煮的,自己居然完全没有注意到。
路人中年男子:还是我来吧,别再烫着你。
梁白泉这个面好清淡啊,他吃得饱吗?
清水煮的面,看起来是半点调料都没有加,主打的就是一个原汤化原食。
路人中年男子:也就中午这一顿,放心,饿不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