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说史鉴今
本书标签: 历史军事  Redsky 

资治通鉴:打破常规思维,让别人无法预判

说史鉴今

行非常之事,必待非常之人,须打破常规思维,采取超常规行动,才能出其不意,取得成功。

用一句行话说:要让别人无法预判你的预判。

复盘司马懿千里奔袭擒孟达的过程,会给你以启发。

蜀国降魏大将新城太守孟达,屯兵上庸暗中与蜀国结盟,准备举兵叛魏。诸葛亮为了促成孟达降蜀,派郭模诈降魏兴太守申仪,有意将孟达投降的消息泄露给申仪,让申仪报告司马懿,斩断孟达退路,逼迫他投降蜀国。司马懿唯恐孟达迅速举兵,立即派人送信给他陈述利害,以稳住孟达。孟达得到信后十分高兴,迟迟不愿举兵。而司马懿同时暗中发兵,倍道兼行,8天就兵临上庸城下。

而孟达认为司马懿屯兵宛城,离魏都洛阳800余里,离新城1200余里。司马懿即使派兵征讨上庸,首先必须奏明魏主,这样往返就要1个月左右。同时孟达自认为军屯险地,城池坚固,司马懿不会亲自出兵。所以当司马懿突然到达上庸时,孟达十分惊讶。结果孟达被斩杀。

孟达按常规思维出牌,出现两点误判。

一是他认为司马懿会首先请示魏国皇帝后才发兵,结果司马懿杀伐果断,根本没请示皇帝就迅速出兵。

二是孟达认为自己屯兵险地、城池坚固,司马懿不会亲自将兵。结果司马懿偏偏亲自带兵征讨。

孟达输在按常规套路出牌,兵败身死。

司马懿赢在打破常规思维,出奇制胜。

【原文摘要】

初,孟达既为文帝所宠,又与桓阿阶、夏侯尚亲善;及文帝殂,阶、尚皆卒,达心不自安。诸葛亮闻而诱之,达数与通书,阴许归蜀。达与魏兴太守申仪有隙,仪密表告之。达闻之,惶惧,欲举兵叛。司马懿以书慰解之,达犹豫未决,懿乃潜军进讨。诸将言:“达与吴、汉交通,宜观望而后动。”懿曰:“达无信义,此其相疑之时也。当及其未定促决之。”乃倍道兼行,八日到其城下。吴、汉各遣偏将向西城安桥、木阑塞以救达,懿分诸将以距之。初,达与亮书曰:“宛去洛八百里,去吾一千二百里。闻吾举事,当表上天子,比相反复,一月间也,则吾城已固,诸军足办。吾所在深险,司马公必不自来;诸将来,吾无患矣。”及兵到,达又告亮曰:“吾举事八日而兵至城下,何其神速也!春,正月,司马懿攻新城,旬有六日,拔之,斩孟达。

【译文大意】

蜀国降魏大将新城太守孟达,屯兵上庸暗中与蜀国结盟,准备举兵叛魏。诸葛亮为了促成孟达降蜀,派郭模诈降魏兴太守申仪,有意将孟达投降的消息泄露给申仪,让申仪报告司马懿,斩断孟达退路,逼迫他投降蜀国。司马懿唯恐孟达迅速举兵,立即派人送信给他陈述利害,以稳住孟达。孟达得到信后十分高兴,迟迟不愿举兵。而司马懿同时暗中发兵,倍道兼行,8天就到达上庸。

孟达认为司马懿屯兵宛城,离魏都洛阳800余里,离新城1200余里。司马懿即使派兵征讨,首先必须奏明魏主,这样往返就要1个月左右。而孟达自认为军屯险地,城池坚固,司马懿不会亲自出兵。所以当司马懿突然到达上庸时,孟达十分惊讶。司马懿将上庸围得水泄不通。两军对峙16天后,杀死孟达,俘虏1万余人。

上一章 11月16日俄乌战况:乌军在阿夫迪夫卡反攻 说史鉴今最新章节 下一章 曹雪芹家是怎么得罪雍正的,居然落得到抄家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