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更遥远的后方,赤烈北境的难民营里,老人用冻裂的手扒开雪堆,寻找还能用的铁锅;孩子抱着半截被炮火削断的木偶,哭声淹没在寒风里。
没人告诉他们战争为何开始,也没人解释为何突然结束。
硝烟散去,留下的只有饥饿、寒冷与一无所有的土地。
大国之间,电报往来恢复了礼貌与客套:
“贵国边境一切正常?”
“正常,感谢关心。”
“魂师大赛见。”
“赛场再会。”
仿佛那一座座被魂导炮犁平的村庄,那一具具被雪掩埋的尸骨,从未真实存在。
日月帝国用一地废墟,给全大陆上了无声的一课:
——看,这就是与我为敌的下场;
——看,这就是“日冕”炮口的射程。
其他国家则用沉默回应:
——看见了,所以暂时低头;
——低头,不代表忘记。
赤烈公国成了教科书里一行不会出现的注脚。
虽然这样说不太好,但宁糖糖和九宝琉璃宗在赤烈公国这一场被两方控制的内战中,通过贩卖魂导器和魂导器材料,大赚了一笔战争财。
而且收获了大量的战争难民到自己的国家领土内,人口和收入进一步提高了。
赤烈公国的战火尚未熄灭,雪原上还飘着焦糊的黑烟,九宝琉璃宗的货船已破浪而来——船帆绘着巨大的琉璃塔徽,远远望去,像一条披着慈善外衣的巨鲸,游向废墟与鲜血。
表面上,宁糖糖宣布“减12%关税”,看似割肉让利。
实际账簿:矿场到港口全由宗门自营,采矿成本不足市价的四成;运费走自建破冰船队,单程保险比西山港低一半。
于是,“减12%”后仍保有30%以上净利润,而大批量采购的星罗、斗灵军方,为抢时间甚至主动“加5%速运溢价”。
战火越烈,订单越急;急单再叠10%“火线加急费”。
短短月余,九宝琉璃城账上净流入——
七千三百万金魂币,相当于斗灵帝国全年军费的六分之一。
战火停歇第三日,九宝琉璃宗的“救援舰队”驶入赤烈残港。
雪白风帆上写着“人道救援”,船舱里却满载廉价魂导暖炉、速食面包与一级魂导灯。
难民被分批接入“琉璃临时营”,热汤与医疗魂导器同时到位;登记官温和地询问:
“是否愿意前往九宝琉璃城定居?包食宿,包工作,包初级魂导教育。”
饥饿与寒冷面前,答案几乎千篇一律。
于是,三万吨平价矿出港,换回满载的八万六千名青壮难民——其中七成魂力五级上下,正是最廉价的魂导产业工人。
赤烈公国的废墟上,老人望着远去的风帆,喃喃自语:“他们救了我们……也搬空了我们。”
那些难民抵达北境,立即进入“琉璃工业区”:
青壮下矿井,开采“平价矿”原料;
少年进工坊,负责初级构件打磨;
有魂导天赋者,被送入“琉璃魂导学院速成班”,为宗门培养专属技师。
开采—提炼—构件—组装—出口,整个链条不再外流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