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则一开始并不在意,但她是个没什么主意,很容易被他人带动情绪的人,也开始着急了起来,请了太医为自己诊治。太医说她体虚,让她多吃滋补之物,还开了健脾开胃的药。柔则吃了一段时间,发现自己竟然胖了起来,她担心跳不了玄凌最爱的惊鸿舞,便停了药,让太医另想办法。
于是这些年,她吃了不少助孕的汤药,陶夫人又在外面延请名医,带了各种偏方。最后竟无意中请到了云游至京城的名医空信大师入宫为柔则诊治。空信大师诊过脉后留下几张方子便飘然离开。柔则正是吃这几服药,连吃了四个月,才怀上身孕的。
宜修不得不感叹柔则的好运,这将近两年来,宜修送去乾清宫的吃食一日不曾断过,按理说玄凌已经很难令人受孕了,柔则却还是如上一世那般怀了孕,不知道剧情惯性之强大,还是柔则确实好运。
如今,予泽还好好的活着,健康聪明,宜修自然不会走老路去算计柔则的肚子,而是寻来十几名富有经验的嬷嬷照顾宜修的衣食住行,又名太医每日三次为柔则诊脉,还下了懿旨,命皇贵妃出行时,所行之处其他嫔妃宫人必须回避,可谓是做足了保护的姿态。
玄凌只觉得皇后十分合自己的心意,果然是贤后,便赐下各种绫罗绸缎珠宝首饰给宜修,以及笔墨纸砚、珍藏古籍给予泽。
柔则这胎怀得并不安稳,几乎一直躺在床上养胎,过了四个月,才能勉强去太液池、倚梅苑散散步。
而就在这时,宜修突然高烧不退,病重到甚至于凤仪宫封宫了,予泽也被送到太后身边照顾。
看着怀里哭到昏睡过去的孙儿,太后皱紧眉头,询问跪在下面的太医:“皇后到底生了什么病?”
太医们不敢抬头,为首一人畏惧道:“臣、臣等不知……如此高烧,却没有咳嗽、呕吐、呼吸困难、肺腑积水或出痘出疹等其他病症,臣等无能,实在不知娘娘身患何疾,只能让人用凉水降温,免得高烧伤身……”
太后攥紧了拳头,倒不是说她有多疼爱宜修,只是宜修确实比柔则更适合当皇后,又是嫡长子的生母,朱家也找不到第二个宜修这样出色的女儿进宫了。
就在这时,一个宫女奔入宫室,欢欣道:“太后娘娘大喜!皇后娘娘醒了!”
太后喜形于色道:“好!好!太医快快回去,继续医治!”
话音刚落,又一个小太监急匆匆的跑来,气喘吁吁的跪下来道:“启禀太后娘娘,皇后娘娘说,此番高烧不退,乃是去岁大殿下生病,皇后娘娘曾在佛前许愿,如果大殿下平安无事,便会茹素斋戒百日还愿,可大殿下病愈后,皇后娘娘一时忙碌,竟忘了还愿一事。娘娘说,高烧昏睡时,听闻佛祖训斥她不守承诺,方有此惩戒。娘娘还说,想要带大殿下去崇隆寺斋戒百日还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