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又出事了!11月25日成都一撞11辆车。从监控视频可知,特斯拉以超越常人所能忍受的飞快速度连撞11车。这回,特斯又要借助什么鉴定机构进行洗白吗?
1,中国有句老话: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是的,你可以有一大堆学术名词,可以有若干第三方机构来开脱厂商在设计制造方面的问题和责任,但是,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为什么那么多的特斯拉刹不住失控了?那么多事故,是疯子呆子专找特斯拉开,还是特斯拉专找这些疯子呆子开,才导致这么多失控事故就独独频繁发生于特斯拉?中国老百姓是很朴素的,但心中怎已有答案。
2,早有专业人士在网上撰文指出,特斯拉失控的根源极可能在于处理刹车与动能回收系统的软件设计上,其中肯定会出现源文件代码的错漏。而要查出核心控制软件的错漏,必须也只有特斯拉总部最核心的那若干名软件设计师,逐条检索那几千万甚至上亿个源代码,方有可能查出,耗时耗力可想而知。所以,除非特斯拉总部自己愿意查,否则任何第三方是无法鉴定此类软件系统底层代码错漏的。而建立在底层系统不可信的表面反馈数据分析,即所谓第三方检测鉴定结果,就是十分荒唐可笑可悲的。例如潮州事故。
3,特斯拉最近一次的召回说明,已经含蓄地承让了失控危险的存在。5月特特拉召回中国区达110万辆。其原因自述措词很值玩味。原文为,召回原因:本次召回范围内的车辆,没有允许驾驶员选择能量回收制动策略;同时,对驾驶员长时间深度踩下加速踏板的情况可能没有提供足够提醒。以上因素叠加可能增加长时间误踩加速踏板的概率,可能增加碰撞的风险,存在安全隐患。
解决办法:特斯拉为召回范围内的车辆推送新开发的功能,以降低因长时间深踩加速踏板导致速度过快引起的碰撞风险。功能包括:(1)在不具备能量回收制动强度选择的车辆上,提供选项以允许驾驶员选择能量回收制动强度;(2)调整车辆能量回收制动策略的出厂默认状态;(3)在驾驶员长时间深度踩下加速踏板时发出提醒。
咱们来细品其措词:
第一,意指诸多事故为司机“单踏板’坏习惯,但不敢言明,怕经不起推敲,怕犯众怒。
第二,将召回原因之一为没有给长时间深度踩踏板的司机予以提醒,这真是让人匪夷所思。多场事故特别是潮州icon事故,车辆持续极高速达几分钟,司机也在打方盘极力避让,难道这些司机都睡着了,还需新增提醒功能?依我看,是特斯拉将事故责任强行推给驾驶员,避免一切有可能自认责任的奇葩用词吧!
第三,关于可能的事故丝毫不敢言及失控二字,不敢言论司机措施不当,更不敢言及质量问题,而是用了简单的“碰撞”二字,这不就是畏言惜语怕争论嘛!不就是欲盖弥彰嘛!
第四,注意!特斯拉用了“存在安全隐患”。终于,这六个字心证了其车辆确实存在质量问题。尽管它前面只字未提自身问题,但是它为什么承认存在安全隐患了啊!难道驾驶员的不良习惯或驾驶水平问题会被厂家列为“安全隐患”?那岂不是全世界所有牌子的汽车都有安全隐患?因为每个品牌的汽车都可能被这些司机驾驶啊!呵呵!特斯拉的措词是想将司机的责任引渡到“存在安全隐患”上,但哪个厂家愿意如此?我看这个措辞完全是为了将满足监管部门要求,平息市场消费者反应、召回原因、责任归司机等几方面统一起来而考虑用词的。因为确实需要存在安全隐患啊!不然怎么叫召回?单纯增加提醒功能只能叫增加服务吧!总之,真有点既当又立的荒诞感。
第五,从解决方案措词表面看,它的解决方案看起来毫无解决失控的硬措施,因为方案第一点无实质意义,喜欢强回收的司机都是老样子。其次,仅仅增加提醒服务,值得大动干戈叫“存在安全隐患”吗?我看更主要还是方案之第二点:调整车辆能量回收制动策略的出厂默认状态。厂家可能以此为名,暗地对车辆控制底层逻辑系统进行重构,修正可能存在的代码错误。但愿如此吧!不然,它就又一次愚弄消费者了。