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昌郡主站在课堂外听了一阵儿课,陈睿扭脸看到站在门外的裕昌郡主,露出灿烂的笑容,他心里一暖,授课也更加用心。
陈睿不仅学识渊博,而且教学有方法,孩子们在他的教导下,进步都非常快。裕昌郡主经常来课堂听课,每次看到孩子们认真的小脸和陈睿耐心讲解的样子,都忍不住微笑。
随着时间的推移,陈睿和裕昌郡主的关系也日渐亲近。虽然裕昌郡主始终没有接受陈睿的感情,但是她对陈睿的尊重和信任越来越深。
这日,裕昌郡主突然产生一个新的想法,何不建立一个网络各种能人的机构,让他们各尽其才,他们区别与门客或者幕僚,不是为自己或者汝阳王府的利益,而是为了更多人的利益。
首先想到了楼犇,他与袁慎都是白鹿山院出来的,他的才华并不亚于袁慎,但因为是楼家二房的就一直被楼家大房打压,使他无法步入仕途展现自己心中的抱负。
裕昌郡主与楼犇之前并不熟也没什么交流,要想见他还需要通过旁人。
待陈睿下午散了学,裕昌郡主询问道:“陈公子可与楼家二房的楼犇熟识?”
“在下与楼犇熟识,幼时曾拜在同一个夫子门下,楼犇算是在下的师兄。郡主是想请楼师兄来做夫子?”
“不是,是听闻他到处游历又颇有才华,所以想请他绘制各地的堪舆图。我会将各地堪舆图交给陛下,顺便为他谋个一官半职,让有才能的人不至于被埋没。”
陈睿听到裕昌郡主的想法,不禁感叹她的胸怀和眼光。他深知楼犇的才华和心中的抱负,也明白他一直被家族打压的困境。
“郡主的胸怀和眼光真是令人敬佩。我与楼犇师兄虽不常联系,但曾一同求学,他的才华和见识确实非常人能及。我愿意为郡主引荐他,也相信他会为郡主的事业尽心尽力。”陈睿诚恳地说道。
“那此事就多谢陈公子了。”
“郡主客气。在下今晚就去见楼师兄。”
第二天,陈睿将楼犇引荐给裕昌郡主。
裕昌郡主对楼犇的印象非常好,温婉有礼,见识不凡。她相信,只要给他一个机会,他定能发挥出自己的才华。
楼犇对裕昌郡主的印象也非常好,她不仅容貌美丽,而且心地善良,心怀天下。他感激裕昌郡主给了他这个机会,让他能够发挥自己的才华。
楼犇回到家就开始画了起来,为了早日画好他几乎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而裕昌郡主也没有闲下来,她开始频繁地出入皇宫,向文帝阐述她的理念,希望得到文帝的支持。她的坚持和执着,感动了文帝,最终得到了文帝的默许。
在裕昌郡主和陈睿还有程少商等人的共同努力下,这个新的机构开始慢慢运转起来。他们从各地召集能人异士,为他们提供平台,让他们能够施展才华,造福于民。
“阿姊,我也可以吗?”程少商看着裕昌郡主递给她的一方腰牌,有些不敢相信,小心翼翼地接过腰牌,上面赫然写着“天下英才”四个大字。
“嫋嫋,你当然可以了。只负责木工坊太大才小用了,你有那么多巧思都可以做出来,造福更多的人。”裕昌郡主笑着说道,眼中满是信任和鼓励。
程少商感动地点点头,她紧紧握住腰牌,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使命感。她决定要努力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为这个机构做出最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